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第50章

阿福一脸懵逼地去吩咐自家的车夫,跟在卫管家身后上了车,坐在车辕上,直到车跑出了好远,阿福脸上都写满了问号,回不过神来。

严家村。

灵疏送完货回来,一下子赚到十两银子,心情大好,准备今天的午饭自己再亲自烧菜。

严家的小院子里一直都有帮工在干活,时不时还有人上门送山楂,现在收山楂的活儿都是他大嫂陈兰芝在干,陈兰芝人灵活,学什么都学的快,灵疏觉得培养培养,他家大嫂也能成为理财小能手。

监督这方面的事儿,自然就是大哥在盯着了,体力活儿也是他在指挥,不过村里的人都很朴实,工钱是每天都结算,大家拿着工钱,干活特别有干劲,基本上没有人偷奸耍滑。

正房里,严家老爹严有福盯着灵疏带回来的十两银子的银锭,两只眼睛都看直了。

十两的银锭子啊!

陈桂花进屋来看见自家老头子的傻样,伸手抽了他一下,“看了一个时辰还没看够!还不快还给小疏让他收好去。”

“嗯嗯,再看一会,再看一会。”严有福被老伴打了也不生气,一边连连点头答应着,一边拽着那银锭不放。

陈桂花白了他一眼,转身出门帮忙去了。

要说这十两银子的银锭,陈桂花这辈子也是第一次见,灵疏拿出来给大家看的时候,她也兴奋了好一阵子,不过兴奋过后倒是很快就冷静下来了。

想想灵疏和大川两口子平时在集市上卖果酱糕,每回都带回来好几千个铜板儿,想想家里堆满院子的山楂,每天来来往往送山楂来的人,上十个帮工不停歇地在干活,这些可都是钱啊!

今儿能挣十两银子,以后这院里的山楂还能卖出很多个十两!

灵疏这会儿正在厨房烧肉,回来的时候买了五斤五花肉,今儿算是给帮工们加餐,五花肉做红烧肉最好了,不过纯粹只有肉,五斤是不够吃的,灵疏便打算在里头加点儿别的配菜,弄个乱炖好了。

五花肉切成块状,用黄酒腌渍好了,放上油和佐料在锅里炒好,加上酱油添上开水闷煮,肉已经在锅里闷了有一会儿了,香气从厨房里飘了出去,严家的院子小,一时间满院子都是红烧肉的香味儿。

“好香啊!”家里两个小的馋得口水都出来了,亮亮和婉儿伸长了脖子,踮着脚往灶台上看。

“小叔,什么时候可以吃啊?”亮亮眼巴巴地问灵疏。

灵疏笑道:“快了快了,想吃好吃的就要耐心一点,肉不炖熟吃了会坏肚子的哦。”

院子里的帮工们也都在议论着。

隔壁严德贵的媳妇田金香最近也在灵疏家做事做熟练了,她是最早过来帮忙的,和陈兰芝的关系也好,现在在帮工里头也能说得上些话。

有人问道:“厨房里今儿做的什么啊?咋就能这么香?这还没中午呢,我都觉得肚子饿了。”

“今儿肯定不是桂花婶子做饭,咱们天天中午吃她做的菜,她肯定没这手艺。”

田金香一面切山楂,一面笑道:“那还用说,肯定是灵疏做的,要我说啊,论手巧,咱们村就数灵疏手最巧了。”

“我这肚里的馋虫都勾出来了,就是不知道灵疏做的这菜,有没有咱们的份。”

平时其实严家的几个人也都和帮工们吃的一样饭菜,不过今天是灵疏亲自动手做的,而且又是这么香的菜,自然有人就会猜测这可能是灵疏特意给自家人做的了。

灵疏听到了大家的议论,便从厨房出来,笑吟吟道:“都有份!谢谢大家昨儿帮着赶工,今天这顿是给大家加餐的!”

帮工们一个个脸上顿时都笑开了花。

灵疏进厨房揭开锅盖看了看,肉炖得差不多了,他把切好的土豆片、莲藕片山药片还有茭白一起放进锅里,这年月人们吃莲藕的还少,家里的这些还是灵疏让人帮忙在村里的池塘里挖的,山药是在后山挖到的,茭白是灵疏自己在池塘边挖的。

这些食材和肉一起继续煮,等到肉和菜都熟了,放上点儿糖,灶里加大火收汁,汤汁的颜色均匀裹在肉和菜上,这菜就做好了。

“小叔,可以吃了吗?”婉儿小姑娘围着灵疏团团转,这么一会儿的时间,她都问了快有十次了。

整个院子里香气四溢,灵疏的干娘已经准备好了馒头米饭,就等着菜上桌了。

灵疏把烧好的菜分装了,陈兰芝和田金香主动帮着端到院子里摆上桌,田金香家里三个小孩最近这些日子成天都在严家的院子里玩,亮亮和婉儿多了几个玩伴,开心得很,最大的大芸九岁了,也能照看着他们一点,而且几个小孩儿饭量也不大,中午灵疏就让他们也都在这里吃午饭。

正当大家在院子里有说有笑吃着饭的时候,一辆低调内敛却又不失大气的马车停在了严家小院门口。

农家小院只要有人在家,院门一向是不关的,顿时就有人眼尖看见了马车。

“哟,怎么又来了一辆马车!”有人朝屋里叫道,“灵疏,快出来看看,有人找!”

大家叽叽喳喳议论起来:“又是来买山楂酱的?”

“这辆车可比早上那‘盛香居’的车好多了,不是一个档次的,怕不是哪里来的贵人吧?”

“瞎说什么,贵人怎么可能来咱们这地方。”

谢谢大家支持正版么么哒这人说的“福成记”,就是这王家庄镇子上唯一的一家糕点铺子,是十来年的老铺子了,口碑很好。

“福成记的米糕又软又甜一文钱都有三块哩!你这糕这么小,一文钱才两块,难不成比福成记的还好吃?”

那刚买了二十文钱果酱糕的壮汉大着嗓门道:“小灵哥家的好吃!比福成记的好吃!不信你让小灵哥给你尝尝就知道了!”

旁边的人眼神怀疑地嘀咕道:“这么贵的糕他舍得给人尝吗?”

灵疏适时让大嫂陈兰芝递上试吃的盘子,这次的盘子比上次的碗还要大一些,里面是边边角角上切剩下来的米糕,都切成指甲盖儿大小的,蘸着红艳艳的山楂酱。

灵疏笑道:“大家都尝尝,免费的!每人都能尝两块!别用手拿,用竹签!尝了不买也没关系!”

刚才第一个问话的年轻女子忍不住试吃了两块,吃完也没说买不买,灵疏也不生气,依然笑吟吟地让大家试吃,围在摊前的人一见,个个的站不住了。

“哎哟还有这好事!我也尝尝!”

“嗯,甜!好吃!”

“这上头红色的是啥,酸溜溜的还挺开胃的!”

“小掌柜的来给我拿三文钱的,我带回去让家里的尝个鲜!”

“哎,来了!”灵疏应着,用竹片夹子给人夹果酱糕,一边打广告道,“您可说的没错!这红色的是我们自家做的山楂酱,正是有开胃的效果呢!不过这东西有点儿凉性,小孩子吃多不好,还有我嘱咐各位一声,孕妇可不能吃这个,要是谁家媳妇儿怀孕了想吃酸的,我这儿有葡萄酱,葡萄酱也好吃!”

灵疏不怕麻烦,卖果酱糕的时候总要找机会给顾客们说一下吃山楂酱的注意事项,他说的多了,大家听了再口口相传,也就都能知道了。

这年月的人们从来就没把山楂当成能吃的果子,自然也就不知道有什么功效和避忌,孕妇吃山楂确实不好,灵疏也是担心大家乱吃,万一吃坏了那可就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了。

一有人带头开始买果酱糕,这生意就来了,自从开了张,严家的小摊子上客人就没断过,眼见着带来的竹筐一个个变空,严大川和陈兰芝夫妻两个脸上的笑就止也止不住。

“掌柜的,我不要山楂酱,听人说你这儿还有孕妇能吃的果酱,我就要那个,是一样的价钱不?我要三文钱、不,五文钱的吧。”

站在摊前的是个黑脸的汉子,估计家里是家里媳妇儿有孕才特意来买的。

灵疏知道怀孕艰难,便道:“都是一文钱两块,就是酱不一样,只是我家葡萄酱做的少,就没当成主打卖,您这还是头一个特意来买这个的,这样吧,我给您包四文钱的葡萄酱米糕,剩下那一文钱,直接给您葡萄酱。”

灵疏说着,就从一旁的篮子里拿出半截茶盅大小的竹筒,这小竹筒是村里李木匠送的,灵疏在李木匠那儿买了不少竹筐,便让他做了一些小竹筒当添头,小竹筒边缘打磨的很光滑,看着很是可爱。

灵疏从自家带来的陶罐里用勺子舀了满满一小竹筒的葡萄酱,拿了块巴掌大的细麻布盖好,用麻绳系紧封好,递给黑脸汉子。

“拿回去给嫂子尝尝。”灵疏笑着说。

一小块米糕上也才有那么一指甲盖的果酱,一文钱才两小块米糕,灵疏一文钱给这汉子这么一竹筒葡萄酱,这跟送也差不多了。

“哎,好,好,”那黑脸的汉子眼睛都亮了,就是嘴笨不太会说话,心里很是感激,他媳妇儿怀的头胎,害喜害得厉害,什么都吃不下,闻见点儿腥味都干呕,眼见着人也瘦了,脸也小了,他这回就是想带点儿新鲜吃食给媳妇儿开开胃的,“谢谢、谢谢掌柜的,谢谢……”

灵疏笑道:“您包好了,路上慢走。”

“小弟歇会儿吧,”陈兰芝给灵疏递上碗水,说,“我来看着摊子。”

灵疏喝了几口水,点点头,在摊子后面的小马扎上坐下来,揉了揉有点儿发酸的小腿,站了半上午了,确实有点儿累。

严家铺子左边是一家卖馒头包子的,这家人姓王,应该就是王家庄本地人,据灵疏观察,这家子人应该也经营了不少时日,很多赶集的人都认识他们,右边是个老大爷,卖点儿自家长的石榴和大枣。

灵疏包了十块山楂酱米糕给王家,虽说占摊位是随机的,以后再来集市上也不一定能再跟王家的馒头摊子碰上,但今儿大家做了邻居,拉近点儿关系总没错的,再说别看送几块米糕不起眼,却也是人脉,生意要做长久,必定不能跟自己周围的人结仇,眼光得放长远。

本来灵疏是本着送给王家没想着占便宜的,但没想到王家的人也实诚,那位王大叔说什么也要给灵疏二十个馒头再加上十个肉包子。

“你要是不接可就是看不起我老王!”王大叔脸红脖子粗的,不知道的人都要以为他这是要跟灵疏吵架了。

灵疏哭笑不得,只好道:“您这给的也太多了,我家那糕卖的是贵,其实就图个新鲜,不值钱的,您给我十个馒头就行了。”

王大叔不肯,摆手道:“那也不行!就是这新鲜吃食才值钱哩!快拿着!大叔我还要做生意,没时间跟你拉拉扯扯。”

“这样,我拿十个馒头十个包子好了吧。”灵疏道。

王家大婶打圆场道:“行了行了,你俩都别推来推去的,就按小灵哥说的。”

王大叔这才做罢,把包好了的馒头包子塞到灵疏怀里,转身忙去了。

灵疏又给了右边那位吴大爷十块果酱糕,大爷也不贪他便宜,还回来十好几个大石榴。

——

“福成记”糕点铺子。

今儿是王家庄镇的集市,每次集市的时候这镇上哪家的铺子生意都比平时要好,自然“福成记”也是一样的,这些年少东家大了也成家了,平时老掌柜蔡福成就不亲自到铺子里看着了,但集市这天蔡福成必定会来坐镇的。

蔡福成在自家铺子里坐了半上午了,却是发现自家铺子的生意完全比不上次的集市,生意至少少掉了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