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5章 奇迹!

那学生应了一声,便十分兴奋地跑了上来。

其余三位助教,纷纷拿着纸和笔,站在刘洪源身后,准备做好记录。

投针实验的验证实验,在国子监算学馆正式展开。

整个实验足足持续了半个多时辰才宣告结束,由于是即时统计,学生们扔出去的细针压一次线,助教们就立刻统计一次,因此实验刚结束没多久,最终结果便统计出来了。

刘洪源拿着自己的统计结果跟三位助教一核对,发现结果都相同后,他转身对下面的学生说道:“我们一共有七十一名学生,每人投了十次,也就是说刚刚你们一共投了七百一十次,经过我与三位先生的统计,压中线的细针一共有二百二十六次!”

他话音一落,下面有个记性稍好的学生顿时就惊呼道:“七百一十,二百二十六,报纸上的结果是七百一十三,二百二十七!咱们的结果与报纸上的好接近啊!”

“哗!”

满堂学生立即哗然。

讲台上的三位助教也是面色一滞因为这个时候,他们也回忆起来报纸上的数据了。

刘洪源面不改色,他转过身子,拿起粉笔在黑板上演算了起来,学生们见状,连忙停止议论,安安静静地看着刘洪源演算。

710226=314159292………

待算到小数点后七位的时候,所有人的面色都变得精彩起来,一直处变不惊的刘洪源也不例外。老先生此刻激动地浑身都在颤抖,手上的粉笔掉了也浑然味觉,就听他喃喃自语道:

“奇迹啊!老夫,老夫竟然算出了祖率小数点后的第六位…这…”

第一更!

《大唐日报》上的消息传到国子监后,再度引发一片哗然,尤其是在算学馆内,引发了空前的震动。

由于当初李泽轩愤而“离职”,不仅将算学馆的学生全部给“带”走了,连原来算学馆的先生徐宏志也给“挖”走了,算学馆一度陷入了没有先生,也没有学生的尴尬境地。

无奈之下,孔颖达亲自出面,将告老在家的原算学博士刘洪源(徐宏志的恩师)再度请出山,又从各州府学子中挑了一批学生补充进来(毕竟这年头愿意去国子监的学生还是占了大多数啊,虽然炎黄书院现在也很出名,但是在民间的声望仍然比不上国子监这个大唐第一官学),算学馆这才又恢复了正常教学!

值得一提的是,算学馆这次招生规模,比之前扩大了两倍左右,一共招收了七十一名学生,大有在算学领域想要与炎黄书院一较高下的架势。

除了招收的学生变多了之外,孔颖达还为算学馆聘请了三名助教,来帮助刘洪源执教算学馆。因此,如今的算学馆无论是在学生规模,还是在师资规模上,都比先前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算学馆内。

“诶,听说了没?永安侯做了一个简单的投针游戏,就能简单地算出祖率的近似值,太神奇了!”

“我看过了,不过我觉得这一定是巧合吧?毕竟投出去的针压不压线完全是看运气的,他最终能得到这么一个结果,也完全是靠运气的!”

“我也觉得是巧合!他要是再做一次,结果肯定不一样了!”

“我看未必!永安侯既然敢将这个实验公布在《大唐日报》上,肯定已经做好了被质疑的准备!也就是说这个实验,是经得起质疑的!”

“话说刘先生怎么还没来?以往这个时辰,他老人家早就应该来了啊!”

“刘先生来了,刘先生来了!”

就在学生们议论纷纷的时候,门口进来了一个粗布白衣老者,配合着他那斑白的头发,莫名显得有些沧桑。老者后面还跟着三个中年文士,均是刻意落后那老者半步,以示尊敬。刚刚还闹哄哄的教舍,顿时变得静悄悄了。

“呵呵!老夫刚刚在外面听到你们都在议论报纸上的那个投针实验,想必你们都很想知道报纸上的那个结果到底是不是巧合吧?”

老者站在讲台上,看着下方的学生们呵呵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