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再胜一场

“十两啊……不少了……”

“忙活了这么多天,才十两?”

人群里议论纷纷,有人高兴有人发了牢骚,燕之是费了半天劲也没听清典座僧最后一句说了什么。

“肃静!”典座僧闭了嘴,小沙弥却轻喝一声:“嫌少的可以不要,布施给报国寺就是了!”

“呵呵!”燕之听得笑出了声:“这小和尚有意思啊,一张嘴就是横着出来的。”

“也就是在寺里……”阿文探着身子看了那小和尚一眼,轻声说道:“这要是在王府里如此说话,早就不知道挨了多少板子了!”

“要!要!十两我们也要!”发牢骚的几个人赶紧表了态,唯恐到手的银子进了报国寺的功德簿子。

“那好,就请被贫僧念到姓名的施主过来领取证物。”典座僧受持‘不捉金钱戒’并不能给大伙直接把银子分发下来,他只给了众人一张帖子,告诉他们随时都可以拿着此贴去户部刘尚书府支取赏金。

燕之听着那些并不熟悉的人名被一个个叫起,她的心也随之提了起来,直到八个人都上去领了帖子,她也没有听到自己的名字……

“姑姑!”阿文紧张的抓住了燕之的手,声音颤抖着问道:“是不是……”

燕之摇摇头,示意他不要说话,她唯恐没有听清典座僧说的话。

“燕施主。”典座僧从台阶上走了下来,人们纷纷往两边散开,让出一条路来……

“这是尚书府的入府腰牌。三十日,是最后一场竞技。施主要自备所有的食材用具,巳时正到尚书府的膳房。”典座僧将手里的一枚系着墨绿色穗子的白玉牌递了过来:“这一场,燕施主的一菜一饭一汤胜出!”

“多谢师傅!”燕之对着典座僧合十行礼,双手接了那块玉牌,在一片此起彼伏的叫喊声中大步出了报国寺。

“姑姑,有两个人不服呢!”阿文的手里都是汗,小脸也因为激动变得红彤彤的,他边走边回头往后张望着:“他们还围着人家大和尚呢……”

燕之却像没听到似的,一出了报国寺的侧门就四下张望着,外面却没了那些巡捕的影子!

“唉!又晚了一步……”她紧紧的攥着那块玉牌小声说道。

“咱们再去前面看看。”阿文知道燕之在找刘镜尘,拉着她就往报国寺的山门跑,到了才发现竟是连寺门都紧闭了。

“刚才,寺里的师傅是不是说要到尚书府去做第三场竞技?”燕之如梦初醒似的看着阿文问道。

“还得自备食材和用具呢!”阿文接口道。

------题外话------

第二更十点半典座僧就是掌管寺中杂务的和尚。

小沙弥是佛教中对年龄不足20岁,或其他初级出家男子的称呼。

{}无弹窗“你小子想的这是啥主意啊?”燕之看着附近人少,便小声说道:“姑姑一去他岳父家闹腾,有理都变成没理了。”

“姑姑只是猜测刘大人是知道姑姑的身世,可姑姑自己并不记得过去的那些事儿了。”

“若是他随意编些谎话来骗我,姑姑也分不清真假。”燕之喝了口茶笑着说道:“这寺里的茶倒是挺好喝,比咱家的茶叶末强。”

“我喝不出好坏来。”阿文一口气喝光了半盏茶看着燕之说道:“姑姑以后打算怎么办呢?”

“走一步看一步。”燕之垂眼看着杯里的一盏清茶轻声道:“今儿倒是没想到会遇见了他,而且还知道了自己姓成,不错了。”

她扭头看着阿文贼眉鼠眼的问道:“哎,儿子,帝都里有没有王公贵胄姓成啊?”

“呵呵!”阿文低头‘呵呵’笑道:“姑姑啊,帝都里王公贵胄都是姓景的……贤王爷不就是么!”

“别提他,影响我认祖归宗的心情!”燕之一伸胳膊把低头偷笑的阿文搂在自己身边接着问道:“不是还有异姓王么?难道就没个姓成的?”

“咱大惠的百姓谁不知道,大惠只有景姓皇族有亲王爵位的,太祖皇帝时就留了规矩,大惠是没有异姓王的。”阿文靠在燕之的身边小声嘀咕道。

“这什么破规矩啊!让姑姑我想当个郡主的希望都没有了……”燕之叹了口气。

阿文抬头看了她一眼笑得更欢了:“姑姑,你还是别当郡主了……我就见过贤王府的三郡主,她的腰……”阿文两只手伸展开来比划个大小:“三郡主的腰比报国寺山门里的香炉还粗呢!姑姑的腰太细,当不了郡主!”

“又胡扯!”燕之低头看了他一眼也笑了:“姑姑还没听说过册封郡主是按腰粗腰细的呢……去,给姑姑倒杯茶去!”

“嗳。”阿文把手里的一点糕点都塞进嘴里,一手拿着一只茶杯去倒茶。

很快,阿文就端着两杯茶走了回来,递了一杯到燕之手里。

“阿文,那你听说过帝都里有大户人家是成的么?”燕之接了茶杯依旧在想着方才的问题。

“姑姑,其实……”阿文看了她一眼,欲言又止。

燕之端着茶杯才要喝,却停了下来皱眉道:“我怎么就见不得你这个德行呢?有话就说出来,别学那个刘狗蛋,总是话说一半,吞一半,也不怕憋出病来!”

“我是想说,帝都里有钱有势的人虽多,我却不认识几个,确实没有听说过姓成的。还有……”阿文看着燕之轻声说道:“姑姑,你并非帝都人士。你说话虽然口音和帝都的官话很像,可我早就听出姑姑是外郡来的了。”

“……”燕之沉默了。

又过了好一会儿她才轻声说道:“姑姑其实并不是真想当个郡主啥的,只是觉得成这个姓氏应该姓的并不多,若是大户人家有姓了这个姓的,可能知道的人会多些吧……”

“攀龙附凤的事姑姑心里从来没有这个想法,姑姑现在只想弄清楚自己的身世,补上一张户牒,再弄个路引,那样,我们才能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姑姑想离开帝都?”她的话让阿文有些吃惊:“就咱们两个么?”

“不知道。”燕之把茶杯放在凳子上伸手摸了摸阿文的头发:“到时候你若不想跟着姑姑了,我也会给你安排好,总不能让你挨冻受饿。”

“姑姑。你快别这么说!”阿文也把茶杯放到了凳子上,他两手紧紧抱着燕之的一只手臂说道:“咱不是早就说好了,咱们俩是一家人,姑姑去哪儿,我就去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