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小青是百思不得其解。只得怏怏的又去做她自己的事情去了。
然而虽然是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一些小的不愉快,她们这炊饼店里,生意却是一天天的,在好了起来。
终于在数天之后,潘金莲炊饼店,当日的货物流水,忽然一下,就突破了一千个炊饼了。
一千个炊饼,当然也不算是啥,但是,这可是一个整数大关呀!每突破一个大的整数关口,都会让人感觉到他们的经营,又是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潘金莲现在,就是这样的一个感觉。她感觉到自己似乎是要扬眉吐气了。
一个炊饼,成本也不过两文钱,卖出去后就是四文钱一个。照这样的水平发展下去,她这店,每天毛利也是有两吊钱呢!
这样一年下来,她们这一家店,盈利不是会有好几百贯吗?
想想她一个女流之辈,却是也能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做成这么大的一番事情,潘金莲心头,就有些小激动。
不过,想想,这一切,可似乎又全部都是王风成全她做的!没有王风,她也不能有现在这样的成就。
那么说起来,归根结底,这一切,可似乎还都是王风的功劳。哎,她还是逃不开王风的影响。
只是,王风近来对她,却是越来越冷淡了,两人虽然仍然是同床,但是,王风对她,可真的可以说是相敬如冰。
是的,就是相敬如冰。王风对她,真的是如冰一般冷。
这是为什么?王风对她,既然已经是形如陌路,那么他又为什么要帮她?潘金莲不懂。
王风帮她开了这么一家店,而且,还有意让她一个人去打理,这么做,他到底是有何深意?
王风既没有把她当亲人,对她也没有什么欲望,那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潘金莲对此,是完全无法解释。
这个男人,这是在做什么?潘金莲是陷入了深深地疑惑中……
ps:本书首发中文网,请大家到中文网来支持正版。谢谢!
万事俱备,东风也不欠,王风的农机厂,就这么开工了。
开始的几天,刘安和张成那边,只能给他送过来四五台机子的散装件,然后由他来拼装。这速度,有点慢,王风觉得。
不过。随后的几天里,两边的制作进度,就是终于提上来了,一天也能给他提供七八台机子的散件。
这样,王风是觉得,进度差不多了。这样用不了十天半个月,王风就能把他接到的牛浩财和李右的第一批九十台机子的订单,都给他们发过货去了。
这种生意,做得爽歪歪呀!
而早在王风和韩九哥齐五儿他们几个,从牛家庄回来的第二天起,就有一股流言,在这阳谷县城里,流传了开来。
说是他们这城里的武大郎,简直就是天上的财神爷下凡,一天的时间里,就赚到了百多贯钱,而且,还和别人,又签订了几千贯合同的大订单。
看这样子,这武大郎财神爷,很快就要赚到万贯的家财了。
而且这武大郎不仅是财神爷,还是智多星,随便出一个点子,就能把乡下一些有头有脸的人,给耍得团团转。让他们丢脸又破财。
这武大郎,可了不得。
传言起来,一开始还没有多少人听到,但后来,听到的人可就多了,几乎是满城都在哄传。
有人就奇怪了,武大郎,这名字好熟悉呀。
“武大郎,是哪个武大郎呀?”有人就问。
有人就答道:“还有哪个武大郎,不就是以前那个卖炊饼的武大郎吗?”
众人于是就都惊叹,啧啧,这武大郎,以前倒还看不出来有这本事,现在,可是大变样了啊!
有些好事者,还专门地跑过来,要看看武大郎到底是何方神圣。潘金莲这店里,因此最近这几天,客流量是不知不觉的,在慢慢的增大了起来。
生意变得比以前好了很多,潘金莲虽然有些奇怪,但却也很高兴,既然掌了这么一份买卖,谁不想自己的生意越做越红火?
但是让潘金莲感到有些疑惑的是,这些客人排队来她的店里来买炊饼的时候,虽然来得积极,但却总是还要对她指指点点一番。
这是为什么呢?
潘金莲就让小青去留意。小青回来后,神情有些退缩。潘金莲就问她:“那些人说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