“谁说财赋转输不到这奉天城的!?”
高岳惊愕莫名,接着猛地回头。
堂中“刘使相”的惊讶声四起,许多大臣都像是见到救星般转身:
瘦小的刘晏,踏着方正的步伐,从容不迫地登上堂来,接着穿过两侧长长的群臣班列,直走到李适的面前行叩拜之礼。
李适这时候见到刘晏,心中也突然定了下来,就因为刚才那句“谁说财赋转输不到这奉天城的!?”,不是别人,而是刘晏本人说的。
这段时间,刘晏是马不停蹄,边走边考察新的漕运通道,一路到奉天城来的。
刘晏坐定,对区颊赞又重复了遍方才的话。
区颊赞知道对面坐着的,是能看到钱粮在地面上如何流动的理财专家刘晏,当即瞠目结舌。
而后刘晏拍拍膝盖,对着堂上诸位说:“恢复京师,再定河中、商州,如何缓和财米用度之急,晏已了然在胸,各位勿忧,圣主勿忧。晏在此,钱粮也必会汇聚在此。”
这下,堂上的所有军将、臣子、中使无不欢欣鼓舞,满是热烈的气氛。
就连皇帝也满心高兴,他现在终于想通:
韩王在京城窃据禁内,僭号称帝,可刘晏却不远万里,自桂管赶赴奉天城来,这已再明显不过地体现了他是个绝对经得住考验的忠诚之士!当年安史之乱时,肃宗皇帝和永王李璘也争夺过刘晏,那时刘做出的选择也是正确的,所以刘晏一贯都是正确的。
刘晏和韩王,绝对没有私下勾结的过往,以前种种是朕多心了。
“既然刘卿于此,那么钱粮必然无匮,朕想就不必再向贵国借兵了吧?”皇帝便对区颊赞说到,算是正式结束了这个话题。
区颊赞闹了个好大的无趣,也只能憋着,心怀怏怏,向皇帝行拜礼告退。
而这时,兵部尚书萧复满意地看着高岳,笑了笑。
钟楼大堂朝集结束后,皇帝迫不及待地正式出了牓子,让刘晏、高岳、陆贽、姜公辅、韦皋五人入奏,要正式敲定对奉天城漕运道路的开辟。
这次高岳是从正门处,堂堂进入到皇帝楼院的阁子当中的。
“可商量状。”皇帝心中想,这高岳不会是得到刘晏或段秀实的指示,也来拖延时间吧?
随后高岳侧转,向西蕃区颊赞行礼。
区颊赞回礼。
“敢问大夫,立盟划界,以何处为界?”
区颊赞没想到高岳问得如此直接,他还以为这些议题是立盟时再讨论的,不由得有些尴尬,最终在高岳一再追问下,便说到:“愿北起贺兰山,中至陇山坻,南依大雪山为界,以东归唐家,以西归赞普。”
“那安西、北庭、河陇呢?”
“高台郎可自己看图。”区颊赞避开直接回答。
“那也即是说,安西、北庭、河陇都要割给西蕃?”
这话说得坐席上的李适脸面热辣辣的疼。
可高岳的本意,并不是要打皇帝的脸,也不是要和西蕃闹翻。
据他先前所探取到的情报,西蕃因着力围攻西域,并和北方的回纥对抗,如今在河陇之地的兵力,加上随军仆役(西蕃军队作战,一名士兵往往跟着三四名乃至更多的仆役)也不过五六万人,就算入援唐家,大约也只能出动万把人的样子,更多是走个形式而已,却要借此“狮子大张口”,向唐家索取安西、北庭、河西、陇右的法理权力,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绝不可以让李适被外交欺诈,在这点上皇帝的利益,是和国家利益完全一致的。
于是乎高岳决定实行“拖字诀”,他直接对区颊赞说:“不用观图,之前西蕃为何不遵守罢战和议,依旧围攻我唐沙州?”
区颊赞被这句话说得面红耳赤,便抵赖说绝无此事。
这时韦皋愤怒地按剑起身:“你等小蕃伎俩,岂能骗过大唐天子?你让崔、韦二位少卿带回来的俘虏,全是沙州寿昌县的僧民,也即是说你等表面不侵泾原、凤翔、朔方,可却在西域背信弃义,攻陷我唐城池,掳掠我唐子民!”
“无有此事。”区颊赞犹自不肯承认。
“难道要对质吗?”韦皋将手一挥。
这下皇帝李适的脑袋也转一转,便沉声问区颊赞是否真的如此。
这下区颊赞俯首沉默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