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浑水不可涉

大唐官 幸运的苏拉 2311 字 8个月前

以上全是高岳的心理活动,不敢说,因为他虽然不屑吴仲孺,却也不愿意平白无故地树敌,这对他未来是非常不利的。

明晃晃的诸多烛火和目光的环绕中,高岳正襟危坐,接着微微转身,于绮席上对吴仲孺长拜下来,大声说道,“婚嫁之事,关乎宗庙,所以晚生最希望的是征求汾阳王的意见!若汾阳王不喜晚生,岂不是耽误了星星的名声?”

这话倒是很有效果,“最重孝道”的星星顿时理解,最先低声劝父母道,高郎君说得非常有道理,不愧是写出《葫芦记》的,这事怎可不问外翁就擅自做决定呢?

吴仲孺和妻子也点头,互相交谈了几句,对高岳说:“汾阳王现在正居于府中。”

其实他俩的心思很明白,汾阳王的孙儿辈何止百人,星星嫁给高岳与否,征求他老人家的意见,不过也就是个过场罢了。

亲仁坊汾阳王府宅院宛如个迷宫,高岳好像走入个巷道纵横的小型城市,在谒者的带领下曲曲折折,走了差不多小半个时辰,才算到郭子仪所居的斋堂。

自夫人薨去后,郭汾阳一直在这里,深居简出。

夜色已深,斋堂里烛火辉煌,高岳有些忐忑地立在门口,因为他马上毕竟要和这个国家最有势力也是最尊贵的老者面对面交谈,他放眼往里望去,中堂正中央的榻上,苍苍白发的郭汾阳穿着素衣,就坐在那,前去觐见他的子孙辈和麾下将吏们,顺着门里门外排成长长的队伍:有的是来问安的,有的则是来说项的。

每当一人说完后,郭子仪都会抬起眼来,固定说句,“知道了,你们去办吧。”

从来也不说好或不好。

“这怎么办?马上轮到我,这郭汾阳也说句,知道了去办吧,那我当晚不得就要和这位吴星星洞房呀?”高岳大为惶恐。

拜完后,吴夫人也即是郭子仪的女儿,便扶着星星的肩膀问,最喜欢看高郎君的什么文章?

星星看看高岳,又遮袖于口,嘴角带笑,细声说最钟意的还是《孤女艾简传》,当然《葫芦记》也很好,葫芦小金刚们都赶着去救爷爷,里面的孝道特别让她动容。

“我家这小儿(唐人也喜称女儿为儿)最重的就是孝道,还有从夫之道,另外女红、羹汤、洒扫更是样样精通。”吴仲孺紧跟着自卖自夸。

黎幹和王公素都齐声应和,感慨说“星星也到了摽梅之候了,不知哪家门户能得到令贤嫒,当真会熠熠生辉啊!”

“喂喂喂,你们仨别以为我看不出你们在说群口相声啊!”高岳在心中默默说到,接着装聋卖傻,对诸人说:“晚生最得意的,还是那篇‘东瀛贞子作祟录’。”

本来他说这话是想吓唬吓唬这吴星星,那个贞子可是能从家宅井中爬出,骇人得很,比太岁还恐怖——让她知难而退,谁想这星星不愧是将门之后,又笑起来,说其实我也特别喜欢高郎君这文,先前怕郎君哂笑我只喜欢搜集这些玄怪灵异的东西,故而没敢说。

高岳:“”

“好!这高三郎和星星可真的算是文章知己,吴傅的这场知己宴还真的没办错。”那边黎幹一拍大腿。

“好,好你妹妹啊!”高岳在心中骂道,没想到就这样着了套路,原来吴仲孺喊他来赴宴,是要招女婿的。

果然旁边那群王府的年轻属官,个个和看仇人似的望着自己。

同时王公素立刻接过话茬,用半阴不阳的语调:“我在十王宅里都听说喽,星星在闺阁里,自去年秋开始,就最爱吟诵高三郎的文章,听说高三郎拨得状头后,更是渴望见上一面。怎么样星星,这高三郎周身上下,没让你失望吧?”

那吴星星低头继续笑着,也不说话,但谁都看出来是默认“高三的颜值没让我失望”。

这时四周的声乐人,立刻鼓啊笛啊尺八啊琵琶啊一起猛烈奏起来,来烘托这个宴会的喜悦气氛,差点把高岳的心脏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