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民以食为天

安营已毕,苏哲将庞童和满宠召至帐中,共商军议。

“主公,近日汝南,泰山,济北等诸郡太守不断传回消息,说是当地的世族们蠢蠢欲动,到处都在散播袁绍大军将至,我军必败的谣言,严重动摇民心士气。”

满宠将手中的急报,一道道的念与了苏哲。

苏哲听罢,冷哼道:“这帮子世族豪强们,他们是把袁绍当成救世主了,看来我杀的他们杀的还是不够啊。”

满宠面露杀机,拱手道:“主公,这些人想必已密通袁绍,关键时刻扰乱人心,依法当诛,必须要严惩他们。”

庞童却劝道:“这些世族虽然该杀,但现在动手,势必会激起他们的反抗,到时候各郡战乱一起,我们要分兵平叛不说,还要影响到军心士气,反倒中了袁绍的下怀。”

苏哲微微点头:“童儿所言极是,现在要忍一忍,对付那些世族,得打完这场仗再跟他们秋后算账。”

满宠却道:“但若我们什么都不做,就这么放任他们的话,只怕各地人心会越来越不稳。”

苏哲站起身来,踱步于帐中,思绪着对策。

片刻后,他眼眸一动,嘴角扬起一抹冷笑,不以为然道:“各地大的世族豪强早就被我打光,剩下的这些世族,单凭他们自己的实力是没办法生出事端的,唯有煽动当地百姓他们才有机会响应袁绍,所以,只要我们能安抚住百姓,任凭他们叫的再凶也不过是跳梁小丑而已。”

庞童点头道:“丞相所言极是,不知丞相打算如何安抚住百姓。”

“民以食为天,当然是从吃上面下手。”苏哲回答的干脆。

吃?

庞童和满宠对视一眼,二人一时间未能领悟。

苏哲便道:“传令下去,对各郡在编民户减半粮赋,这些减下来的缺口,全部给我摊派在各地的世族豪强身上,由他们来负担。”

早在袁绍出兵前,他便命麾下的大文豪陈琳,写了一道《讨苏贼书》,抄写了数十万份,派细作广散于中原诸州。

在这一道檄文中,袁绍历数了苏哲“十大罪状”,什么残害世族,欺辱名士,挟持天下,秽乱宫帏……

袁绍希望凭借这些檄文,加上他四世三公的名望,二十万大军的兵威,足以令中原诸州陷入恐慌之中,各州士民纷纷背弃苏哲,转投于他。

那个时候,苏哲统治区内人心离乱,叛乱四起,只怕未等他大军南下,便已不战而溃。

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就是袁绍的如意算盘。

日已入夜,袁军大营。

中军帐中,袁绍高坐于上,闲饮着小酒,听着谋士们念着各地世族们发来的暗通书信。

兖州,青州,豫州,诸州的世族豪强们,虽然被苏哲洗过一遍,遭受重创,但到底还实力尚存。

这些人在苏哲风头正盛之时,自然不敢表露出不满,只能老老实实的夹着尾巴做人,但实则皆怀不满。

袁绍,这个世族的代言人,如今挥师南下,在这些中原世族的眼中,俨然如救星降临,自然是令他们满怀希望,以为“黑暗”的日子终于要结束,光明就要到来。

这些世族们认定袁绍必胜,便纷纷发来密信,表明归附效忠之心,盼着袁绍能尽快灭了苏哲,救他们于水火。

袁绍听着这些效忠书,苍老的脸上,毫不掩饰得意之色。

“主公果然是天命之主,没想到这么多中原豪杰,盼着主公救民于倒悬,看来苏哲境内已是人心离乱,主公大军过河之日,便是苏贼人心崩溃,不自战乱之日。”

逢纪头一个站出来,对袁绍极尽恭维。

袁绍手捋白须,笑的更令霸绝自信。

这时,沮授却道:“主公,中原那些世家名士们不过是见风使舵之徒,他们无非是看到主公声势浩大,才纷纷表示效忠,实际上未必真肯起事响应。就算他们要响应,也必是在主公大破苏贼,胜负明了之时才会有所动作,所以这一战我们不能指望他们过多,还得靠我们自己取胜才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