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第16章

他们这儿的男孩儿,小时候长辈们都会教着背几句三字经,但只是单纯的会背,却是不认识字的。

程逸对此也是了解的,便点点头,说:“我这里学费一年一两银子,中午如果在这里吃饭伙食费另收。”

严大川想着都在一个村,中午回家吃饭来回也快,就是亮亮还小,总该有人接送才是,不过在家里吃饭能省点儿钱,大不了自己就多跑几趟接送好了。

“不在这里吃。”严大川道。

程逸表示明白了,转而又问亮亮:“叫什么名字?几岁了?”

亮亮抓着自家爹爹的手,仰头看着先生,认真答道:“我叫严亮亮,今年六岁了。”

程逸问:“大名呢?”

严大川一愣,他家亮亮从小就这名字,哪有什么大名。

灵疏见状便忙把手里用草绳提着的两只陶罐子递给程先生,笑道:“这是我家做的一点儿小吃食,一罐山楂酱,一罐山楂果脯,给先生尝尝鲜,还望先生给我家亮亮取个名字。”

程逸没有扭捏作态,大大方方地接了灵疏给的陶罐,沉吟一番之后,这才开口说:“亮字,是明,有光的意思,便叫严正明吧,希望他将来待人处事正大光明。”

这名字不错,寓意非常好,灵疏心下给程先生点了个赞,当先鞠躬道:“谢谢程先生赐名。”

严大川也赶紧拉了拉亮亮,“快谢谢先生!”

父子俩一起鞠了个躬。

“正明今天便留下来和其他学子一起学习吧。”取好了名字之后,程逸就直接叫亮亮的新名字了。

“哎,好,好。”严大川满脸堆笑,乐呵呵地点头,从袖子里掏出一两银子,交给了程先生。

又叮嘱亮亮要听先生的话,这才一步三回头地出了村塾。

灵疏忍不住笑道:“大哥,你就放心吧,我瞧那程先生是个不错的人,亮亮在他那里不会受委屈的。”

严大川搓了搓手,感叹道:“亮亮可是我们严家三代第一个上学堂的孩子!我能不高兴么!”

亮亮能上学,都是灵疏的功劳!

要是没有灵疏,他家根本就交不起学费。

严大川在心里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更加卖力地帮灵疏干活。

灵疏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劝自己干娘,朝自家干娘撒娇,又带了几分孩子气的腼腆,道:“娘,其实……其实村里的姑娘我都不喜欢……我想多多挣钱,等有钱了,娶大户人家的……”

陈桂花先是一愣,随后便笑起来,朝家里几个人道:“哎哟你们瞧瞧,我们家灵疏就是有志气!成!娘支持你!我家灵疏长得这般俊秀,若再有些家底儿,怕是真能娶到那高门大户的姑娘家呢!”

严有福这货是个没什么主见的,妻子说啥他都说好,一听这话,也跟着乐呵道:“桂花说的有理!到时候咱们给灵疏娶个镇上的有身份的小娘子,那全村人都得羡慕死咱家呢!”

光是想想村里人羡慕嫉妒的眼光,严有福就觉得整个人都轻飘飘的。

严大川道:“灵疏自个儿有数,爹娘你们就少瞎操心了。”

他是一早就看穿了,自己在山上捡回来的这个小弟,绝对大有来头,当时他身上穿的那身衣服虽然古里古怪,可料面料却是手感极好,他从未见过那种衣料。

灵疏这才来了多久,就能把那后山大家都不吃的山里果变成美食,给家里挣到了这么多钱,就冲着这点,自己爹娘就不该对灵疏的私生活指手画脚,成亲这样的人生大事上,更是谁都不能替灵疏做主。

说句不好听的,他们家对灵疏确实是有救命之恩,但灵疏知恩感恩,愿意留下帮他们严家,这点恩情,要真说起来,灵疏已经还了。

不行,私底下还是得跟爹娘说一声,以后不能这么干涉灵疏,否则那点恩情祸祸完了,说不得就要成仇了。

陈兰芝到底也是个灵透的人,几乎是瞬间就明白自己男人的想法了,也玩笑道:“咱家都有亮亮和婉儿了,难不成爹娘是嫌弃亮亮婉儿不好,想要像灵疏这般俊秀的孙儿孙女么?”

灵疏忙摆手道:“亮亮和婉儿都聪明玲俐,我的婚事不急,家里孩子多了也带不过来,咱们先把亮亮婉儿好好培养!”

陈桂花知道自己儿媳妇是开玩笑,也笑骂道:“说的什么话,亮亮和婉儿可是我的亲孙!亮亮婉儿,来,奶奶抱,奶奶最喜欢你们了。”

两个小的扑到陈桂花怀里,陈桂花一手搂着一个,笑得合不拢嘴。

严大川沉吟了一下,斟酌着说:“如今咱们家有点儿家底了,亮亮也六岁了,我想着,是不是把亮亮送去学堂?要是能考个秀才……”

这事儿他也琢磨了好几天了,他们夫妻两人商量好了,这才趁着一家人都在的时候提出来。

不求亮亮能有多出息,只要能考个秀才,那他们严家就能扬眉吐气了!

上学当然是好事,严有福和陈桂花老两口自然是双手双脚赞成的。

“好好,大川赶明儿个就带亮亮上村塾去,咱们亮亮这么聪明,定能考上秀才!”

灵疏知道在大庆朝秀才代表着什么,像他们这样的农家子弟,一旦有了秀才功名,不仅能免个人徭役,见了县令还不用下跪,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这可是天大的荣耀。

以前严家穷,交不起学费,自然也没人想着说要送亮亮去上学,现在不同了,这些日子挣的钱让严家几个人有了底气,那是无论如何都要让亮亮去上学的。

亮亮听懂了大人们的话,一双眼睛亮晶晶的,满是期待地问:“爹,我要去上学了吗?”

“对。”严大川一脸喜色地摸摸儿子的头,“你可要好好跟着先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