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沉浮,趋利避害乃是人的本能。姜泽下旨让姜衍留京的消息一经传出,上京城内顿时哗然。不少清楚圣元十二年春罗皇后殡天真相和后续的朝臣门不由心中晦暗,瞬间就将锁定在镇国将军的目光转移到三皇子府和新帝身上,就连一下朝就收到孔心竹传信的孔志高也不例外。
谢太后与新帝绝不是良善大度之人。先帝不算子嗣颇丰,但也绝对算不上少。到先帝大行之前,已经成年的皇子一共四位,若是论出身论背景,最差的就是大皇子姜泽了;二皇子姜沐的生母贤妃出身书香门第,家中虽不掌实权,却是实打实的清流门第,三皇子姜衍那就更不用说了,生母是正宫皇后,外家是定国侯府,不仅是跟随太祖打天下的功勋,手中还握着兵权,而四皇子姜澄,生母苏昭仪虽然出身平民之家,却至少家世清白,门风清正。
至于其他几位尚未成年的小皇子,其生母无一不是京中官宦之家的贵女。细数下来,唯有大皇子姜泽的生母谢太后出生卑微,乃是姨娘所生,且谢太后的亲外祖母也是个姨娘,还不是本国人士,乃是个抛头露面的回纥歌姬。
抛开大皇子身上的回纥血统不说,单他曾外祖母的歌姬身份就遭人唾弃,启泰是礼仪之邦,越是高门之家越是规矩森严,而妾通买卖,莫说是官宦人家了,就是普通的升斗小民,家中的妾室都还分个等级,有贵妾良妾和贱妾之分,歌姬可说是最下等的,通常是官宦人家府中宴客时被叫上来伺候人的,即便被提为姨娘,那也只能是个贱妾,本质上跟个物件没什么区别,若是被人看上了,随随便便就可相互赠人亵玩。
也是阿娜尔运道好,跟了乔松没多久,就怀上了乔婉云,这才免了被送出去的可能,而谢琳在生下姜泽之后,自觉有了底气,又拉拔了自己的生母和外祖母一把,乔松和谢显清也知情识趣,敲打着自家的正室夫人破例给二人升了位分,阿尔娜成了乔松的平妻,乔婉云也因孕育谢琳有功,被圣元帝封了个二品淑仪夫人。
如此荣耀,有人羡慕嫉妒,当然也有人嗤之以鼻暗暗鄙夷。
皇帝的后宫臣子们不好过多插手,但妻就是妻,妾就是妾,虽皇家的称呼跟寻常人家不同,谢琳也着实得宠,可再怎么得宠,她毕竟不是圣元帝的发妻,上面还有个正宫皇后压着,圣元帝不应该为此坏了规矩。可圣元帝硬是拼着明君圣人的形象不要,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将这个连着往上数三代都身份卑微且血统不正的妾室宠成了当今太后,扫平一切障碍让她所出之子成为了执掌启泰江山的君主。
圣元帝固然偏心,可谁又不清楚,这其中还有谢太后和新帝的手笔?
圣元帝登基之初,定国侯府倾全族之力助圣元帝肃清朝野,可在朝局平稳之后,定国侯府却并未更进一步,反而遭到圣元帝的极力打压,若说这是圣元帝为防外戚专权给下任皇帝铺路,朝臣们完全可以理解,可让人心寒的是,在罗皇后暴毙后,年迈的老定国侯爷罗颂拖着病残之躯上朝请求圣元帝彻查时,圣元帝不仅囫囵了事,甚至还刻意遮掩。
圣元帝在遮掩什么?能在朝堂之上你来我往屹立不倒的朝臣,只要不是眼瞎心盲的,又有谁不是心如明镜?谢琳被记在谢显清的正室夫人秦丹阳名下之后,才能与罗皇后能称得上一声表姐妹,也就是这声表姐妹,让谢琳走入了上京城的贵族圈,从而攀上了圣元帝,并且把作为正室的罗皇后压制得死死的,罗皇后甚至是因此丧命。
这世上从来就不乏忘恩负义心狠手辣之人,谢琳所图非小,连自小与她一起长大的罗皇后都能狠下杀手,又有什么理由不动三皇子姜衍?
------题外话------
悄悄告诉你们,其实我当时取圣元帝的名字时,想着他是个渣帝,必须取个渣点的名字更他相配,于是恶趣味的取了谐音“姜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