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王殿下,你把老夫当成什么人了!那道观是清净之地,老夫又不是说媒拉纤的媒婆。这种事情,老夫做不来!”李承道看到陈叔达说的义正词严,自己也不好强求,只好站起身来:
“老相爷!既然老相爷不愿意,小王就先告辞了!”赵王李承道正要离开,陈叔达喊了一声:
“殿下且慢!殿下且慢!”李承道转过身来。
“殿下且慢!殿下且慢!哈哈!”陈叔达突然换了一副面孔。
“哎!殿下,民间有一句俗语,叫做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其实,老夫年轻的时候,也曾经有过像殿下这样的奇遇,可惜呀!当初也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以,老夫我也是心有遗憾啊!”陈叔达一边说着,一边感慨着。
“那老相爷的意思是?……”
“殿下,您请托的事情,老夫一定帮忙!老夫与贱内一定帮助殿下完成心愿!”
“啊!那小王就此谢过了!”当然,赵王李承道也知道,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此时不做出点承诺是不行的了。
“嗯!陈老相爷,本王听说陈老相爷的四位公子在仕途上不是很顺利呀!”
“哎!是啊!我那几个犬子虽然都是在为朝廷效力,可是,一个个仕途都不顺利呀!”
“老相爷放心!老相爷当初在祖皇爷爷时,就是朝廷重臣,陈老夫人又是出身于琅琊王氏,家学渊源,您的四位公子吗?本王就只认识了三公子,通过这些天的接触,本王就知道,令三公子是一个很不错的人才啊!日后,小王一定向父皇举荐!”
“啊!老夫就多谢殿下了!”陈叔达心里也知道,自己四个儿子想一起进步的话,是不可能的,不过,如果能够先安排一个的话,到时候就算只有一个显贵的话,那么他陈叔达也算是对的起祖宗了。李承道在江国公府逗留的很晚,一直到天黑了才从江国公府里头出来,在江国公府门口,李承道向陈叔达与陈老夫人告辞:
“啊!陈老相爷,陈老夫人,小王告辞了!”
“王爷慢走!请!”
“陈老相爷,陈老夫人!你们也请回吧!这天气寒凉!二位请回吧!”
“好!王爷慢走!王爷慢走!”李承道正准备上马车的时候,突然看到街角黑暗的地方好像有个人影。不过突然就一闪而过了。李承道心中只是迟疑了一下,还是跟陈老相爷和陈老夫人应酬了一下,上了马车。在马车里,李承道在想:
“那个人是谁?难道是本王眼花了!”
李承道听了章叔胤的话后:
“告诉我,到底是怎么回事?”章叔胤将自己所知道的全部都告诉了赵王李承道:
“我自从知道贞儿姑娘在老君观之后,一直在外头打探,但是,老君观不对外开放,尤其对于像我们赵王府里头出来的人极为防范,后来才发现,江国公府的王老夫人与老君观香火之缘甚深。所以,才向王爷禀报!”章叔胤不敢将自己与江国公陈叔达、沈光等人商议,‘算计’赵王李承道的事情,只有避重就轻的说一些无关紧要的话。李承道看着章叔胤,一言不发。章叔胤被李承道看的心中发慌——这是自然的了,李承道是皇子,又在外头历练过,自然慢慢的有了权威。
“行了,陈老相爷的事情,我自然会去应酬的。你下去吧!”
“是!王爷!”李承道在章叔胤走了之后。慢慢的也有了睡意!第二天,李承道来到了工部衙门:
“卑职工部尚书罗元进参见赵王殿下!不知道王爷来我工部可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罗大人,本王于南方游历,发现南方多水网,而整个大唐的水文资料就都在你们工部水部衙门,所以今天本王特地来到你们这里。希望罗大人能够帮助本王。”
“是!王爷,卑职一定全心全意帮助王爷!王爷请!”水部衙门的,属于工部的内设机构。西汉少府下设都水长及丞,以掌管水利。三国魏置水部,掌航政与水利,主官为水部郎中。两晋、南北朝尚书有水部一曹,主官为尚书水部郎,掌有关水道政令。历晋、宋、齐、后魏、北齐并有水部郎中,梁、陈为侍郎。后周冬官府有司水中大夫。隋时以水部为工部四司之一。隋设都水台,置使者及丞。唐代承隋制,工部内设水部郎中、员外郎各一人,司津济、船舻、渠梁、堤堰、沟洫、渔捕、运漕、碾硙之事,掌天下川渎、陂池之政令,以导达沟洫,堰决河渠。罗尚书陪着李承道往工部里面走。到了水部衙门之后,在工部衙门的水部郎中陈贤德正在处理公务,这时,工部尚书陪同着赵王李承道来到了自己的面前:
“陈大人!”
“哦!是尚书大人啊!啊!赵王殿下!卑职参见尚书大人,赵王殿下!”
“陈大人免礼!”赵王李承道亲手将陈贤德扶起。
“罗大人,本王有些事情想问陈大人!”
“啊!好啊!王爷既然有事情,王爷请忙,卑职也有一些公务要忙,卑职告退!”工部尚书罗元进有些嫉妒的看着陈贤德——这也难怪,想攀李承道这棵大树的人太多了。罗元进也不能免俗。只是,罗元进已经是工部尚书了,位列六部,不敢在李承道面前多做奉迎,所以只好离开。李承道找了一把椅子坐下后,向陈贤德问道:
“陈大人,本王知道南方多水网,因而船只漕运是民生之重利益。因而,本王希望知道,南方水网有多少整治过,还有,这些水网上面有多少大坝,多少桥梁!还有多少仓储!?而这些仓储有多少是官仓,多少是民间的私仓!?”
“是,王爷!卑臣马上就给王爷拿!”陈贤德从各个书架上拿出了不少沾满灰尘的书。
“王爷,请看,这是前隋时期的公文档案,上面计数了前隋之时,隋朝在大运河的所有水利工程。还有这里,这是我大唐这些年来,在运河两岸新建的官仓、民仓等……”李承道连续几天都来到工部的水部衙门,一直找陈贤德探讨,而李承道的举动,也使的陈贤德的同僚对与陈贤德非常的嫉妒。赵王李承道好像非常欣赏陈贤德的才能,不但整天到衙门来找陈贤德,甚至还常到陈叔达的府上去找陈贤德。慢慢地,李承道与陈叔达也熟悉起来了。
“哟!殿下来了!”
“陈老相爷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