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巨子耶!秦时明月里面的墨家巨子六指黑侠,穿着一身黑色斗篷,拿着一把墨梅,似剑非攻,墨眉无锋,叱咤风云,连阴阳家五大长老联手都没有拿下;还有第三任巨子,神秘莫测,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燕丹,那都是何等狂炫酷拽吊炸天的存在,为什么眼前这个墨家巨子长得这么土呢?
就算是低配版的六指黑侠,也没有这么低配吧?
还有,墨家江湖侠气那么重,从先秦,再到汉朝,各个统治者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墨家的打压,这种环境之下,墨家还能传承到唐朝?李泽轩前世没看过这方面的资料,对墨家的了解还只停留在清时明月的动漫里面,至于墨家在唐朝的状态是什么样,他是一点也不知道。
“小子见过墨先生还有两位墨兄!”
心里揣着一肚子的疑问,李泽轩冲三人拱手道。、
“某不过是山野村夫,可当不起李县男这大礼!”
墨槐脸颊微动,神色肃然道,那满含皱纹的老脸上,是看不到一点笑容。
李泽轩嘴角一抽,暗道这老家伙不是一个好相处的角色啊!也是,人家可是墨家巨子,哪能轻易去当教书先生呢?看来自己今天的任务并不轻松嘞!
嘿!这算是现代科学知识与古代科学知识的第一次碰撞吧?那就看看孰强孰弱!
李泽轩心里有些不怀好意地想道。
他的做人准则就是,别人要是不服,那就虐到他服!
根据《大唐日报》编辑部将各地分部的数据统计出来的结果,这次报考炎黄书院的学生一共有三千八百余人,就算按照百分之五十的参考率,前来参加考试的学生也有一千九百余人!
这个数字,已经基本大于每年来长安参加科举的考生数量了。
唐朝科举的考试时间是在每年的正、二月某日子,一般上一年十一月开始报名。考试地点在尚书省礼部南院贡院,主考为礼部侍郎。
一般,每年来长安城参考的举子,数量大概在一千多人左右,鼎盛时期可能会达到两千多人,而李泽轩办的一个书院,居然能吸引到近四千学生报名,不得不说他的宣传工作真是做的太到位了。
在许多人眼中,炎黄书院的入学考试,已经是仅次于科举的存在了,毕竟科举的录取名额有限(明经不得过百人,进士科不得过三十人),炎黄书院的,好像在没有什么名额限制,只要能考过就成。
入了炎黄书院后,进,可借助炎黄书院的算学科目去参加科举,退可以利用工学来挣钱养家,做一富家翁,或发明一个利世神器,跟李泽轩一样直接由平民被封为男爵,走上人生巅峰!
当然,参加科考的人比参加炎黄书院入学考试的人少,还有一方面的原因是门槛问题。
科举的门槛显然要比炎黄书院的门槛高很多,参加科考的考生一般有两个来源,常科的考生有生徒和乡贡,常科名目很多,依据应举人的条件和考试内容分为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科。生徒是在国子监(国子学、弘文馆、崇文馆)、各地学馆入学考试合格的学生。乡贡则是通过府试、州试的人,又称举人,他们是必须要有人举荐的(进京赶考的考生们还要拜码头找靠山,以期被人慧眼识珠)。
所以直到开元盛世的时候,参加科考的考生,才突破到了两千人左右,这个数量,是远远比不上宋朝的(北宋真宗咸平五年各科举子齐集京师竟达四万四千多人)。
相较而言,炎黄书院的入学考试门槛就低了很多,只要对四书五经有个初步了解,然后再钻研一番新式算学,就很有可能被录取了,也不需要你去拜山头,送礼“塞红包”什么的,报考的人数自然就多了。
走了大概两刻钟后,李泽轩终于带着李安仁到达了曲江坊。
“呵呵!你小子可终于来了!让我们两个老骨头等你一个小辈这么久,你可真是失礼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