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悦倒是想来,自从太子大婚后,她和秦绾相处得不错,也和她在醉白楼喝过两次茶,只是想想自己和秦珍以前关系挺好,毕竟有些尴尬,便也罢了。
“其实怀宁郡主倒是个拎得清的。”凌霜华一边嗑瓜子,一边说道。
因为人多,加上六月底天气渐热,秦绾干脆把这些姑娘都挪到了院子里玩,反正也没人规定她必须坐在屋子里嘛。
“也是个可怜人。”柳碧君微微一叹。
原本她是不好意思来的,毕竟是未来的婆家,不过耐不住自家小妹连拖带拽,加上心里或许也有那么一点点的期待,也就半推半就了。
“总比嫁过去之后出事强。”秦绾把秦珑抱在膝上坐着,一手喂小女娃吃糕点,一边说道,“现在总算可以住在娘家,将来未必没有机会重新许一门亲事,哪怕远嫁也行。要是嫁过去了……那才倒霉,不是克夫也是克夫了。”
“……”众女无语。
好吧,虽然不太中听,但再想想,确实也是这么回事。
“姐姐,什么是克夫?”秦珑眨巴着水灵灵的大眼睛,一脸天真地问道。
“噗——”柳湘君不禁笑道,“你小孩子才不需要知道这个。”
“珑儿四岁了!”秦珑不服气地瞪她。
“是是是,等你十四岁再说。”柳湘君实在忍不住伸出爪子,想去捏那粉粉嫩嫩的小脸蛋。
“湘君姐姐又欺负我!”秦珑鼓着小嘴,一溜烟从秦绾身上跳下地,迈着两条小腿跑到了柳碧君身边,扯住了她的衣袖,“嫂嫂,抱!”
一句称呼顿时让柳碧君红透了脸。
“还不赶紧抱抱你家的小姑子,好好哄哄?”凌霜华大笑。
柳碧君没好气地白了她一眼,抱起秦珑在怀里,学着秦绾的样子喂食。
“别让她吃多了,一会儿又不吃饭。”秦绾道。
“说起来,宁王殿下的聘礼……很一般啊。”唐紫嫣拿着聘礼单子看,有些不平地道,“还比不上端王的呢。”
“太子要拉拢我爹,聘礼当然是怎么厚怎么来。我家王爷又不需要讨好我爹。”秦绾一耸肩,没了秦珑在身上,也干脆拿出几本册子来看。
“也是。”唐紫嫣若有所思道,“以宁王的身份,按亲王娶王妃的正常规格下聘即可,聘礼要是过厚了,恐怕反而招了忌讳。”
秦绾怔了怔,有些惊讶地看了她一眼。
不愧是东华第一才女,不仅是诗文,看起来,眼力也挺不错的嘛。
“但是,秦姐姐你不觉得委屈吗?”柳湘君道。
“这是亲王妃的数量,王爷又没下我面子,我为什么要觉得委屈?”秦绾纳闷道。就算比不上端王,可那是因为端王的聘礼远超规格地厚重,而不是因为宁王给得太少。
“因为被秦珍压了你一头啊。”柳湘君愤愤道。
“不会的。”秦绾笑笑。
“怎么不会?”柳湘君嘀咕道,“你那个惯会装模作样的妹妹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嘲笑你的。”
“她不会有这个机会的。”秦绾一脸胸有成竹的模样。
“秦姐姐有后手的吧?”凌霜华笑道。
“哪需要我自己留后手。”秦绾继续笑。
“姐姐在看什么?”唐紫嫣凑了过去。
“摘星阁的账册。”秦绾随口道。
“哪个摘星阁?”唐紫嫣一愣。
“京城有第二家摘星阁吗?”秦绾奇道。
“宁王府的产业已经交给姐姐了?”唐紫嫣道。
“嗯,除了艳冠京华王爷怎么都不肯给我。”秦绾怒道。
“……”凌霜华无语,“给你才奇怪好么?”
“艳冠京华是什么?”柳湘君疑惑道。
凌霜华脸上微红,她是被当做男儿教养到十二岁的,外面的事听说得自然多些,当下招手将她们聚过来,低声解释了一下艳冠京华究竟是个什么地方。
“呸呸,那种脏东西要来干嘛?”唐紫嫣红着脸啐道。
“不要过来,让王爷拿着?”秦绾斜眼看她。
“这个……”唐紫嫣哑然。
秦绾管青楼不妥,可是……让自己夫君管,似乎更不放心?
“好啦,开玩笑的。”秦绾一笑而过。
也真的是说笑,何况,这几位姑娘,就算是说梦话,她们也不敢把“宁王居然开青楼”这句话说出口,所以,她完全不担心吐吐槽。
前院里,因为宁王府没有女眷,所以李暄请来下聘的两位全福夫人是柳家的主母和唐家的少夫人,也就是柳碧君姐妹和唐紫嫣的娘亲。
一切流程都是事先商定好的,只是张氏不在,反而是安国侯亲自出面这件事让两位夫人有些惊诧,不过也没出什么岔子。毕竟,下聘不过是两家之间的事而已。
然而,就在这时,总管匆匆忙忙地跑进来,一头大汗道:“老爷,天使快到门口了,圣旨到!”
“什么?”秦建云一愣,随即狂喜,连声道,“快!快摆香案!”
两位夫人对望了一眼,傻子都知道这个时候有圣旨,显然是来锦上添花的。
“小姐小姐!”夏莲一路小跑着进了院子,脸上却是掩饰不住的笑容。
“怎么了?”秦绾从账册中抬起头来。
几个姑娘也慢慢习惯了下聘之日,准新娘自个儿在算账,干脆自己玩开了。
“陛下下旨了,在小姐的聘礼中添了好多东西,光是黄金就有一万两,白银五万两。”夏莲喜道。
“知道了。”秦绾眉眼不动,一脸淡定。
“小姐不高兴?”夏莲怔了怔,小心地问道。
“预料中事罢了。”秦绾哂笑。
“这就是秦姐姐说的,不用准备的后手?”唐紫嫣好奇道,“姐姐知道陛下会添聘礼?”
“我们这位陛下可是最要脸面的。”秦绾挥手让夏莲下去,轻轻一笑,才道,“为了替太子拉拢爹爹,端王的聘礼太厚了。王爷若是更厚几分倒也罢了,可若是按照常规下聘,陛下是绝不会愿意被人说,他纵容儿子打长辈的脸的,自然会添上不足数的那部分。所以,何必我们自己出钱?”
“自己出钱?可那是姐姐的聘……”唐紫嫣说到一半,也立即反应过来了。
也对,聘礼是给家族的,以秦绾和张氏的关系,哪肯替她们筹谋,自然是怎么敷衍怎么来,反正皇帝都不会让她丢面子。她只需要好好置办嫁妆,不让张氏插手使坏就够了!
“姐姐算得真精。”凌霜华也明白过来,啧啧感慨道。
“家门不幸,让大家看笑话了。”秦绾笑道。
“唉,谁家没本难念的经呢。”凌霜华一挥手。
“碧君可以放心,你的聘礼,都是哥哥亲自经手的,肯定不会敷衍。”秦绾正色道。
“我又不担心!”柳碧君嗔怒地瞪了她一眼。
顿时,众女笑成一团。
宁王府。
“你说什么?”李暄重重地一掌拍在桌子上。
“那个……就是这样的。”沈醉疏摸摸鼻子。
明明还是这个男人,只是换了一身亲王的袍服,就无端地多了几分威严,压迫得他都有些透不过气来。
“那些地方官,全部该杀!”李暄的脸色阴沉得有些可怕。
“我们怎么办?捅给陛下?”秦绾皱着眉,感觉很有几分棘手。
“上报皇帝赶紧下旨赈灾不行?”沈醉疏一脸的不解。
“若是皇上问一句,满朝风平浪静,你哪来的消息说襄河泛滥,本王该如何回答?”李暄一挑眉,“因为一个平民不知真假的一句话,你觉得我们的陛下有那个魄力大动干戈准备救灾?”
“那怎么办?”沈醉疏烦躁道,“晚一天,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呢。”
“最近的灾民到哪里了?”李暄想了想问道。
“我进京的时候还只是云州,不过现在的话,可能已经有灾民进入宁州了。”沈醉疏答道。
“这种灾难,完全瞒是瞒不住的,不过地方官应该是想压制之后,再上报,襄河有小水患,已经安抚完民众,没有造成大损失,以免影响自己的政绩。”李暄道。
“就为了自己的政绩,就要让云州尸横遍野?”沈醉疏愤怒道。
李暄沉默。就算这不是他的人做的,可毕竟都是东华千挑万选出来的官员,而他作为东华的皇族,对于沈醉疏的指责,实在没办法开口辩解。
“我能做什么?”秦绾道。
“能拜托沈大侠一件事吗?”李暄道。
“如果是和救灾有关的,尽管开口。”沈醉疏立即道。
“很简单,你去宁州,寻找几个胆子大的灾民,用最快的速度护送他们上京,去奉天府告状!”李暄沉声道。
“那些灾民活都活不下去了,还怕去告状?”沈醉疏没好气道,“行,我马上就出发,还请王爷派个侍卫跟我一起去。”
“本王相信你。”李暄愣了一下才道。
虽然他不清楚七绝公子沈醉疏是个什么样的人,但他信任秦绾,而秦绾信任沈醉疏的人品,那么,他也信。
“我不相信自己……”沈醉疏大汗。
“王爷派个暗卫一起吧。”秦绾苦笑道,“沈大侠什么都好,就是路痴,没人带着,去宁州他可能就走到北燕去了。”
“……”李暄无言以对。
“最好派个女孩子,沈大侠身边带着个女人比带着个男人正常多了,也不会招人注意。”秦绾又道。
“知道了。”李暄扶额。
“多谢。”沈醉疏道。
“你要不要休息一下?”秦绾问道。
“救灾如救火,我还是马上出发吧。”沈醉疏摇头道。
李暄点点头,喊了李少游进来,吩咐了几句。
“是,王爷,沈公子,请这边走。”李少游一脸的凝重道。
“我先走了,别忘了答应送我的玄铁!”沈醉疏挥挥手。
“办完这件事,我拿玄铁给你塑像都成!”秦绾道。
“玄铁的话,王府库房里好像还有几块,你一并拿去好了。”李暄也道。
刚走出书房的沈醉疏脚下一个趔趄,愤愤不平。
这群王公贵族的土豪!
看着他们商量完了,一直冷着一张脸坐得远远地品茶的苏青崖这才开口道:“灾后需要的事大量普通的医者,而不是一个绝世神医。”
他一个人,没日没夜也救不了所有人。
“召集医者、药材是朝廷要做的事,我是怕水灾后人畜的尸体腐烂,会造成瘟疫,普通医者对付不了。”李暄恳切道。
“如果瘟疫变异,我会去云州。”苏青崖说完一句话,放下茶杯,起身走人。
“就这样?”李暄讶然。原本还以为要请秦绾去劝说苏青崖的。
“这点小事不要浪费我一上午时间。”苏青崖很不满地瞪了秦绾一眼。
“知道了。”秦绾笑着挥挥手,让王府的人带他出去。
李暄转过头,疑惑地看着她。
“别把人想得这么不近人情啊。”秦绾一摊手,“其实苏青崖脾气不好也是对不普通的人来说的,他在外面行走,看见普通百姓有个病痛什么的,只要看见了,还是会管一管的,也不收诊金。只不过那些百姓也不知道他是谁,当然更不会传说他有多善心。”
“只是没想到罢了。”李暄还有点回不过神来。
“苏青崖也不是有多善良,更不是什么同情心作祟,只是一般的百姓都淳朴老实,不会让他看不顺眼罢了。”秦绾笑道,“不过……尸横遍野这种事,他还是会管上一管的。”
“这是下一步的事了,目前最重要的是粮食。我立刻进宫一趟,幸好朝服都没换下。”李暄又道。
“不是说上报不行?”秦绾一怔。
“那也得试试,成与不成两说,至少,让陛下有个心理准备,在听到有云州灾民北上告状的时候不会太震惊。”李暄苦笑道。
“会招陛下忌讳。”秦绾沉默许久才道。
“我知道。”李暄静静地看着她,“只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嗯。”秦绾点点头,又道,“可以告诉陛下,是圣山给的消息。”
“知道了。”李暄了然。
皇帝知道秦绾是圣山人,也一定知道他来去匆匆,是因为秦绾到了宁王府,随即就得到了这个消息,就算他不说,皇帝怕也是这么认为的。
秦绾干脆也没回安国侯府,带着荆蓝直接去院子里摘桃子吃。
足足等了快两个时辰,才见李暄沉着脸回来。
“怎么样?”秦绾问了一句。不过,就看他的脸色,也知道答案了。
“陛下说,这么大的事,总要等地方官员的奏报到了,才能商讨。”李暄叹气道,“不过,总算是说动了陛下派出钦差先行往云州巡查。”
“希望沈醉疏动作快一点吧。”秦绾也无奈了。
东华的皇帝陛下,要说年轻时候也雷厉风行,可如今年纪越大,却渐渐失去了锐气,甚至于,变得有些好大喜功,只想听好事,像水患这么糟心的事,他本能地就拒绝相信有这回事。
“还有一个问题。”李暄道。
“还有什么坏消息?一并说了吧。”秦绾道。
“国库……没钱。”李暄慢吞吞地说道。
“什么?”秦绾一怔,随即就跳了起来,惊道,“这几年风调雨顺,无灾无难,边境也没什么大的冲突,也就是今年准备对北燕用兵,国库怎么可能没钱?”
“银子没有,欠条倒是有一堆。”李暄也苦笑了。
秦绾顿时泄气了。欠条……还有谁能跟国库借钱打白条?皇亲国戚,文武百官,习惯了跟国库借银子,一个个拖欠着不肯还,要说前些年无甚大事也就罢了,可如今……收账绝对是个大难题。
“就是没有水患这事,过阵子陛下也要动手的。”李暄解释道,“和北燕这一仗,搞不好要打个一年半载的,军费不是个小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