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流言四起

……

又是新的一天,文武百官蒙蒙亮就赶往皇宫,参加朝会。

宫门口聚集了一波人,大家似乎情绪都很激动。

大家分好几波,都在议论纷纷,似乎出了大事。

有几个小官消息不是很灵通,到处打听消息。

“听说了吗?”有官员神秘兮兮的问。

“什么事?”立马有关系好的凑了过去。

官员甲神秘兮兮的爆料,“听说太后不是皇上的亲生母亲!”

这消息很劲爆,但大家都没有震惊之色,不约而同的露出果然如此的神色。

一夜之间,这一消息如一夜梨花开,在文武百官中传遍了。

该知道的都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也知道了。

官员乙消息最不灵通,半信半疑,“我也听说了,你说这是不是真的?”

官员丙神情严肃极了,“我觉得是真的,太后对待皇上可没有什么怜子之心。”

事实显在面前,让人不得不信。

本来还想不通,太后吃饱撑着了,非要造反,造自己儿子的反。

现在才恍然大悟,原来不是亲母子啊。

官员甲八卦的很起劲,“我说嘛,哪有亲生母亲抢自己儿子天下的道理?只有不是亲生的,才能可能啊。”

不光他们在八卦,其他人也是啊。

这事太大了,必须弄清楚。

“就是,太后说造反就造反,根本没考虑过皇上的感受,亲生母亲是绝对不会这么做的。”

“那谁才是皇上的生母?”

“这个嘛,不好说,后宫什么事都有,狸猫换太子,移花接木,或者是借腹生子,说到底,全是为了权力。”

“可不是吗?太后如果没有儿子,那只能给别人让路了,是坐不稳皇后的宝座,更不要说当太后了。”

“换句话说,太后是必须有一个儿子,否则地位不保。”

大家都是官场上混的,这些道理都懂。

无子的后妃是无根的浮萍,迟早会输掉一切。

所以,后妃们争着生儿子,有儿子和没儿子,那是天差地别的距离。

有官员忍不住为皇上打抱不平,“只是可怜了皇上一片孝心,太后做出那样的事,都留她性命,好吃好喝的供着。”

这事不管搁在谁身上,都不会好受。

另一个官员犹豫了一下,“听说太后还很不满,蠢蠢欲动呢。”

他情绪有些激动,声音有点大,把四周的人都吸引过来。

大家的脸色都变了,恼怒不已,“她还想干什么?还不肯死心吗?”

身为一个女子,垂帘听政了那么多年,已经很出格了,还想闹腾?

真是太讨厌了!

很多官员是皇上的人,对太后都不怎么感冒。

“死什么心?她还指望掌权呢。”

妈蛋,还有完没完了?

不行,得跟皇上说一声,让他早早防备。

“有皇上在,那是不可能的。”

“如果皇上不在了呢?”

“嘘嘘,别胡说,快进去吧。”

宫门开了,朝臣们按照官职有次序的走进皇宫,开始朝会。

皇上高高端坐在龙椅上,神色跟平常无异。

“皇上有令,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一个大理寺的官员站了出来,“臣有本要奏。”

他姓李,平时不起眼,不是皇上的亲信,一直保持中立。

东方泽天对他的印象不深,随意颌首,“说。”

李大人拱了拱手,恭谨的禀道,“皇上,平康公主虽然罪大恶极,但毕竟是您的血亲,不如留她一条性命,将她圈禁起来即可。”

这话一出,大家的脸色各异,齐刷刷的盯着李大人看。

这种敏感时刻跳出来,有何居心?

他到底是谁的人?

季阁老恼怒的站出来,“荒唐,圈禁?你负责养她吗?”

那种不安份的女人就该杀了!杀鸡儆猴!

他本来还担心平康一事处理的不好,会伤了皇上和太后的母子感情。

但听说了那则消息后,他脑子只有一个念头,最好都太后母女俩都除了,永绝后患。母女俩都是野心勃勃之人,平康这次干的事,太后必然是掺了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