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晦呀!你的意思朕明白了,你马上回兵部,让兵部发文益州和漠北,让他们严加防范,朕会让狄卿也严加关注吐蕃的动静的。”
“是!”杜如晦感到李建成还是倾向于打,不过,杜如晦没有多说话,马上磕头出去。杜如晦走后,李建成对明宇公公喊道:
“明宇,速速传旨,让赵王李承道、魏王李承陆(李建成以李承陆修括地志有功,晋封李承陆为魏王)马上入宫,朕有要事与二王相商。”
“儿臣李承道(李承陆)参见父皇!”李建成看着自己的两个儿子:
“承道,承陆!朕今天遇到一个难题,怎么想都想不出解决的办法!”李建成一边说着,一边抚摸着自己的额头。好像非常痛苦。赵王李承道和魏王李承陆马上上前:
“儿臣愿意为父皇分忧!”李建成将桌子上面的几本奏折和一本书递给身边的明宇公公:
“承道、承陆,这是从漠北和益州来的奏折,还有玄奘法师刚刚回长安的时候,写的大唐西域记,里头就有你们将要对付人的简历。”
李建成听到杜如晦在殿外,马上命令明宇公公传召。当杜如晦进来之后,李建成向杜如晦热情的介绍:
“如晦呀!这位就是与薛仁贵、苏定方、还有孙玉策等人一起助朕将一颗钉子直接插入渤海国的灵官道长,道长,这位是尚书右仆射杜如晦,朕的左膀右臂!”
“啊!贫道参见杜大人!”杜如晦还了个礼,不过,看的出来,杜如晦很急。
“啊!陛下,贫道还有事情,就不在这里讨扰了!”
“啊!道长请!”当灵官道长走了之后。杜如晦向李建成行礼道:
“陛下!臣刚刚从兵部过来!西边那边的局势又有些微妙!……”
“哦!”杜如晦从怀中拿出了两本奏折。
“陛下请看!”李建成将奏折打开。看着上面的内容,第一本是益州刺史的奏折——‘臣益州刺史陈宇航恭请圣安,近来,吐蕃一带与我益州边境羌人商贸往来平凡。臣恐吐蕃对我朝有所异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