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用意

但明面上,李洪却保证了姜衍黑河郡之行平安归来,姜泽也不好将事情做得太过,只将李洪的职位稍作调动,也算是明升暗降,手中的实权看起来多了不少,实则憋屈得要命。

“他如今官升一级,从前锋营调到了东郊大营主将席成穆手下做副将,时刻都被人监视着。据说曹国公府被气的砸了一个书房的珍玩。”

蔚蓝抚掌而笑,“这是好事,人要作死,十头牛也拉不回来,想来姜泽二十好几,先帝会留下辅政大臣,也是因为如此。”

姜衍点点头,看了眼外间的天色,笑着道:“可是饿了?天色已晚,用了饭再回去吧。”

姜衍心里有些小激动,这种小激动,连他自己都无法言说,说起来,大概也是因为今日是第一次与蔚蓝单独用饭,在安平镇的时候,虽然也一起用饭,但身边却还有别的人,且安平镇物资相对匮乏,他连蔚蓝喜欢吃些什么都不清楚。

蔚蓝也不客气,二人点了一桌朴居的招牌菜自是不提。

此时三国使臣的队伍也在驿馆安顿下来,蔚桓回宫复命,待正事一一回禀,姜泽居高临下的看着蔚桓,转动着手中的玉扳指,语气莫测道:“蔚爱卿此事办得极好,朕心甚慰,桂荣赐座。”

蔚桓跪地表了忠心,声音有些哽咽,“皇上,微臣能得皇上看重乃是邀天之幸,只能认认真真办差为皇上分忧,才能不辜负了皇上的期望。”

“蔚爱卿忠心可嘉。”姜泽唇角微勾,话锋一转又道:“朕听说镇国将军意欲分家?”

蔚桓拱了拱手,这才起身,却并不敢坐下,只无奈道:“皇上日理万机,此事还劳皇上亲自过问,微臣实在惭愧。内子近段日子受伤精力不济,于掌家之事便有所疏忽,这才会属于管教,让府中下人怠慢了两个孩子,令大哥对微臣有所误会。如今大哥重伤归来,且日后再难上战场,心中难免不平,微臣也不欲惹大哥心气不顺,无奈只好同意了。”

说来蔚桓确实是个有才能的,否则也无法在接到圣旨后,只短短两个时辰就将所有事情理顺。自然,在这才能之外,擅长做表面功夫、嘴皮子顺溜也是他最显著的特点。

他先是提及孔氏受伤,这便等于告了蔚蓝姐弟一状,紧接着又将曦和院走水之事轻轻揭过,再狠狠踩上蔚池一脚,顺道又拍了姜泽的马屁,并委婉的表示,这分家之事他也不愿,可蔚池执意如此,他是弱势委屈的一方,他也没有办法。

这话只差明着告诉姜泽,曦和院走水是有原因的,这原因,正是因为我媳妇受伤,可我媳妇会受伤,那也是有原因的,这其中蔚蓝姐弟功不可没,没准曦和院会走水,也是他们自己做下的,如今不过是贼喊捉贼也不一定。

其次,蔚池是个心胸狭隘的,他不仅小题大做对蔚家二房不满,也对皇上您召他回京之事不满,只他如今重伤,已经是个残废,实在是不足为虑,皇上您可以放心了,您的潜意思下臣明白,蔚家大房,日后就交给微臣来对付吧,您就不用操心了,微臣定将您交代的事情办得妥妥当当,绝对不会辜负了皇上您的不杀人灭口之恩。

不得不说,蔚桓的一番话,正好说到姜泽的心坎上,他面上笑意更浓,赞道:“蔚爱卿大才,否则也不会仓促之下接手迎接三国使臣之事,还将差事办得漂漂亮亮,桂荣看赏。”

蔚桓恭敬谢过,思及蔚蓝姐弟死而复生,以及昨日被蔚蓝拒之门外的乔嬷嬷与王嬷嬷,又赔笑道:“皇上放心,微臣的侄儿侄女能安全归来,还多亏了皇上的恩泽庇佑,微臣作为他们的亲叔叔,便是日后真的分家了,也定会嘱托内子对两个孩子多加照顾,也免得辜负皇上的追封。”

这追封,自然是只流云郡主与安乐侯这两个封号,当初姜泽追封蔚蓝与蔚栩,虽是没有食邑与禄米,但毕竟是棋差一招,追封出两个活人来,如今圣旨已下,又收不回来,再加上谢琳上午宣召蔚蓝进宫,也没试探出个所以然来,姜泽心中怒意难平几乎是必然的。

果然,蔚桓话落,姜泽便大笑出声,满意道:“很好,朕需要的,正是蔚爱卿这样修身齐家才能出众的肱骨之臣。”他说着深深看了蔚桓两眼,顿了顿道:“蔚爱卿对朝廷忠心耿耿,只要爱卿忠于朝廷一日,朕必不会亏待了蔚爱卿。”

言下之意,便是容不得半点沙子了,蔚桓听着心中微微发沉,背脊却是弯得更低。

蔚蓝自然知道姜衍的用意,使臣队伍进京,虽围观者众,但对于警觉性高的人来说,轻易捕捉到落在自己身上的视线,却也并不是什么难事。是以,待姜沐察觉到回过头时,蔚蓝退到窗后,若有所思道:“这下有热闹瞧了。”

姜衍干脆连窗户都关了,不在意道:“本就热闹,再热闹一些也无妨。”

“浑水好摸鱼。”蔚蓝点点头,回到茶几旁坐下道:“对了,蔚桓升任礼部尚书,你可知道原来的礼部尚书现任何职?”

姜衍微微诧异,“怎么想起问他?”

“下属一夕之间顶了上峰的职,若上峰不得重用,这岂不是要结仇?”蔚蓝笑了笑,正儿八经道:“我想看看姜泽这坑挖得到底有多大。”

除了左右丞相与几个皇子,蔚蓝并不太了解上京城的朝官派系,但听了老爹的分析,她并不觉得谢琳母子擢升蔚桓,只单纯为了给大房扶植个对手这么简单。

“据说朝中大事处处都有谢琳的影子,姜泽但凡遇到大事,总会征求谢琳的意见,而谢琳又惯喜借到杀人,”蔚蓝点了点已经空掉的茶杯,扬眉道:“没准借着蔚桓擢升,这母子二人给我爹挖了个大坑也不一定。”

“你倒是不客气。”姜衍轻笑,虽是如此说着,却重新给蔚蓝斟了杯茶,道:“你说的对,可也不全对。原礼部尚书汪知念是鹿城人。”他说着别有深意的看了蔚蓝一眼,“可汪知念坐上礼部尚书的位置也不久。”

“鹿城?”蔚蓝扬眉,“汪知念是曹国公府的人?”

“汪知念的调令暂未公布,他虽与曹国公府关系匪浅,却没有确切的证据,能证明他就是曹国公府一系的人。”姜衍往铜銱中添了些水,放置好后徐徐道:“十年前我离京之时,礼部尚书是程国公程远航,程远航是二皇子妃的父亲,也就是我二哥的岳丈,后来二哥前往南疆戍边,程国公府一家南迁,程远航也卸任礼部尚书之职,接着由原来的礼部侍郎顾裕泰升任礼部尚书。彼时汪知念还只是个礼部员外郎。

顾裕泰的父亲亦是三朝元老,顾裕泰本人老成持重,姜泽登基之后,顾裕泰乞骸骨告老还乡,汪知念这才被擢升为礼部尚书,满打满算,到如今也不过半年。”

这关系听起来有些复杂,“二皇子戍边,何需程国公府一家南迁,这其中是否有什么隐情?还有,顾家既然是三朝元老,根基竟是不在京城?”蔚蓝皱了皱眉,轻叩着桌案,“也就是说,姜泽现在打着什么算盘,想把汪知念往哪儿塞谁也不清楚?”

“嗯,姜泽会忽然下旨擢升蔚桓我也很意外,宫里如今还没消息传出。”姜衍喝了口茶,继续道:“程国公府也是开国之初敕封的功臣。”

他说着皱了皱眉,似是想起什么不愉快的事情,道:“这程国公府也是世袭罔替,大约是因为可以世袭罔替,子孙多不作为,到现任程国公府这一代,好不容易才出了个程远航,能在朝中谋得一席之地,可因为程国公府太夫人刘氏太过急功近利,背着程远航将其长女成与我二哥送作堆,这便让父皇起了忌惮之心。

当时父皇一心为姜泽铺路,这便将二哥派往了繁荼郡,当时恰好繁荼郡郡守任期到满,父皇又接连下发了旨意,让程远航接任繁荼郡守一职。而程国公府一家子息单薄,程远航只有个庶弟,且是白身,程国公府一家便顺势南迁,如今上京城只剩下一座空宅子。”

尼玛,这是明晃晃的贬职啊,正二品的京官跟四品郡守要怎么比?

“程远航估计也是意识到留在京城程国公府危矣,这才会举家南迁吧?不过,你父皇,”蔚蓝说着摇了摇头,看姜衍的目光活脱脱像是看颗小白菜,圣元帝还当真是偏心眼偏到天边了,任性得人神共愤。

姜衍又何尝不知蔚蓝心中所想,他笑了笑,面色不变道:“程远航为人精明,可奈何程国公府老夫人是个拖后腿的,当时父皇宠谢琳,意欲让姜泽上位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可朝中仍是不乏忠臣,若非程国公府是有什么再难翻身的把柄被父皇攥在手里,程远航断然不会如此轻易离京。”

蔚蓝点点头,“树大有枯枝,想要某一个人身在找漏洞难,但要在一个家族身上找漏洞,这却容易。”高门大宅,哪家的后宅能绝对的干净得了?蔚蓝思忖着,还是要赶紧将二房撇开。

姜衍听罢别有深意的看了蔚蓝一眼,“所以,选择当家主母至关重要。”

蔚蓝没反应过来,继续道:“然后呢,还有顾家呢?”程国公府可以先抛到一边,如今姜沐既然已经回京,有的是机会慢慢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