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武大郎农机厂

说起他去注册的事,那还是几天前了。他先找的是知县卢文叙,卢文叙听到他要求见,也是很高兴的,让他进去了。

毕竟,王风是曾经帮过他的忙的。也许以后王风还能帮到他呢!所以卢文叙并没有怠慢王风。

聊天中听到王风说他要注册一家制造作坊,卢文叙就让他去找专管这一块的书吏。

这些事情,县里也有专门的人员,对此进行管理的,可不是凡事都是要卢文叙这一个知县,亲力亲为。

而古代,对于像武大郎这种残疾人士,也是会有各种帮扶政策的。

比如作为政府三大仓之一的广惠仓,就是一个对老弱残疾之人,进行救助的一个机构。国家每年都会拨付一定的钱粮,对弱势群体,进行救助。颇近于低保。

政府既然会有这种低保,那么,对残疾人的帮扶政策,当然也不会少。

王风既然跑到县里衙门里去要求自主创业,书吏当然也是对他大开方便之门。很快帮他办理了注册手续。

看到王风离去的时候,县里的书吏差不多想给他送去一面锦旗了。

身残志坚,我辈楷模。书吏是在心里暗叹。

而王风注册制造作坊的事,是就这么定了,但现在想到政府部门去购买材料,却遭遇到了一些困难。这让王风是感觉有些无奈。

好在他现在订单也不多,能够批到这么多的铁,也算是不错的了。拿过武松递给他的知县相公批给他的铁引,王风准备着明天去到监当官那里,领取铁料去。

不过,当王风回到自己房里那边的时候,却又遇到潘金莲对他有话说了。

潘金莲对他说道:“嗯,我今天请了一个女孩子,来帮我们做事,你看看满不满意……”

ps:本书首发中文网,请大家到中文网来支持正版。谢谢!

张成的娘子是一个贤丽的妇人,姓许。席间王风才知道,张成是一个招赘上门的女婿。

他的这间木器行,本来是许家的。

张成原来是给许家老太爷做徒弟的,因为小伙子手脚勤快,相貌堂堂,这才是被许家看中,做了他们家的女婿,承继了这份家业。

如今事业做得有些坎坷,张成是觉得对不起老丈人的嘱托,心里有愧。

而王风这次给他送来了这个生机,他当然对王风,心里会充满感激。

“来,大官人,我敬你,谢谢你给我们这家快要倒闭的木器行,带来了转机。”

对着王风聊完了这些话,张成是举杯向王风说道。王风举杯应和。

一顿饭也吃了不少的功夫,辞别了张成出来,王风是急急往家里赶。早上出门前,王风嘱咐武松给他弄几张铁引回来。

铁引说白了就是政府的钢铁批条。有了这张条子,王风就能够去找本地的监当官,到他那里去支领铁料。

说到铁,很多人有误解,以为过去的政府对铁器实行专营、管控,他们就认为,铁器在民间,是不许私下流通的。这其实是不确切的。

铁料在民间,还是可以流通的。政府只是要弄清楚铁器的具体流向。铁引就是政府对铁料进行管控的一种手段。

有了这个,政府对每一笔的铁料流向哪里,用作何途,都是有报备的。

而在有宋一代,朝廷在各地都有各种监当官。事无巨细,都有各种监当官进行管理。

监场官,就是管理铁器生产流通这一个环节的。

冶铁部门将铁器冶炼出来,由国家统一分销。监场官就是管理这一块的官员。

王风只要让武松到县里衙门知县相公那里,开到一份铁引,就能够拿着铁引,到监当官那里,凭条子购买到足够他需要的铁。

这件事如果只是由他去做,也许会有些困难。因为他只是一个无权无势的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