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兕子为媒(下)

贞观纵横 半纸文章 3460 字 8个月前

“你父亲有承言太子的字?这事我怎么不知道”李承言疑惑道,

“想不到师兄也有不知道的呢,现在谁家里有一套承言太子的字,或者是司马老祖的狂草,都是当宝贝供起来呢,跟你说你可别和别人说,我父亲手里的字是太子写给我父亲的治兵操典,殿下亲自写的呢,”看着徐慧骄傲的扬起好看的脖子,李承言摸了摸鼻子。

“惠城二百文”小贩对着徐慧说到,没等徐慧掏钱李承言摸出一枚银币,递给小贩,说到:“赏你的,不用找了”徐慧说到:“怎好劳烦世兄解囊”

李承言摆摆手说到,:“区区数目何必挂齿”又对着小贩问道:“现在银币交易的如何?”

“回贵人,咱这小门小户的,平常倒是没有什么银币,不过听那些贵人说,这银币精美,又是足金足两,比以前好用多了,自打太子定死了这金银的兑率,这金银币倒是很受大商人的宠爱呢”小贩很会说到,把事情说的很清楚,李承言点点头,带着俩人继续闲逛。

“这只纸鸢多少钱”李承言进了一家纸鸢店,问店家道。

“您看的那只是三百文,那只是一个银币”商家指着挂在墙上的一米六的大纸鸢说到。

“这么大的还有几只?”李承言问道。

“还剩下三只”店家说到。

“都给我,回头送到我府上”说着交给王忠三枚银币,带着俩人出去了。

“师兄明日想去放纸鸢?”徐慧问道。

“我那小妹兕子明日估计要去放,先准备好了,省的到时候麻烦”宫里也有纸鸢,不过没有这边的花哨,东西也小,中看不中用。

“师兄很是疼爱妹妹呢”

“兕子身子骨不好,我与内子颇通医术,想处的时间长了,遂自小便对我亲近”李承言回答道。

“世兄已经成婚了?”徐慧不知怎的,心里有点泛酸。

“哦,一年有余了”李承言说到。

“那倒是恭喜世兄早得贵子了,我还有事,先行回家了”徐慧转身就朝着永安坊的方向跑去,怎么了这是,灵儿也是对着李承言哼了一声说到:“哼!大笨蛋”也追着自家小姐走了。看的身后的侍卫一阵窃笑。

李承言跟李二这边玩的很嗨,长孙这边是婆婆看媳妇,越看越是顺眼,不一会就拉着徐慧的手拉起了家常,徐慧知道她们已经看出自己的身份,也就所幸放开嗓子说话了。

这个亭子说是一个亭子,不如说是一间小屋,整体呈八角形,每一面都是朱红色的墙,墙上方是一扇对开的窗子,宫人给亭子里烧了暖炉,不一会就驱赶了寒气,只留一扇朝着湖的窗子。

“大兄,如此良辰美景,何不赋诗一首”?长乐眼珠一转,对着亭下的李承言说到,此刻的李承言正躺在躺椅上假寐,有一句没一句的跟李二说着话,李二抓鱼抓的累了,两人中间有一小茶几,上面放着两个紫砂的茶壶,自从李承言弄出了炒茶,长安人就放弃了往茶里加乱七八糟的东西的习惯,茶是好茶,水是好水,李李承言又提上一条鱼,头也不回的说到“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嗯,应景!算得上是佳作”李二说到。

“阿娘,要说您也是大家,孩儿还没听过您写的诗呢”李承言对着长孙说到。

“怎的又连累到我身上了”长孙躺枪,无奈李二也是对着长孙说到

“正是如此,好久没听过夫人的诗词了,今天有兴致,你也来一首”李二抿了一口茶,对着亭子里说到。

“那妾身倒是献丑了”长孙细细思索了一阵说到

“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

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马上就要新春了,阿娘这诗道是也颇为应景”李承言说到,徐慧被长孙拉着手,长孙对徐慧悄悄说到:“怎样,这我是我家大郎,文采可还过得去?”说完就掩嘴一笑。

“婶婶莫要取笑慧儿”徐慧红着小脸说到,谁家少女不怀春?英俊又有文采,对弟妹又是关爱,定然也是良配,不过家里的事情那是一个女孩家家能做的主的。

“王忠,铁钩子,快点”李承言突然大叫道,李二看李承言的鱼竿已经弯成一个很大的弧度,收放间亦是费力,李承言的力气尚且如此,可知那鱼有多大,李二过来帮忙,人常结果王忠递来的铁钩,一出手就勾住了大鱼的颈部,一用力,那鱼就被抬了上来。

“母后快看,大兄掉了一条好大的鱼”长乐抱着兕子在窗边看着李承言把那条巨大的鲤鱼钓上来,只见那鲤鱼竟然和兕子差不多大,兕子也是拍着小手哇哇大叫。

李二哈哈笑着指着那大鲤鱼说“就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