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人双骑,快马加鞭,终于在日落之前回到了长安城。
李泽轩自然是回永乐坊了,而小胖子,在回他的魏王府之前,还得去一趟皇宫,毕竟他今天决定参与炎黄书院建设的事情,还没征得李二的同意呢!
“青雀,你这浑身大汗的是干嘛去了?而且今日一天都没见你人。”
在丽政殿。
李泰见到了李二跟长孙皇后,他们是刚用完膳,因为李泰还能闻到空气中残留的饭菜香气,中午没吃好,晚上还没顾得吃,小胖子现在饿的都前胸贴后背了,当然会对这些香味比较敏感。
“回父皇,炎黄书院今日开土动工,儿臣随先生一起去了云山,在那儿忙了一天刚刚回城,还未来得及沐浴,故而这般失态,请父皇赎罪!”
李泰嘴上回答着李二的问题,心里却在想着待会儿回王府时,要让厨子准备多少酒菜了。
“哦?青雀你居然会去炎黄书院那儿帮忙?”
李泰是什么秉性,李二这个当爹的岂会不知道,所以他听到李泰说的话才会这么诧异啊!
长孙皇后也插话道:“雀儿你这不声不响地出城一天,倒是没想到去了那荒山野岭,这夏日炎炎的,怕没少吃苦吧?”
想起这一天经历的种种,李泰虽觉辛苦,但是他更觉得充实,这一天能抵得上以前的一个月了!
“母后,儿臣不辛苦!反而从中学到了很多!儿臣打算这两月全力帮助先生建设书院,望父皇和母后恩准!”
“什么?”
李二挑了挑眉头,盯着李泰,问道:“你从未经历过建造劳作之事,如何帮李泽轩建设书院?”
长孙皇后这时也拧眉问道:“雀儿,据母后所知,小轩这次请了一万多工匠、民夫,参与书院建造,建设进度自然无虞。而雀儿你自小居住深宫王府,怎能去受这般苦?”
……………………
胡汉云的第一“建设兵团”,主要是负责工地建筑材料供给以及搬运的。
炎黄书院所需要建筑材料,大体上包括土砖、石灰、糯米灰浆、石头和木材这五种,前三种都是花钱从各个地方买的,像土砖这样需求数量特别大的,都是要专门派一个小队去砖窑搬运回来。
在唐代,民间已经出现了许多砖窑,不过大都规模较小,此次跟炎黄书院这支“建设兵团”达成合作的是长安城附近的一处官窑,距离梅村有三十多里,长安城的城墙以及皇宫的修建,都用的是那个砖窑的土砖。
讲道理,李泽轩要想自己建砖窑的话也不是不可以,而且他建的砖窑,烧出来的砖肯定比其他砖窑的更结实。
建窑这活看似十分高大上,真正开工却一点也不难。只要掌握了技巧,建砖窑甚至比盖房子更简单。
唯一难解决的是烟囱问题,要知道后世常见的砖窑光是烟囱就得三四十米高,这在没有塔吊没有脚手架的唐代有点困难。
不过也不是没有解决办法,李泽轩就知道有一种能够不用烟囱也能烧砖的办法——循环窑!
循环谣外观类似一排长长的碉堡,高度只有五米不到,但是长度足有两百丈。循环窑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循环烧砖,它可以建设二十个窑洞,每个窑洞都可以单独点火。
相比于这个时代那种每组八孔窑的连体砖窑,循环窑效率更高,也更省燃料。
虽然自己建砖窑好处多多,但李泽轩却并不打算那么做,他盖一座书院不可能全部材料自己造吧?那得费老劲了,而且这种垄断想法要不得呀!总得给别人留一点利润不是?
午后。
胡汉云带着1团的三千多号人去山里“打野”了,咳咳,准确地说,是砍伐木材去了!
他们得弄一批木头回来,交给其他团搭建工人临时住所,对于整个“建设兵团”来说,这第一天的开工,除了划分编队外,就只有建造安顿之所了,正式盖书院得等到明天才行。
幸运的是,现在是夏天,工人住所只要能挡太阳挡雨就成,没必要考虑保暖效果,所以搭建起来就会非常简单。
………………………
日暮西斜。
云山上却依然热闹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