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姑娘,你得信我!”
这日子,水轻舟想了很多。他把从燕之身上看到的那些情景想了又想,最后在心里确定了一件事:既然以后两个人能住在一处屋檐下,他烧火,她煮饭,那他们二人的关系似乎已经呼之欲出了……
他和她能有如此亲近的关系,这样的结果让水轻舟挺意外。
“信。”燕之想都不想便答道:“你是国师大人,我当然信你说的话。”
燕之看着车窗外渐渐被朝霞染红的天空,暗自想到:朋友?朋友有金兰之交,有贫贱之交,有患难之交,还有莫逆之交很多很多种,我们这样算什么朋友?
水轻舟目不转睛地盯着她的侧颜,默默的感受着她的思想,他悲哀的想到:燕之,我不能说啊,我知道你会是我的娘子……你为何不信我呢……
娘子,夫君。
能这样互相称呼的一对男女,他们之间的关系可是骨肉相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他们就该是不分彼此的一个人。
------题外话------
注:“马去不用鞭,咬牙过今年。”这句话就是古代的童谣,不是钱财原创,特此说明。
第二更,不多,不要嫌弃o(n_n)o
钱财读者群:425522858永远十八岁的小清新们
敲门砖:钱财笔名,或是钱财的任意一部作品名字。
晚安,小伙伴们
到了廿八这天,燕之起得比平时早了很多。
虽然对于进宫面圣这件事她并无多少热情,可仍旧马虎不得。
洗漱过后换了新衣,燕之拿着木梳沾了水把一头青丝细细的梳了,她挽了个极其简单的发式,一手伸到头顶扶着发髻,一手去拿小炕桌上的钗子。
钗子是一对儿,是梅卿领着她到一间非常不起眼儿的铺子挑的。
虽然钗子只是一般的银钗,做工可谓巧夺天工,稍稍懂点行的就能看出这钗子出自名家之手。
梅卿说此间的工匠是番邦来的,生的一双异瞳,容貌古怪,因此甚少见客,但他做的首饰可是不管达官显贵还是寻常百姓都很喜欢。
燕之去的时候也没见到那工匠,坐在桌边等了会子才有个驼背的老妇出来招呼她。
老妇做生意的态度也挺有意思,见了燕之只问了她想要的首饰品种,又让燕之站起来走了几步便去了后室。
老妇人再出来的时候双手捧了只上面雕着花纹的紫檀木盘,里面只放了一对儿钗子:“十两金,不二价。”
这间铺子在坊间的名字也正是‘不二价’!
燕之当时面上虽然不动声色,心里却已经吃惊的不行!
在大惠连小孩子都会说这句歌谣:一两金八两银,马去不用鞭,咬牙过今年。
两支银钗就要八十两银子!
幸亏来之前梅卿把这店里的规矩都说与了燕之听,因此燕之二话不说付了银子,拿上那对儿钗子走人。
如今那对儿她花了大价钱买来的银钗分左右插在了发髻上,一面的钗头上是用银丝编出的一朵半开的牡丹,一面的钗头上用薄薄的银片子做出一只蝴蝶来。
蝴蝶的翅膀是可以随着人的走动而扇动的,与另一支钗子呼应起来,正是一副‘蝶戏牡丹’的画面。
收拾停当,燕之凑到铜镜前仔细的端详着自己,末了,她点了点头,对着镜子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来:“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