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桐中五彩凤

大唐官 幸运的苏拉 2265 字 8个月前

“那当然,霂娘和阿姊就等同是蜀都人,在长安倒算是客居了。”

于是乎高岳便恳求云和,帮他在书案上蜀都城图上的名胜背后的典故渊源,一一指示出来。

“正好,姊夫的apaplt阿阳侯恩仇记apapgt次编,霂娘也有些话语不吐不快。”看来云和也是有条件的。

随后云和就一五一十,把坐着的绳床挨近,很耐心地给高岳指图解释着,从太城、少城说到大慈寺,然后又是浣花溪、草堂寺,锦官城和张仪楼,还问“姊夫啊,你收集这些东西是要为阿阳侯的第三编做准备吗?”

“习惯而已我看你们蜀都城啊,虽然左巴右凉,南蛮北羌,地处四战之地,可却连卫护的罗城都没有,这是一个弊病;还有城中并无地下水道,百姓居民饮水都在池中、江中汲取,一旦有战事无法出城,很容易爆发瘟疫。”

这两人好像完全忘却了原本谈话的初衷是什么,你一言我一语就蜀都城说得不亦乐乎。

那边廊下,卢氏悄悄来观,还以为是高岳为女儿找到了合适人选,不由得喜上眉梢。

不久云和说到了蜀都城北的“万岁池”,说这池子里面是真有龙的,开元年间蜀都城久旱不雨,有两名高僧在池边连日诵《法华经》祈雨,有位干瘦的老叟始终来听,高僧感到奇怪,便问这老叟是何处人,老叟回答说,“我便是万岁池中之龙。”

高僧说:“丈人既是池中龙,为何还不降雨,岂忍见生灵受苦?”

那老叟便叹息声,回答高僧说:“降雨须有天符,不尔将遭天戮,今日当为全蜀都生灵降雨,求二位法师其后葬我。”当夜,果然雷电四起,滂沱大雨而下。质明时分,两高僧来到池边,见有一数丈如蛇之物,头已斩下,心知这便是万岁池中的龙,已被天帝诛杀,欷歔落泪后,将龙给火化掉了,并垒石立塔,现在万岁池的那石塔还叫“龙坛”。

说完后,云和忽然看到姊夫的神情有些奇怪,眼眶都红了,不由得大为惊讶,便问姊夫为何如此。

高岳慢慢讲笔放下,站起来,低声说“为天下苍生降甘霖,宁就天戮,这龙叟,这龙叟让我想起个人来这天帝凭什么要杀他,为什么?”

高岳见卢氏说着说着眼泪都流下,也知道她是在为女儿的婚事焦急,心中想:“唉,这唐朝啊,父母急得也太早了。我原本所处那个年代,说不定到现在婶娘你都还没结婚呢!”

吐槽归吐槽,表面上还是要帮帮忙的,况且接下来卢氏就转入正题:“蜀地的学士霂娘觉得过于柔弱,西川的军将霂娘又觉得看不上,高郎你在京城里是后起之秀,认得的年轻俊杰一定很多,不如你帮帮忙。”

“好好好。”高岳满口答应,“我马上就在花苑庑廊下写些文章,如果遇到云和,我肯定要试探试探她的想法,从父、婶娘勿忧。”

这下卢氏才破涕为笑,说了番感谢的话语就离开。

随后,韦驮天和蔡佛奴二位真的坐在花廊边的砖地边,而高岳则坐在廊下:神策行营大捷的露布他已快捷写就,送至长安去,现在刚刚得到幅蜀都城的四通八至地图,正铺在书案上研究,李泌和段秀实的教导他没敢忘记,现在形成每到一地就收集风土、地图的良好习惯。

长廊那边传来细细的脚步声,云和摇着翠绿色羽扇,身后跟着婢女阿沅恰好到此来,一眼先看到廊下坐着的黑漆漆的韦驮天,心知姊夫肯定在对面,就低声要阿沅去取些果脯点心来。

“小娘子!”蔡佛奴和韦驮天见云和盈盈而至,起身行礼。

云和点点头,“姊夫。”

接着便走到刚抬眼的高岳对面五尺外,并膝敛裙,坐在面绳床上。

不好意思,看地图看着看着就把刚才答应婶娘的事给忘了,高岳连连抱怨自己,接着就傻乎乎地直接开口问云和,意思无外乎:

你年龄不小该结婚了;

你喜欢什么样的男子;

如果标准清楚了,姊夫可以在京城替你留心,什么集贤院、御史台()全都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