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泽曾认真研读过启泰历史,再加上他本就是皇族中人,对蔚家军与姜氏皇族的了解远比旁人来得更多——事实上,早在启泰建国之初,姜氏先祖与蔚家军的矛盾就已经存在。
三国混战十年,姜氏先祖最终能够取得胜利建立启泰,除了人心所向,最大的原因还因有蔚家军的扶持。可到启泰建国时,蔚家军的发展规模已经远超姜氏先祖预期。
姜泽曾设想过,假如自己是姜曙荣,当时会怎么做。
所谓一山不容二虎,按照正常的思路,姜泽自己是肯定愿意继续打下去,直到将蔚家军瓦解的。可在长达十年的混战中,中原大陆上狼烟遍地民不聊生,姜氏先祖拿什么来打?
即便能打,这背信弃义的小人嘴脸会不会被世人所容?答案是肯定的。既然没得选择,那就只能选择共享荣华,至少在表面上要和和气气的。
可蔚家军实在底气太足!
蔚家先祖曾是荣昌旧臣——建国之初,启泰收拢的荣昌旧臣不少,在这点上,蔚家先祖从不曾刻意遮掩。大约正因亲眼见证了荣昌覆灭,蔚家先祖对姜氏先祖提出的江山共治和一字并肩王这封号不屑一顾,唯一提出的要求,便是独掌蔚家军兵权。
姜氏先祖早就表明了态度,这时候自然不能反悔。可不能反悔,心下却憋了口气,江山是老子的,凭什么让你独掌兵权,无论换成是谁,大约都会不甘心吧?
于是太祖应下蔚家先祖的同时留了一手,蔚家军虽独掌兵权,却须得自筹军饷。当然了,蔚家军为启泰开疆扩土,朝廷也不能寒了其他朝臣的心,那怎么办呢?
蔚家军不是自诩忠心,下定了决心要追随蔚殊么?
那好办呀,朝廷会给蔚家军下发粮草,总之不会让蔚家军饿着,但蔚家军想要壮大,想要轻轻松松的发展,那就不可能了。
史书上记载得非常明确,启泰太祖与蔚家先祖兄弟情深,不仅答应了蔚氏先祖的要求,还在分封的时候赐给蔚家军几座银矿,并承诺一直会负担蔚家军的粮草。
瞧瞧,面子和里子全都做足了,无论后人如何评价,启泰先祖都算得上风光霁月委实有容人之量。但当时有多少人想过,银矿会枯竭、朝廷给蔚家军调拨粮草会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大约是没几个的。
且按照当时的形势,三国好不容易结束混战,谁也不想再生波澜。再说蔚家军的这个要求本也算不上多么软和,太祖提前埋了个坑,又有什么稀奇?
蔚家先祖既然能提出这个要求,显然也不是什么笨人。可他不同样接受了这样的安排,若无其事的忍下来了么?上百年的时间都过了,蔚家军又不是第一天认清这个现实,两者之间的矛盾也不是第一天有的,蔚家军更长的时间都忍了,现在为什么就不能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