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缓久持重计

大唐官 幸运的苏拉 2594 字 9个月前

“卿所言甚是。”最终李适心平气和地接受高岳的意见。

“这皇帝,总算成熟了些。”高岳重新坐下时,回头看看堂外密密麻麻站着的自己带来救驾的士兵,不由得感慨经过这次磨难,李适真的是成长了不少。

很快,话题就到了西蕃使者身上,也即是要不要向西蕃借兵。

对此支持的姜公辅和陆贽,知道这毕竟是挂不住面子的事,所以在堂上的语气也很委婉,称我唐乃是西蕃之舅,西蕃乃是我唐之甥,如今舅舅有难,外甥帮点忙正是人之常情,况且还可以借此与西蕃正式立盟,罢兵弭战,重开互市,这对两国子民都是有益的事。

所以姜公辅和陆贽,便请陛下尽快接见奉天城馆驿里的区颊赞。

可有点姜公辅和陆贽也隐瞒个实情,那便是西蕃的赞普这个“外甥”可是对舅舅家产觊觎已久,区颊赞此行就是要和李适谈谈河陇、安西、北庭的归属问题。

“唔”对借蕃兵这事,皇帝似乎又心动。

可他长了个心眼,便看了下颜真卿和萧复,这两位向来比较“鹰派”。

可这两位却出乎意料地不做声。

“”定下心来的皇帝刚准备张开嘴巴。

“陛下,兹事重大,关乎国体疆土,请齐集大臣再议。”这时,萧昕不动声色地说道。

颜真卿、萧复等即刻捧起笏板,表示赞同。

皇帝的嘴巴立刻闭上。

所谓的大臣,当然不止奉天城内这一批,还必须要采纳刘晏、李晟、韩滉、张延赏的意见,即便朝廷已经决定,可这群地方实权派的意见也是非常重要的。

皇帝再次同意,称马上至日(冬至)时,便要求这数位派遣使者来,转述意见,至于区颊赞可继续停留于城中馆驿里。

钟楼堂外,刚准备去宅第里取纸笔,向百里城妻子和芝蕙报平安的高岳,于偏巷内被人唤住。

却是原本无甚交集的新兵部尚书萧复。

“陛下入夜后,要在后院斋堂内召对,请高台郎入奏。”

半欲天明半未明,

醉闻花气睡闻莺。

猧儿撼起钟声动,

二十年前晓寺情。

——————————元稹《春晓》,作者在午睡时,一只小狗碰到了钟,这钟声让他想起二十年前在寺庙里的一段情,这时他的心情怕也是“半欲天明半未明”的吧?那段情就太有名了,可参照元稹的《会真记》。

+++++++++++++++++++++++++++++++++

围攻奉天城的二万多叛军,当即山崩海啸,顺着奉天县四周的山地,到处遁逃。

李元平扣住李希烈的马头,对这位楚王建言,不可以沿着泾川跑,那样的话被崔宁、韩游瑰阻截住道路的可能性非常大——还是直接从鲁店抵达咸阳陈涛斜再说。

李希烈听从建议,挥手对身后骑着骡子紧紧相随的假子们喊到,“给我走回中道,至咸阳止步!”

而那边的李怀光带着长武军,则蜂拥向泾阳地带奔去,这下二李也分道扬镳。

淮宁军在冲回中道时,被高岳事前掘出的莫谷湖所阻,道路变窄,人骡嘶啸,落桥坠水,或被挤入湖水里溺毙的不计其数,气得李希烈大骂不已,这时候元平又提醒他说:“不可再回长安城。”

“为何?”

“朱泚必然占据长安城,要出卖我等。”

“那如何办?”

“李怀光可回河中,我等暂且重回商州,接着联络吴氏兄弟和陈仙奇等,阻绝武关道,趁机和朝廷谈条件。”

“朝廷还肯和我谈条件?”

“无妨,朝廷如今也是捉襟见肘。楚王你响应朝廷,去了王号,保证不断朝廷的漕运,那样占据一州便有一州的价码,占据三州即有三州的资本。”

“也罢,便听你的!”

奉天城内,守兵和援兵所有人都沿着外城六道通衢列队站立,因人数太多,故而还有部分只可以立在墙垣或城外处。

当李适在诸多大臣的伴同下,出现于重墙处时,士兵们山呼天子万岁,整个场面十分热烈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