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1章 授艺,意外发现!(二合一)

“嗯,刘莽,你在这里按个手印,便可以借走这五百文了!”

韩家庄,韩家小院。

院中排起了一个小长队,韩里正在院子里支起了一个桌子,身边还站着一个中年文士,此刻,韩里正笑着对身前那个粗布麻衣的黝黑汉子说道。

这汉子正是刘家庄虎子他爹,先前那个下了好大决心才跑来借钱、结果却忘了带母鸡的人。不过就算带了也白带,因为韩里正是不会收的。

“哎!俺这就按!”

刘莽也没看那张纸上的内容,应了一声,便毫不犹豫地咬破拇指,在上面盖了一个鲜红的指印。

韩里正的为人,十里八村的都清楚,所以刘莽倒是不担心韩里正在文字上坑他,再说他就算不相信韩里正,还能不相信李泽轩吗?毕竟韩里正可是在帮李泽轩办事的。

“好!这是五百文,你好好点点!”

韩里正点了点头,从身后的木箱中取出了一吊铜钱,递了过去,说道。

刘莽双手接过,想要数数,但又有些不好意思,韩里正见状,呵呵一笑道:“呵呵,铜钱最好当面点清,以免后面生了误会!”

“多谢韩里正!”

刘莽心中感动,往左边挪了两步,将队伍让了出来,然后他就站在旁边当面数起铜钱来。

韩里正喊道:“下一个!”

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走了过来。

韩里正看着有些眼生,便问道:“小兄弟,你是哪个庄子上的?”

“韩里正,俺叫王庆元,十里坡王家庄的!上个月俺们庄刚并入侯爷封地!”

那青年连忙答道。

韩里正看向旁边地中年文士,就见那文士将桌上的册子翻开至某一页,瞅了片刻后,才点头道:“王家庄确有此人!”

韩里正这才点头,对那年轻人问道:“嗯,王庆元,你要借多少钱?你借钱所为何事?”

王庆元回道:“韩里正,俺俺借五百文,俺俺也想搭大棚种菜!”

韩里正点了点头,拿出一张写有文书的纸,说道:“跟刘莽一样,在这里按上手印!”

“哎哎!俺明白!”

王庆元兴奋道。

这时,旁边的刘莽已经点好了铜钱,他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问道:“韩里正,这大棚该咋建?俺想好好学学!”

拿着这“沉甸甸”的五百文钱,他的心里一阵压力山大,想到若是种不出青菜来,那他们一家可就彻底完了,他的儿子别说去学堂上学了,恐怕连吃饭都成问题了,所以在搞大棚之前,得好好学学技术,不然这借来的五百文钱就白瞎了!

“是啊!韩里正,咱们该上哪儿学建大棚啊!”

其他人也将目光看向这边,刘莽问的问题,也正是他们想要问的,下定决心过来借钱的人,其实都想着借着这次种大棚蔬菜的机会,彻底改善自己的家庭境况,没人不想自己家的大棚能种出青菜来。

韩里正抬起头,对所有人道:“要想学怎么建大棚,一会儿你们拿完钱了,我可以带你们去老胡家里看看,他们家已经建好一个大棚了,到时候你们若是有什么不明白的,一定要当场问,老胡也会教你们一些种菜技巧,想要学的,可以在旁边稍等一会儿!”

刘莽咧嘴笑道:“嘿!那成!俺就在旁边等会儿,多谢韩里正!”

“哟!这么多人呢!”

这时,李泽轩从院门外走了进来,看着院中排着的长队,惊讶道。

午后,他送走老舅后,心念庄子上的情况,便立马赶了过来,大棚蔬菜这种东西,对于许多百姓来说,可是寄托着家中生计,他若是不过来亲自指导,万一出了岔子,那罪过可就大了!

“侯爷?侯爷来了!”

“见过侯爷!”

“见过侯爷!”

大唐的勋贵中,李泽轩算是比较接地气的,经常跟底层的人民打交道,所以认得李泽轩的百姓也非常多,他刚一进门,就有许多人认出他来,队伍中的百姓们顿时兴奋了起来,连忙热情地行礼。

李泽轩一一点头致意,他走到队伍最前面,先前那中年文士慌忙正了正衣冠,快步过来行礼道:“下官袁世海见过侯爷!”

“袁世凯?”

李泽轩下意识一愣,心道不会这么巧吧?居然在唐朝碰到了一个袁大头?

那中年文士神色尴尬,小心翼翼道:“侯爷,那个…下官是叫袁世海,不叫袁世凯!”

这时,韩里正对按完手印的王庆元说了一句,并递过了一吊铜钱,连忙也走了过来,说道:“小轩,这位是县衙的袁县丞,老夫今日请他过来是想做个见证,这样也更为稳妥!”

李泽轩恍然,他也听过,在古代办事很多时候都需要找一个德高望重的中间人做见证,一般民间百姓办事都喜欢找县衙的公人做公证,这样出了事后也容易打官司,不得不说,他老丈人考虑事情还是非常周到的。

这时候,他也知道自己刚刚听岔名字了,便带着歉意,说道:“原来是袁县丞!本侯刚刚一时没注意,听岔了名字,实在抱歉!袁县丞还请见谅!”

袁世海连忙摆手道:“侯爷言重!您乃无心之失,下官也未曾放在心上!”

李泽轩点头笑道:“那便好!”

然后他看向韩里正,问道:“岳父,共有多少人前来借钱?”

韩里正答道:“早上已经有七十多户过来借了,午后看这架势,今天一天应该有接近二百户过来借钱!”

李泽轩心中一惊,他没想到竟然真的有这么多庄户建不起大棚,暗道还好当初他老丈人在旁边提醒了一句,要不然照先前那政策,很多人就算是想弄大棚,估计也是有心无力。

“嗯,岳父,可有安排庄户们培训大棚搭建以及青菜种植之法?”

李泽轩又问道。

韩里正点了点头,笑道:“安排了!一会儿老夫会带着他们去老胡家,老胡那边已经搭好大棚了,我带他们去现场看看!上午来领过钱的庄户,老夫之前已经跟他们说过,让他们午后去老胡家!”

李泽轩心中稍安,他看了看院中的木桌,以及那个装铜钱的大箱子,转过身朝庞非基开口说道:“非基,你现在去炎黄书院,让李泰、孟文浩、铁蛋、柯世清他们四个过来,就在这儿先等着!”

“是,侯爷!”

庞非基抱拳领命,立即转身而去。

韩里正不明所以,问道:“小轩,你这”

李泽轩道:“岳父,这么多庄户,你一个人也忙不过来,一会儿铁蛋他们过来帮你一起统计、发钱!现在你带着庄户们跟我一起去胡大叔家看看吧,胡大叔若是有什么疏漏,我也好在一旁指正!”

韩里正一听,也觉得有理,便应道:“那好!我们便先去看看!”

说罢,他招呼起庄户们,打算跟李泽轩一起去老胡家,旁边的袁世海顿时不知该如何是好,跟着去吧,李泽轩又没有邀请他,不去吧,他一个人留在这儿像什么事儿?更何况这院子里可还堆着一堆“巨款”呢!到时候要是少了七贯八贯的,他上哪儿说理去?

“袁县丞,你若是愿意,便跟着一起来吧!”

幸运的是,李泽轩并没有忘记他,袁世海连忙道:“愿意,愿意,当然愿意!”

只是庄户们却有些不大愿意了,他们害怕袁世海跟着偷师,将大棚蔬菜的技术给学了去,并传给外村人。

只是这大棚蔬菜的技术是李泽轩的,李泽轩都没说什么,他们自然也没有资格去说三道四,只能将这份不愿意给憋在心里。

事实上,李泽轩倒不担心技术泄露,因为他从一开始就没有要垄断大棚蔬菜的这门生意的心思,要不然他也不会将这门技术教给庄户们了。

他只是想让自家的庄户当第一批大棚蔬菜的种植户,成为第一批尝到大棚蔬菜甜头的人,这技术讲道理并不难学,过一段时间后,被其他庄子上的人或者其他达官显贵给学了去,那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要想不泄露,那他当初就不应该将这份技术给公开出来,既然打算教给庄户们。那总有一天肯定会泄露。不过好处是现在市场上反季节蔬菜基本没有,他治下的庄户们能够享受到大棚蔬菜带来的第一批红利,也是极大地一笔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