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第43章

食欲不振应该去看医生!

灵疏在心里吐槽,不过这话他没敢当着这位有来头的卫管家说,这样的人家要是得罪了,那可就不得了了。

“就算像您说的这样,您家少爷是食欲不振,那换了我去,做些农家菜,他也不一定能吃得下去。”灵疏还是推辞道。

“不打紧,”卫元武忙道,“你去尝试尝试,万一少爷不爱吃,我也不会怪罪,五两银子的酬劳也照样给。”

卫元武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眼见着自家少爷一天比一天瘦下去,想想当初少爷何等英姿勃发,器宇轩昂,如今却成了这副模样,卫元武心里就止不住的心酸。

听得卫元武的保证,严家几人没有急切地让灵疏跟着去,尤其是严大川,他用怀疑地眼神盯着卫元武,仿佛这人是要骗自家小弟的骗子。

自家小弟再怎么能干,那也才十五岁!还小着呢!面嫩容易被欺负。

灵疏沉吟了一会儿,点头答应卫元武了。

他能不答应吗?

当然不能。

卫家这种人家不是他们能得罪的起的。

姑且就跟着去看看好了,真要有什么事儿,也只能随机应变了。

“爹娘,大哥大嫂,我跟着卫管家去去就来,”灵疏道,“家里该怎么样还怎么样,别担心我,我去做顿饭就回来了。”

卫元武脸上带上了笑,这才对严家两位长辈说了他进屋之后的第一句话:“二位放心,到时候自有马车送灵掌柜回来。”

卫元武领着灵疏出门,一起上了马车,往定春镇上去了。

马车一路进了镇子,往西边去了,没多会儿,就到了一处大宅子,从外面看过去,青砖碧瓦,飞檐斗拱,朱红色的大门沉淀着历史,彰显着主人不凡的身份。

灵疏自从来到这个世界,还是第一次看见这么大气的豪宅。

前几回来定春镇都是开集市的时候,他都在摊位前做买卖呢,顶多就是做完买卖后去街上买点儿生活必需品,还没来得及认真逛一逛定春镇。

眼前这座大宅子应该是整个镇上最大的宅院了,位于郊外,已经是定春镇的边缘地带了,看上去像是一座别庄,单只朝着街道的大门及院墙就占了大半条街,恐怕宅院内更加大的惊人。

卫元武带着灵疏进了大门,穿过垂花门之后视线豁然开朗,四面抄手游廊,绿荫葱葱,小巧的园内点缀着花草怪石,一道弯弯曲曲的活水流经院子,中段一座精致的拱桥,旁边假山上藤蔓如瀑,意趣盎然。

白石板路通往内院,拱门匾额上书“明净如妆”,刚才那精致的小院子与内院相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那一弯活水于院内汇聚成一汪水池,白石为栏,环抱池沿,池上亭台水榭,雕花绣槛,间抱厦掩映在葱茏佳木中,整个院落雍容华贵,沉稳而不失活力。

一路上遇到的小厮都停下来给卫元武见礼,快到主院时,一位打扮得与其他小厮不一样的年轻人匆匆迎上来,见了卫元武便蹙着眉道:

“您可算回来了,爷又发脾气呢。”

这年轻人面容俊朗,身材劲瘦,穿着一身黑色劲装,不像是书童小厮,倒像是个侍卫之类的人物。

卫元武沉声问:“少爷又没吃饭?”

卫八愁道:“没吃。厨房正做着呢。”

“走吧,咱们先去厨房。”卫元武也没进主院,直接朝灵疏道。

卫八在后面问道:“这位公子是谁?”

“我特意请来给少爷做饭的,灵疏灵掌柜,”卫元武简单介绍道,“这位是我家少爷跟前伺候的,卫八。”

灵疏心道,没说是小厮还是侍卫,但看样子多半都是侍卫。

话说回来,灵疏记得,大庆朝好像只有权贵才能配置侍卫吧?

这卫家的少爷,到底是个什么来头?

卫八用审视的目光打量灵疏,似乎是在怀疑他,这么面嫩,难道还能比自家的大厨做的菜还好吃?

灵疏朝卫八露齿一笑,没有说话。

几个人很快到了厨房,卫府的厨房大的不像话,比灵疏家整个院子加起来还要大,不仅宽敞还干净明亮,里面至少有三个大厨,还有十来个打下手的小厮。

灵疏心里有点儿小小的嫉妒,有钱任性了不起啊。

“这儿的食材都是最新鲜的,”卫元武说,“灵掌柜想做什么尽管做,要切什么菜准备什么佐料也尽管说,我让人来给你打下手。”

灵疏没动,先是观察了一下正忙碌着的大厨们,有一位应该是专门做主菜的,一位面点师傅,还有一个大概是做冷菜的,分的还算挺专业。

“我想先问一下,您家少爷最喜欢吃的是什么?”观察完了,灵疏这才开口问道。

“不用了。”张小少爷拒绝道。

“那少爷您慢走。”蔡福成送这几人出去。

张小少爷带着书童和奶妈一走,蔡福成立马沉下脸,转身吩咐自家伙计小泽:“你去打探打探,是谁家做出的那什么果酱糕,买点回来给我尝尝。”

小泽领命一溜烟跑出去了。

张文晗身边的书童青竹见自家少爷不开心,便劝道:“少爷您别急,反正那果酱糕是在集上买的,咱们把这集市给找个遍,难道还能找不到么?”

谢谢大家支持正版么么哒而且灵疏给钱给的这么爽快,他们两口子干活也干的高兴。

田金香又把自己带过来的篮子拿出来,道:“这里头有几个鸡蛋,给亮亮和婉儿吃。”

灵疏知道她这是还自己那山楂酱的礼,也没推辞,接下了篮子。

第二天陆续就有村里人背着背篓上门来送山楂了,有的人只带来了几斤,可能是怕摘多了严家给不出工钱来,就少摘点儿试试。

灵疏也不管送来多少,刨除没熟的、烂掉的,全都接收,也都是按斤两给钱。

村里的人后来见严德贵都是满背篓的往严大川家院子里送,工钱也是现场就给的,大家那点儿怀疑的心思也就放下了,后面两天送山楂过来的人就多了起来。

灵疏估计着后山那片野山楂林怎么也能有上千亩,不过因为是野生的,没人管理,果子结的小,能吃的不多。

但就算是这样,院子里的山楂也堆成小山了。

人手不够,灵疏又雇了些村里人帮忙熬山楂,家里的灶不够用,还借用了严德贵家的,还有右边邻居陈水牛家的,只不过给山楂酱加糖这道工序都是他自己亲自做。

山楂太多了,也不能全做成山楂酱,灵疏便准备弄点儿山楂果脯,再做点山楂糕。

山里那片野葡萄也让人给摘回来了一些,但毕竟数量少,只做出了几坛子葡萄酒,余下的一些做了点儿葡萄酱。

宣平镇集市的时候,灵疏和自家大哥大嫂照样带了十来筐米糕过去,一同带去的还有不少山楂酱,卖米糕的时候顺便也卖了不少山楂酱,更是有个宣平镇上的富户一下子就买走了二十罐山楂酱,说是之前吃过这个酱,觉得好吃,要拿去送礼。

如此又忙碌了两天,定春镇的集市又到了。

这年代陶罐的密封性不太好,山楂酱不能保存很久,必须要尽快卖出去,这回灵疏去定春镇,就是要想办法卖自家的山楂酱的。

集市依然是人山人海的,灵疏家的果酱糕之前在这附近的三个镇子都卖过了,毕竟是新鲜吃食,再加上灵疏俊秀的长相令人印象深刻,现在他家这果酱糕的摊子很是有些名气,慕名而来的人很多。

今天他们带来的米糕完全不够卖,幸好灵疏让带了不少山楂酱来,再说本来米糕就不是什么稀罕的吃食,山楂酱才是大家没见过的东西,是以山楂酱卖得非常好。

米糕卖完了灵疏也就相对轻松点儿了,每块米糕上都需要用小勺子舀了山楂酱蘸在上面,这活儿很繁琐,每次半天下来灵疏胳膊都是酸的。

灵疏和自家大哥大嫂在摊位后面坐着闲聊,一边守着摊子,正说着话,一个中年男人带着个随从过来了。

灵疏忙站起来招呼人:“今天米糕卖完了,还有山楂酱,您要买点儿么?”

那随从一身干净的短打,开口道:“这位是我们‘盛香居’的沈掌柜,今儿来呢,是想问问小掌柜你这山楂酱的方子卖不卖?我们掌柜出五两银子买你这方子。”

五两银子真心不少了,这要是放在以前,严大川和陈兰芝只怕是会被吓着,一个果酱糕的方子,就能卖五两!

但是前两次王家庄、宣平的集市和今天定春的集市,这几次卖果酱糕,哪次不是能挣个好几两银子的?

现如今他们还真的不稀罕这五两银子。

见灵疏不说话,那沈掌柜开口了:“我们‘盛香居’买了这方子,你家也还可以照样做买卖,这又不冲突,小掌柜难道是嫌钱少?那十两银子如何?”

价钱一下子翻了一倍,又听这沈掌柜说自家还能继续卖这山楂酱,不是买断方子,这下严大川和陈兰芝都有点儿心动了。

灵疏淡淡一笑,方子他是会卖的,但不是现在。

“盛香居”是定春镇最大的酒楼,在定春镇屹立多年不倒,这要说背后没有背景,灵疏肯定是不会相信的。

灵疏猜测,这“盛香居”很有可能还是连锁的。

别看山楂酱的做法简单,平常人觉得这么个小吃食的方子卖上十两就了不得了,但这可是此前从来没有的吃食,整个大庆都是独一份,像“盛香居”这种大店,如果真在其他的县城有分店的话,拿着这方子能做出来多少山楂酱?能给“盛香居”带来多少收益?

再者说,就算“盛香居”卖不了那么多山楂酱,以他们的人脉,还能把这方子转卖呢,大庆国土何其大,到时候他们获利的就不是十两,而是几十几百个十两了。

“方子不卖,”灵疏道,“山楂酱我家倒多的是,沈掌柜您要想要的话,我给您便宜点儿,批发价,就不知道您能吃下多少了,想必您也明白,我家的山楂酱别说是定春镇了,便是整个大庆朝,也是独一份的。”

灵疏不担心自家的山楂酱卖不出去,至少短时间内是不担心的,山楂成熟期过了这个月就结束了,就算有人能研究出来山楂酱怎么做,等他们能做出来的时候,也没有山楂给他们用了。

过了这个村没那个店。

沈掌柜那表情明显是噎了一下,他本以为农家人没见识,给个十两银子买山楂酱方子是很容的事儿,哪知道面前这长了双狐狸眼的小掌柜,竟这么机灵。

灵疏又不紧不慢地笑道:“过完这个月,山楂就都烂在树上了,您要不买以后可就买不到了,我家这山楂酱可是紧俏得很呢,对了,还有山楂果脯,是新做出来的,这回我也带了点儿,您可要尝尝?”

“果脯?”沈掌柜一听顿时心中一动,道,“既然小掌柜邀请,那我就尝尝这山楂果脯吧。”

灵疏拿出个小罐子,用勺子舀了几颗山楂果脯出来,这果脯也是去了核的,红红圆圆一小颗一小颗的,光是看着就好看,再闻到那酸酸的香味,直让人流口水。

沈掌柜拿了一颗放进嘴里,细细品尝了一番,目中精光一闪,心思连番转动。

这果脯,是好东西。

用小瓷瓶装了,卖给县城、府城那些高门大宅后院的女眷,定然非常受欢迎。

可惜这小掌柜不卖方子。

也罢,这中间的差价也足够赚了,毕竟是新奇吃食,价钱能卖得上去。

沈掌柜问道:“这果脯怎么卖?”

灵疏道:“零卖四十文一罐,您要是要得多,就给您算三十八文,这一罐大约有两斤呢。”

山楂做成果脯大小会缩水,一斤鲜山楂做不出来一斤果脯,而且果脯的工序比山楂酱要复杂许多,处理好山楂之后,要先用盐水浸泡,用以固定颜色,熬煮的火候又要拿捏到位,用糖腌渍时不能搅动,以免破碎,最后还要高温烘烤,是以果脯的价钱要比山楂酱贵很多。

“你家有多少罐?”沈掌柜又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