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升阶拜泰山

大唐官 幸运的苏拉 2362 字 8个月前

我岳丈这是要在未来把整个西川都送给我呀!

可高岳心中忽然浮起异样的感觉,他明白,未来的道路可能充满机遇,也会全是凶险,这会儿他望了下崔宁的几个儿子,看到他们的眼神一下子由原本的认可变得了疑惑,乃至是猜忌。

“岳父,朝廷分朔方节度使,并收盐川财权,可能马上要于西北屯田,婿还是希望去西北军镇营田,完成未竟的事业。”高岳急忙推脱。

谁想崔宁却又吼起来,酒气直喷,连拍高岳的肩膀胳膊:“好,好,高郎脚踏实地,不过高郎啊你也别老想着营田的事,你在泾原呆了一年,对边戎的事就没点自己见解吗?将它们献于阙下,博得圣主欣赏不是更好?大丈夫择机而动啊。”

岳父这句话,倒是对高岳产生了不少的触动是啊,有了经验,也要学会总结,并将其推广出去才行。

数日后,于宣政殿正衙处,高岳身为监察御史,立在西庑廊下,俯瞰着自龙尾道上逐步登上来的文武百官们,他清清楚楚见到,文官班次的打首处,杨炎于最左,刘晏在最后,崔佑甫和乔琳夹在中间,杨炎仰面不发一语,崔佑甫则脸色暗黄,似乎身体不适,而乔琳依旧嘴欠,正在和刘晏兜售他的冷笑话,刘晏可能是出于礼貌,微微笑着,却不答言。

“诸位执事,宣政牙前请肃穆!”待到他们走近,高岳拦住这四位,挥动木简如此说道,其实是在警告还在那喋喋不休说笑话的御史大夫乔琳。

这会儿,班次旁边的殿中侍御史也喊出相同的意见,看来对乔琳也忍很久了。

就算是宰相,杨炎、刘晏和崔佑甫都不敢对这小小的八品监察御史反驳什么,统一奉起笏板,退后站齐,乔琳则还是满脸“值得如此大惊小怪吗?”的表情。

此次朝会,西川那边果然传来严重的军情,“西蕃勾连云南,共起十万蛮军,分三道逼近蜀都城,并狂言‘要得蜀都城为西蕃东府’。”

御座上的皇帝李适显然有些紧张,因为这是他刚即位就遭遇到的外敌入侵,要是抵御失败,是会影响自己威信的。

武官班次,郭子仪步出,建议道:“西蕃胆敢入寇,是因陛下征召崔仆射回朝所致。先前崔仆射在镇时,累破西蕃,西蕃、云南皆言崔仆射为‘神兵’,畏之如虎,若陛下让崔仆射回镇蜀都,西蕃、云南不足为患。”

刚从淮西那边来的李忠臣,也持相同的看法,附和郭子仪。

坐在角落里的高岳暗自颔首,看来这群方镇节帅某些方面也是进退一致的——但也不清楚他岳父暗地里送给这几位多少好处。

“精神些,女儿女婿来了。”柳氏提醒说。

崔宁这才嚯嚯两声,支起偌大的脑袋来,结果看到走到廊下的女婿仿佛变了个人似的:

年轻的黑发丰润,细长的髭须自唇上中分(没错,高岳为了融入唐朝圈子,也开始蓄胡了),顶上蒙着官样圆头巾,黑色长脚幞头垂下,身上为圆领灰白暗纹长衫,束银带,内衬雪纱汗衫,身材也显得修长不少,气质更是远胜刚才满是补丁的监察御史服,和自己女儿云韶在一起,确实十分般配。

这时柳氏看到女婿这般模样,根本是喜上眉梢,便又急忙用手捣捣丈夫的腰部,崔宁被她顶得来回晃动两下,才想起礼仪来,便轻咳数声,伸手说到:“请吾子升阶。”

“不敢。”高岳和云韶都低着头。

“固请吾子升阶。”

“不敢。”

“终请吾子升阶。”崔宁说到第三次时,高岳才拱手行礼,朗声回答说:“唯,不敢辞!”

接着抬步登阶,走入中堂,云韶很乖巧地跟在夫君身后半尺,而后一起对崔宁作揖长拜。

云韶的兄长们也都互相点头,挺认可这位妹夫,两侧回廊边掖处各有些美姬侍妾也躲在那边暗中观察窃窃私语。

柳氏便又对崔宁说:“你瞧我们女婿多懂礼仪!”

“哼”崔宁还是有些傲慢。

结果这时他女儿抬起白胖胖的小手,端着红檀木食案,奉在父母的眼前。

“这?”见食案上的竹笲里盛着枣、栗、牛羊肉脯,旁边又有羹汤,崔宁大为疑惑。

“阿父,阿母,崧卿父母早已仙游,不在人世,所以阿霓不可能具拜舅姑(公公婆婆)之礼。可崧卿对阿霓说,此后阿父阿母便就是他的父母,阿父阿母也同于阿霓的舅姑,以后要以双倍的孝心顺养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