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西明寺佛骨

大唐官 幸运的苏拉 2235 字 8个月前

法门寺塔的佛骨,向来号称是释迦牟尼的指骨所化,可全长安城的寺庙那么多,竞争那么激烈,大家都想搞到佛骨舍利,来赢得大量施舍,于是就有了所谓的“影骨”,说白了就是搞个西贝货,来满足满足善男信女的虔诚所需,毕竟每三十年在法门寺开塔,很多人都熬不住啊,皇室、军方对此也是默许乃至支持的。

这不,西明寺三月初九就号称自河东蒲坂塔迎来了不同于法门寺的新佛骨,盛放于琉璃盅里,可供长安士庶前来观赏。

一时间此消息传遍长安城,人们都沸腾了。

初七,安放河东蒲坂塔“琉璃佛骨”的车辆入京,前往西明寺,长安县各坊的百姓摆着香花蜡烛,蜂拥跪拜街道两侧,对车辆顶礼膜拜,诵经声响彻云霄。

下午时分,大明宫里的皇帝下达命令:让公主、郡主和县主们都截断一缕秀发,于初八日亲自送入西明寺来,然后佛骨回还蒲坂塔后,连带秀发一起封闭于塔内,以乞求福泽。

傍晚时分,韬奋棚的数位骨干,在高岳遥控指挥下,就出现于延康坊的街道上,四处走动,细心观察西明寺的建筑布局。

三月初九,是全长安城西明寺展示佛骨舍利的大日子,连带今年新进士的关宴都不得不往后推延。

佛骨,就是通常所说的舍利子,即为梵文里的sarira,来源大家都很清楚,佛祖释迦牟尼在火葬后留下的固体物,可分为三种,黑色的叫发舍利,红色的叫肉舍利,而白色的叫骨舍利,共通点都是圆形光洁、坚固不碎。传说佛祖在末罗人之地圆寂火化,而后全印度有七个国王前来求舍利,末罗人就把佛祖的舍利子分为八份,均分掉了。而装舍利的还有个瓶子,被徒罗那国给要去,建造了个“瓶塔”,至于大名鼎鼎的孔雀王使者因来迟,只能把佛祖的骨灰带回去建塔供奉,这样从广义来说——佛祖的舍利子在印度有十座塔在供奉。

原本这倒也正常,但至阿育王时代就有点扯了,阿育王将十塔里佛祖的舍利和骨灰取出,居然分到八万四千个宝函当中,并说一个宝函一座塔,要在全世界起八万四千座佛塔。

这基本可以说,佛骨为佛祖所留的可能性大概就是八千四百分之一,但不少后世高僧圆寂火化也会出现舍利,后来也就不再严格区分,一概供奉。

佛教借着这阿育王的心愿迅速向亚洲大地传播,当时中国肯定也不甘寂寞,便有了“迎佛骨”的契机,释迦牟尼的舍利也就此洒向了中国的土地。至唐朝,中国共有十七座佛塔里有所谓的舍利,而岐山南塔(即通常所说的法门寺塔)因靠近都城长安较近,故最为炙手可热,唐朝统治者多次“迎佛骨”的举动,基本都是从法门寺塔迎来的。

所谓的迎,其实就是将塔中的佛骨郑重取出,送到长安城寺庙来,供民众观瞻膜拜,接着再送入禁里,由皇帝看管(其实就是享有)一段时间,伴随之的往往是疯狂施舍的热情。

当然迎佛骨这种宗教行为,绝对是和政治脱不了关系的。唐太宗英明睿智,他在位期间因佛教徒于储君斗争里站错队(当时佛教站在李建成这边,道教站在李世民这边),故而对佛骨是持怀疑态度的,在迎之前还专门派官员到法门寺查验真伪,结果一去佛骨就闹了笑话:有人说佛骨发白光,有人说佛骨发金光,还有人说佛骨冒绿光(e),有人说是红光,有人说是五彩光,只有个老实人说佛骨没有光啊!

结果这老实人立马被孤立,僧人疯狂指责他,说他平生罪恶太多,所以才看不见佛光,这人反倒被吓得半死,最后又是烧头发又是烧手指,甚至刺自己肉体而血流满地,然后估计是真疯了,说终于得到宽宥,我能看到佛光了,才算是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