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疏笑着把那一小锭银子给了大哥大嫂。
也不怪严大川和陈兰芝这幅表现,他们家这段时间是挣了不少钱,算算这些天卖果酱糕的银子加起来也有十多两了,但全是铜板儿,因为家里一直要用钱周转,也没去钱庄换成银子。
五两银子的银锭,他俩见那些有钱人家的用过,可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摸到呢!
严大川甚至把银锭放在嘴里咬了咬,被陈兰芝敲了个暴栗。
“咱们家以后会有很多银锭的!”灵疏用肯定的语气道,随后又说,“今天不卖了,早点回去给沈掌柜准备货去。”
灵疏笑道:“米是没什么不同,不过吃起来口感肯定不一样,而且我家的米糕上都加了山楂酱,贵么,就贵在这酱上头了,十里八乡独一份,这儿有试吃的果酱糕,限尝两小块,小哥要试吃看看么?不要钱的。”
灵疏把一根小竹签递给小泽,小泽将信将疑,“真能吃不要钱?”
“对,要是吃了觉得不爱吃,不买也没关系的。”灵疏点点头。
小泽这才放下心来,尝了两小块,果真绵软酸甜,口感比一般的米糕要好,但要真跟那些顶级的糕点比起来,这果酱糕是比不了的,不过顶级的糕点普通农户买不起,只有大户人家才吃得起,这果酱糕口感这般好,一文钱两块不算贵了。
难怪卖得这么好,把他们“福成记”的生意硬生生抢了三分之一去了。
“小掌柜的,给我包五文钱的,”小泽道,“你家这什么山楂酱确实挺特别的,即然说是果酱,那这‘山楂’就是一种果子吧?不过我以前咋没听说过有这么一种果子呢?是咱们县本地长的?还是在别的地儿买的?”
灵疏道:“这‘山楂’其实也没什么稀奇,就是山里的红果子,只不过大家嫌酸不爱吃,我平时别的不爱干,就爱琢磨些小吃食,这不就捣鼓出来了这酱么。我是觉得这果子叫‘山里果’这名字不大好听,自己瞎取了个‘山楂’,都是图个新鲜。”
严大川听着灵疏说的话,在一边急死了,可劲给灵疏使眼色,那意思是让灵疏别告诉别人自家的山楂酱是用什么做的。
这可是秘方,家里还指望着靠山楂酱赚钱呢,就这么随随便便说出去,别人都去仿制了,自家还怎么做买卖?
灵疏自然看见自家大哥的暗示了,不过他没放在心上,给小泽包好了十块果酱糕,又笑道:“小哥,咱们家的山楂酱也单独卖的,二十文钱一小罐,你家要是有人爱吃,记得来买啊。”
小泽拿着果酱糕走了,严大川这才急道:“小弟,你怎么能告诉他咱们这酱是用什么做的?万一他学了去……”
陈兰芝这回倒不跟他一起急了,只笑道:“小弟敢这么说,肯定是不怕别人学去的,你就是个木头脑袋,灵疏怎么做你好好看着跟着学就是了。”
灵疏道:“大嫂说的没错,就是告诉他了,一时半会儿的他也做不出这山楂酱来,等他们研究出怎么做,咱们就不卖这个了,没了这项买卖,还有别的买卖,大哥你就安心好了。”
“哎,我说不过你们,”严大川郁闷地叹口气,“就我笨,我再也不多嘴了。”
“大哥是实诚人,我知道你都是为我好,为咱们家好,”灵疏笑着说,“有大哥这样为大家着想,咱们家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严大川听了这话,心里顿时舒爽了,可不是么,他就是想家里好,这点儿心思能被理解,当真是窝心。
这会儿已经快要到中午了,早起赶集的人都三三两两地往回走了,集市过了中午就没什么人了,灵疏几个人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边把剩下的果酱糕卖完了,收拾竹筐桌子,准备采买点儿东西就回家。
另一边,“福成记”的掌柜蔡福成和自家儿子蔡俊杰正在研究着山楂酱。
“那卖米糕的小掌柜真说这个酱是山里果做的?”蔡福成问小泽。
小泽连连点头,“真的,我耳朵好使着呢,他亲口说的!”
“福成记”店面后方的厢房里,蔡福成父子俩坐在桌前,看着白瓷碟子里摆放的那十块果酱糕。
“都尝尝。”蔡福成发话道。
他先自己拿了一块,蔡俊杰跟着拿了一块,小泽等两位东家先吃了,自己这才伸手去拿。
谢谢大家支持正版么么哒这活儿就是坐在家里干的,比去山上摘果子可轻松多了,她哪有不愿意的呢。
她钱袋子里现在可装着灵疏刚结的三十文工钱呢!山上那果子天生天养的,只是去给摘回来就能拿工钱,相当于是无本买卖了。
而且灵疏给钱给的这么爽快,他们两口子干活也干的高兴。
田金香又把自己带过来的篮子拿出来,道:“这里头有几个鸡蛋,给亮亮和婉儿吃。”
灵疏知道她这是还自己那山楂酱的礼,也没推辞,接下了篮子。
第二天陆续就有村里人背着背篓上门来送山楂了,有的人只带来了几斤,可能是怕摘多了严家给不出工钱来,就少摘点儿试试。
灵疏也不管送来多少,刨除没熟的、烂掉的,全都接收,也都是按斤两给钱。
村里的人后来见严德贵都是满背篓的往严大川家院子里送,工钱也是现场就给的,大家那点儿怀疑的心思也就放下了,后面两天送山楂过来的人就多了起来。
灵疏估计着后山那片野山楂林怎么也能有上千亩,不过因为是野生的,没人管理,果子结的小,能吃的不多。
但就算是这样,院子里的山楂也堆成小山了。
人手不够,灵疏又雇了些村里人帮忙熬山楂,家里的灶不够用,还借用了严德贵家的,还有右边邻居陈水牛家的,只不过给山楂酱加糖这道工序都是他自己亲自做。
山楂太多了,也不能全做成山楂酱,灵疏便准备弄点儿山楂果脯,再做点山楂糕。
山里那片野葡萄也让人给摘回来了一些,但毕竟数量少,只做出了几坛子葡萄酒,余下的一些做了点儿葡萄酱。
宣平镇集市的时候,灵疏和自家大哥大嫂照样带了十来筐米糕过去,一同带去的还有不少山楂酱,卖米糕的时候顺便也卖了不少山楂酱,更是有个宣平镇上的富户一下子就买走了二十罐山楂酱,说是之前吃过这个酱,觉得好吃,要拿去送礼。
如此又忙碌了两天,定春镇的集市又到了。
这年代陶罐的密封性不太好,山楂酱不能保存很久,必须要尽快卖出去,这回灵疏去定春镇,就是要想办法卖自家的山楂酱的。
集市依然是人山人海的,灵疏家的果酱糕之前在这附近的三个镇子都卖过了,毕竟是新鲜吃食,再加上灵疏俊秀的长相令人印象深刻,现在他家这果酱糕的摊子很是有些名气,慕名而来的人很多。
今天他们带来的米糕完全不够卖,幸好灵疏让带了不少山楂酱来,再说本来米糕就不是什么稀罕的吃食,山楂酱才是大家没见过的东西,是以山楂酱卖得非常好。
米糕卖完了灵疏也就相对轻松点儿了,每块米糕上都需要用小勺子舀了山楂酱蘸在上面,这活儿很繁琐,每次半天下来灵疏胳膊都是酸的。
灵疏和自家大哥大嫂在摊位后面坐着闲聊,一边守着摊子,正说着话,一个中年男人带着个随从过来了。
灵疏忙站起来招呼人:“今天米糕卖完了,还有山楂酱,您要买点儿么?”
那随从一身干净的短打,开口道:“这位是我们‘盛香居’的沈掌柜,今儿来呢,是想问问小掌柜你这山楂酱的方子卖不卖?我们掌柜出五两银子买你这方子。”
五两银子真心不少了,这要是放在以前,严大川和陈兰芝只怕是会被吓着,一个果酱糕的方子,就能卖五两!
但是前两次王家庄、宣平的集市和今天定春的集市,这几次卖果酱糕,哪次不是能挣个好几两银子的?
现如今他们还真的不稀罕这五两银子。
见灵疏不说话,那沈掌柜开口了:“我们‘盛香居’买了这方子,你家也还可以照样做买卖,这又不冲突,小掌柜难道是嫌钱少?那十两银子如何?”
价钱一下子翻了一倍,又听这沈掌柜说自家还能继续卖这山楂酱,不是买断方子,这下严大川和陈兰芝都有点儿心动了。
灵疏淡淡一笑,方子他是会卖的,但不是现在。
“盛香居”是定春镇最大的酒楼,在定春镇屹立多年不倒,这要说背后没有背景,灵疏肯定是不会相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