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弩如雷动

大唐官 幸运的苏拉 2419 字 9个月前

随着这声号令,高岳见神策弩手们扳动弩机,弦牙翻动,弩前横臂齐齐腾起,回弹的弓弦发出雷鸣般的齐响。

“发弩!”这时第二列弩手齐射。

“发弩!”第三列紧接着上前齐射。

在如此饱和的弩箭扫射下,震天动地的惨呼声中,涌上山坡的羌胡队伍,颠仆倒下无数,许多尸体倒着顺着山坡往下翻滚滑动,队伍惊骇奔乱。

“弩手别队进,跳荡队进!“李晟挥动赤红色的令旗。

“啊啊啊!”神策弩手们纷纷将弩机搁在地上,呐喊着抽出铁杖、拔出横刀,紧握在手,和持盾牌操长刀的跳荡队一起涌下,雷霆万钧地突入羌胡人的阵中,刀光闪闪,鲜血滮洒:高岳在泾原营田时,看到营田卒割麦子就是这样的架势,原本想趁火到利州来打秋风的羌胡们,有的捂着脖子,有的旋转身子,有的高举双手,被利索地斫砍击杀,尸体一叠一叠地倒卧下来,很快铺满坡地,其他的人无不惊骇胆裂,纷纷向白龙江方向溃散。

“原来唐军的弩手,根本不像宋人aplt武经apgt里臆测的那般,盾排拒马在前,弩手枪手驻队在后,只会守御远射。唐军的战术,应该是弩手兼具肉搏兵的特征,饱和齐射—拔刀白刃突击或反冲锋—为后面的长矟手廓清通道—还配合两翼骑兵迂回包抄。”高岳边观战,边在头脑里迅速思忖,这时果然号角声阵阵,后继的神策军士兵挺着成列的白蜡杆长矟,也自山阜上冲下,接着两翼方位烟尘阵阵,范阳和朔方的骑兵们抱着坐骑的脖子,挥动刀剑,同样加入了总突击的行列

中午时分,上万羌胡蛮子全被击溃,他们的中核阵地,也就是白龙江边的白壩原也被攻陷——现在的高岳就勒马立在其上,四面都是被杀死的羌胡尸身,残缺不全,腥臭逼人。

“逸崧,入西南的景谷镇,由你来检点首级。”李晟大声对他说道,原来高岳身为从军的御史,还有核查战功的职责。

生儿古有孙征虏,

嫁女今无王右军。

借问琴书终一世,

何如旗盖仰三分。

——————李商隐《漫成五章》,李商隐曾为牛党领袖令狐楚之徒,受其家恩,但又仰慕李德裕的功业,宣宗登位后牛党得势,李商隐被目为“背家恩”者而备受排挤,吟得此诗,借对孙权的仰慕,表达了内心的愤懑不满。

++++++++++++++++++++++++++++++++++++++++

因供军院就在三泉镇,李晟当即命全行营将士饱餐,另外取布帛钱财加赏,“绵谷城依山傍水,城坚粮足,不必担忧。如今取齐利州州兵,自嘉陵水架设浮梁,过河趋景谷城,断敌后路,阵而后战!”

次日天尚未明亮,数百名被临时征调的利州州兵就担当起杂役工作,他们将三泉镇四周运粮的船只全部聚齐,用绳索铁链勾齐,随后用木板铺设其上,横跨浊黄莽莽的嘉陵水,神策、长武、范阳诸军相继渡过,高岳前有蔡佛奴,后有韦驮天,看着天际的晨星,也鼓起勇气,伏在马鞍上踏着摇摇晃晃的浮梁上过了去。

行走段距离后,面前横着座丘陵,大约对面就是白龙江口,高岳已经能听到“敌众”的喧哗声——他们就在这座山丘那边的河谷里,大约正着手攻击利州的治所绵谷城。

举起旗旆的神策武士踏过苍茫的长草,开始登上那座无名的山丘,在他身后,一排排肩扛弓弩的士兵追着旗旆的所在,如群蚁般往上攀爬,跟在其后的是举着长矟的士兵,神策行营的大多是精锐的弓弩手和步卒,而朔方、范阳的则担当了两翼骑兵的角色——整个队伍行动起来迅速又安静,不愧是唐军中央和边军的翘楚。

“我们也跟上去。”高岳不愿意放弃这场亲眼观战的机会,上次在泾原青石岭的战斗,他蹲守在城堞上,距离太远看不清真章,可是始终引为遗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