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零五章 双丞相一国师,三国汇

“呼呼,谢……谢谢!”贤妃嘴唇僵硬,嘴角有些控制不住的颤抖,看着身体上裹着的红布,她忠心感谢。

“不客气!”挑眉,国师淡淡笑了笑。

城头上,一直看着这边没有作声的辽云丞相,见国师举动着实令他琢磨不透,又因为贤妃毕竟是辽云国曾经的皇妃,他很是不满皇妃被如此调戏。

“奉月国师大人,您这是做什么?”辽云丞相探出头来,问。“丞相大人,您在我奉月国烧杀抢掠,建银无数,怎么,贫僧不过是看一眼故人,您就看不下去了吗?”尖酸刻薄的反驳声从一个庄严肃重的和尚口中说出,特别是这

和尚长得帅气板正,端庄持重,只是这一张口,却着实让人大跌眼镜。

“故人?”辽云国丞相一愣,随即望向国师那一本正经点头的笑脸,不由思忖,“国师先前来过帝都?见过贤妃娘娘?”

国师晃了晃手中降魔杵,点头道:“丞相或许不知道,在下本就是辽云国人,幼年生活在帝都,后来辗转到了奉月国,至于贤妃娘娘,我们可是老熟人了!”

“哇,贤妃娘娘可真吸引人,在皇宫不仅皇上独宠,还能有卢桢将军忠心相待,就连这年纪轻轻的和尚,都勾搭上了,这和尚才多大啊!”

“是啊,这奉月国的国师,好像不到三十的年纪,怎么?”

“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啊!”

“妖女祸国,祸国殃民!”城楼上的众位官员开始议论纷纷,他们是知道贤妃娘娘光辉事迹的,因此,议论起来也不留下一点口德,丝毫不管对面站着的,是不是自己人,这话传出去,丢的是谁的面子。

众人纷纷被这阵势吸引,就连城楼上说话的辽云国丞相都住了口,望着从拐角处飞驰而来的马车,目光瞬间瞪大。

“哈哈哈,说丞相丞相就到了,兄弟们,把路让开!”轩辕帝国将士们纷纷将主路让出来,马车片刻不停的经过,直来到智老身旁,这才停下。

看到此处,城楼上的辽云丞相感觉有些虚幻,仿佛世间之事,尽是如此怪诞,此刻最不想看到的人,却在此时出现,令他无言以对。

马蹄声急,而后又止,一阵唏律律中,南城门外落于静默,落针可闻,唯有呼呼风声,再宣示着天地浩浩之威,鼓荡如龙。

稍息,风声稍止,众目睽睽之下,马车门缓缓打开,纤长的手,手上缠着一串念珠,门缓缓打开,随即露出里面一截大红的袖子。

红色?辽云丞相疑惑,他似乎从未见过孔廉生穿过红色的衣服,一般是都是灰色的或者蓝色的衣服,那么便是另有其人了,佛珠,等等,佛珠……奉月国国师?果然,马车里,走出一个一身红衣,脖子上挂着佛珠,就连手里还捏着念珠的人,此人一身佛气,眼中悲悯而又夹杂着怒气的和尚,他并没有剃光头,而是带着喇嘛

帽子,这帽子帽檐高,将主人衬托的更加睥睨与高大,他侧身,从马车车门旁取下一个禅杖,握在手中,跳下马车,目光缓缓巡视南城门城墙。他身后,孔廉生丞相从里面缓缓走出来,依旧是朴素的衣服,依旧是惹眼的羽扇,在这初夏并不怎么热,甚至被风吹的还有些冷的夜空里,轻轻摇着,很有规律的煽风

被车夫扶着下了马车,孔廉生丞相与国师并肩站在地面上,望着高高的城墙之上,感慨。

“此生第一次来到辽云帝都,却没想到竟是为此而来!”

“此生最后一次来辽云帝都了!”

孔廉生与国师两人先后说罢,同时相视而笑,随即两人的目光同时看向城头上。

智老将辽云丞相的几个条件跟孔廉生两人说了一下,孔廉生心无旁骛的认真听着,而国师这是目光怔怔的看着城门上挂着的两人,不由皱眉。“那是……”他不明就里,一时间不明白,为何如此紧张的战事上,会有两块儿肉挂在城门上,况且一块儿是死了的,一块儿是新鲜的,只是,一眼,他便认出那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