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第66章

“都别猜了,这是镇上‘盛香居’的人,来大川家买山楂酱来了呢!”

“就是就是,我家男人这几天都在大川家帮工,一天给三十文工钱喱,中午还管一顿饭!”

“咱们这些天可没少去山上摘那山楂果卖给大川家呢。”

这会儿“盛香居”的两辆马车就停在严家的院子门前,帮工们一罐一罐地把陶罐往车上搬,门口一群围观的村民。

五百个罐子两辆车一趟装不完,运回去了还得来一趟,押车的是上回跟在沈掌柜身边的那店小二,名叫沈源。

待到运第二趟的时候,灵疏坐上马车,跟着沈源一块儿去“盛香居”结清余款。

“盛香居”大堂后面的帐房里,掌柜沈庆生把剩下的十两银子给了灵疏,灵疏把带来的一只小罐子和一个小木盒子放在桌上,笑道:“这盒子里是山楂糕,罐子里是葡萄酱,这个比较少,也没卖过几回,都是卖给家里有孕妇的人家了,葡萄酱的味道和山楂酱不一样,这一罐子您留着自己吃,这葡萄我还酿了几坛子酒,等酒好了,再稍过来让您尝尝,再有,我还得多嘴一句,山楂性凉,孕妇是吃不得的,您可要千万注意了。”

“小灵掌柜果真是心灵手巧啊,”沈庆生摸了摸下巴上短须,“一样果子能弄出这么多种吃法,沈某人也不得不佩服啊。”

“沈掌柜过奖了,我这就是自己瞎折腾,小打小闹的,哪有您管着这么大的‘盛香居’厉害,”灵疏谦虚道,“今后我家在这定春镇还得靠您抬举呢,要是您不嫌弃的话,我送‘盛香居’一道菜如何?”

“哦?我倒是很想见识见识小灵掌柜的手艺呢,”沈庆生顿时来了兴趣,“那就请小灵掌柜随我到厨房去吧。”

“盛香居”是什么地方?皇商沈家的产业,是整个大庆都有名的酒楼,全国各地都有“盛香居”的分号,除了皇宫,“盛香居”里的菜式就算不敢称第一,也算得上是第二了。

这位小灵掌柜竟敢夸口说要送“盛香居”一道菜,是太过自信了呢?还是太没有见识?

这些念头在沈庆生脑海里翻滚的时候,两个人已经来到了厨房。

这会儿天还早,离着中午还有一会儿,没到“盛香居”厨房最忙碌的时候,厨房里的人正在准备着中午要用的食材。

“掌柜的,您来了,可是有什么事?”一见沈庆生,厨房的几个厨子帮工立即恭敬道。

沈庆生吩咐:“你们先停一停,这位小灵掌柜要做一道新菜。”

“掌柜的,您这是……”大厨的面色就有点难看了,掌柜的这是什么意思?嫌弃自己做的菜不好吃?

身为一个主厨,怎么能忍受有人说自己做的菜不好吃?

“小灵掌柜说要送我们‘盛香居’一道菜。”沈庆生简单地解释道。

这话一出,大厨的神色一松,接着看灵疏的眼神就变得轻蔑起来,灵疏身上依然是穿的普通的粗布褂子,就是长相出挑了点儿,浑身上下都是一副平民子弟的打扮,在大厨的眼里,灵疏怕是都没到“盛香居”吃过饭呢,也不知道这少年人是哪里来的自信说要送“盛香居”一道菜的。

要是待会儿菜做不好,岂不是浪费食材?

不过既然掌柜的发话了,他们便照着做就是了。

哼,我看你能做出什么山珍海味来!

大厨冷冷道:“那就请这位小哥露一手让我们好好学习学习。”

灵疏自然是听出了大厨语气中的不屑,不过他没在意,淡笑了一下,提出自己的要求:“麻烦您帮我准备点纯瘦肉,一碗面粉,拿个鸡蛋过来,再烧个油锅,一会儿要炸肉,沈掌柜,我可要借用一点儿您家的山楂酱了。”

“小灵掌柜真会开玩笑,”沈庆生笑道,“什么借不借的,那山楂酱不就是你自己做出来的么?”

灵疏动手把瘦肉切成细条,放上盐、黄酒、稍许蛋清拌均匀腌渍入味,然后把肉条上裹上面粉,放进油锅里炸,炸成金黄色的之后,捞出来,再把油加热到八层熟,复炸一遍。

接着留一点底油在锅里,倒进去一点儿山楂酱翻炒,再添点儿水,最后把炸好的肉条放进去翻炒均匀,就做好了。

一股酸甜的香味弥漫在整个厨房中,竟是惹得人口水都忍不住从舌根上冒出来,一旁一直在围观的帮工们包括那位瞧不起灵疏的大厨,此时都在吞口水。

灵疏把肉盛在一只白瓷盘子里,白色的瓷衬着金黄色的肉段,看上去令人食欲大增。

“如果大师傅能用萝卜雕几朵小花点缀在边上,卖相就更好了,”灵疏道,“沈掌柜您先尝尝?”

沈庆生也没推辞,当先拿了双筷子夹了一根肉条。

入口便是丝滑的山楂酱,酸甜的感觉瞬间充斥口腔,咬一下便是酥脆的外皮,透着面粉那小麦的香气,紧接着,就是咸香软嫩有劲道的瘦肉了,几种口感夹杂在一起,简直是吃了一口还想再吃!

谢谢大家支持正版么么哒严有福的手一哆嗦,胡子顿时又被扯掉了几根,他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道:“真、真的?!”

“是真的,爹。”灵疏好笑地瞧着自家干爹的反应。

严有福伸出四根手指,比划着,“四、四两,银子!”

陈桂花心里也是很吃惊的,刚才看到自家俩儿子回来就倒出了这么一桌子铜板,她可是给吓了一大跳,不过她那会儿就估摸着这些铜板能有个三四千文,现在听到灵疏说出这个数字来,反应倒也没那么大了。

“小疏好,小疏这孩子好啊!”严有福盯着一桌子铜板,深深感叹道。

四两银子够他们全家吃两年了!

灵疏一来他家,半天就挣到了四两银子!

他家这是捡了个财神娃娃啊!

铜板儿都用线串起来了,一千个铜板是一贯钱,也不用兑换成银子,日常还得开销呢。

灵疏只笑着没说话,自己拿了两贯钱,一贯给了干爹干娘,一贯给了大哥大嫂。

“以后咱们家挣的钱就这么分吧,”灵疏说,“我拿五成,哥嫂三成,爹娘两成。”

严大川一听顿时反对:“不成,赚钱的法子是你想出来的,米糕和山楂酱都是你自个儿做出来的,这钱都是你的,我们不能拿,你真要给钱,就给点工钱。”

严有福本来听灵疏说的分钱的法子,心里美得直冒泡,这会儿再一听自己亲儿子的话,猛然醒悟,是啊,要是没有灵疏想的法子,他这一辈子只怕是也见不到这么多钱呢。

他们老俩口和大川两口子,也就是按照灵疏的要求帮了一下忙而已,这钱这么分,不公平啊,他们拿着也拿得不安心啊。

严有福便也点点头道:“大川说的对,这钱你自己拿着,给咱们点工钱就是了。”

灵疏看了一眼自家干娘和大嫂,见她们俩人也是一脸赞同,心里不禁一阵感动。

“这样吧,我拿五成,爹娘一成,大哥大嫂两成,另外两成算咱们家公账,”灵疏笑道,“当是我小气吧,工钱就不给了,就这么定了,既然大家认为钱都是我的,我自己钱怎么分配当然是我说了算,谁也别反对,不然我可生气了。”

严大川皱着眉头,张了张嘴还想说些什么,被灵疏直接给打断了。

“大哥,你不是担心后山山楂熟透了都坏了么,咱们这就让乡亲们帮着都摘回来,”灵疏道,“你对村里熟,你带我去认认门吧。”

严大川立即被转移了注意力,是了,山上那么多果子,得多点儿人才能快点摘。

严大川站起来搓了搓手,“走吧,咱们去找人。”

兄弟俩出了院门,先到了隔壁左边的院子。

左边院子这家的男人叫严德贵,比严大川稍大点儿,媳妇田氏,夫妻俩有三个孩子,两个大的是女娃,小的是儿子。

“吃饭了不?进屋来坐,”严德贵见了灵疏兄弟俩,忙让俩人进屋,笑着道,“先喝口茶,我让你们嫂子做点吃食来。”

严大川摆摆手,“吃过了吃过了,这是有事儿找你呢,这几天地里都没活儿吧?我们家灵疏做了样小吃,要用后山那山里果做材料,德贵哥和嫂子要是不忙,帮着去山上摘些果子吧。”

田氏给灵疏和严大川一人倒了碗茶,听了这话,奇道:“那果子酸倒牙,能做出什么吃食来?”

灵疏自然是有备而来的,他从家里出来的时候就带了半罐子山楂酱,这会儿便打开盖子,用自带的勺子舀了几勺放在碗里,搅拌几下。

“嫂子你尝尝这个,”灵疏笑道,“麻烦德贵哥再给拿几个碗来,让大芸小芸和泥蛋儿也尝尝。”

严德贵家的三个孩子围着灵疏,三双眼睛好奇地盯着碗里红红的水。

“小灵叔,这个是什么呀?”大芸今年九岁了,身为大姐胆子也大一些,问出了几个孩子都想知道的问题。

“这个呀,就是后山那种红红的山里果做出来的,”灵疏对小孩子一向温和,把严德贵拿过来的几个碗里一一冲上山楂酱果汁,“不过我给它取了个新名字,叫山楂,这个水,暂时就叫山楂汁好了,你们都尝尝看。”

田氏这会儿已经在喝山楂汁了,喝了几口,放下碗夸道:“又酸又甜的,还真是好喝!”

几个小的咕嘟咕嘟捧着碗几口就喝完了,然后用期待的眼神看着灵疏。

“小灵叔,我还想喝!”严德贵的小儿子泥蛋儿把自己的碗捧到灵疏面前,找他讨要山楂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