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舰上金声响起,撤退的信旗也摇动如风,向五百艘战船下达了命令。
各舰得令,迅速的掉转船头,向上游的己军水营驶去。
后边跟随在二里地上的运输船队,接到了撤退的命令,也赶忙掉头,匆匆退回水营。
幸得中间有几千熄灭的火筏间隔,虽然没有烧了敌军战舰,但密集的筏子多少迟滞了孙策军的行船速度,就趁着这关键的空隙,魏军各舰及时掉头加速,很快就摆脱了敌军追击,及时脱离战场。
孙策追出十里地后,见魏军战船渐行渐远,情知再追下去也没有意义,反而可能中了苏哲的诱敌之计,便果断的下令收兵。
一艘艘的江东战舰,挟着高昂的斗志折返而回,从容不迫的返回柴桑水营。
孙策回望着苏哲退走的方向,嘴角钩起几分不屑,冷哼道:“苏哲,你的妖术没了用武之地,我看你还怎么耀武扬威,妄想着灭我东江,哈哈哈——”
狂声声,回荡在大江之上。
上游二十里,魏营。
庞童倩影驻立在岸边,目不转睛的注视着下游方向,等着苏哲取胜的消息。
当西北风起的刹那间,庞童唇角轻扬,她便知道,这场仗苏哲是赢定了。
但紧接着,她却看到,下游柴桑方向的天空上,忽然间聚起了厚厚云团,转眼间便电闪雷鸣,暴雨如注。
“怎会忽然间下起了暴雨?这场雨不像是自然所下,也不可能是子明用仙术所下,有些不对劲啊……”
庞童喃喃自语,秀眉微蹙,隐隐约约有种不好的预感。
蓦然间,她星眸一动,脱口一声:“难道孙策跟那个人和解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这场灭孙之战,今后只怕就不好打了……”
庞童一声轻叹,秀眉间不由流露出几分隐忧。
耳边留守将士们也议论纷起,无不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感到惊起。
风停,云收,雨歇,半个时辰后,星月映照下,便看到己军的舰船去而复返,重新回到了水营之中。
船行靠岸,船上的士卒也是议论纷纷,满怀狐疑不解的下了船来,各归各营。
“夫君,火攻之计失利了吗?”庞童见苏哲下船,忙是迎了上去。
苏哲回头瞟了一眼下游,淡淡道:“下游发生了什么,想必童儿也都看到了,自然是失利了。”
“夫君难道不觉的,那场忽来忽去的暴雨,有些太过蹊跷吗?”庞童提醒道。
苏哲点头道:“我当然觉的蹊跷,这场暴雨绝非自然所下,依我猜测,孙策手下必定也有像诸葛亮那样的人,精通道术,也能呼风唤雨。”
“夫君跟我想到一块去了。”庞童移近苏哲,低声道:“如果我没猜错的话,那个为孙策呼风唤雨之人,应该就是于吉。”
于吉?
听到这个名字,苏哲蓦然间省悟。
“原来是于吉这个臭道士啊……”
苏哲当然知道于吉是谁。
这个道士是跟左慈一样的传奇道士,据说在江东一带为百姓用符水治病,向天祈雨,深得百姓的爱戴,信徒数以万计。
只是他依稀记得,历史上的于吉应该是为孙策忌惮,最后为孙策所杀。
可现在,这个于吉竟然反过来为孙策所用,帮着孙策召唤出暴雨来,扑灭了他的火筏阵。
这又是什么情况?
孙策和于吉,啥时候由相杀变成了相爱了?
“难道说,是因为我改变了历史,所以也改变了于吉被孙策所杀的命运么?”
苏哲喃喃自语,陷入沉思。
“夫君在说什么呢?”庞童见他不说话便问道。
“哦,没什么,本王只是好奇,童儿怎么知道是那个于吉帮着孙策呼风唤雨,坏我好事?”苏哲笑看向庞童。
庞童便解释了原由。
原来当年她女扮男装云游四海之时,就曾前往江东云游,曾亲眼见识了于吉为当地百姓祈雨,以缓解干旱的场面。
不过当时的庞童,还不相信这世上真有人能呼风唤雨,所以也对此不以为然,只当那是于吉骗人的把戏而已,渐渐把此人忘在了脑海。
直到她遇上了苏哲,见识了苏哲掌控天象变化的种种神奇之后,才相信这世上当真有法术。
而今日,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雨,破坏了她的火攻之计,庞童第一时间就回想起了于吉,那个当年她曾亲眼见到,可以呼风唤雨的道士。
“原来如此啊,童儿你怎么不早提醒本王有这么一号人?”苏哲假意埋怨道。
庞童面露歉意,“我当时以为于吉不过是江湖骗子,靠骗术招揽那么多信徒,早晚会引起孙策的忌惮,会被那小霸王杀掉,却没想到那于吉并非是骗子,孙策竟然还这么大度,留他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