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轩心里有一搭没一搭地胡思乱想道。
“李司业来了?快快请坐!”
见李泽轩进来,郡王妃连忙起身笑脸迎道。
“郡王妃客气!小子姗姗来迟,还望王妃赎罪!”
李泽轩从乱七八糟的思维中,跳了出来,拱手行礼道。
“呵呵无妨无妨,崇义、怀仁,还不快过来给李先生见礼?”
郡王妃呵呵笑了一声,然后冲旁边的两个青年招手道。
“小子李崇义见过先生!”
“小子李怀仁见过先生!”
不管这俩人平常调不调皮,此刻在郡王妃的眼神威慑下,都显露出一副乖宝宝的样子,上前给李泽轩躬身行礼。
“两位世子不必多礼!快快请起!”
李泽轩心里极为舒爽,平常他都是在别人面前自称小子,现在轮到别人在他面前自称小子了,虽然李崇义的年龄说不定跟他差不多大,虽然李怀仁也就只比他小两三岁,但师道礼仪不可废啊!
“谢先生!”
两个毛孩子起身道。
“本妃估计李司业应该还未来得及吃饭,怕是饿坏了吧!本妃这就令人上菜,其他事情饭后再说,如何?”
郡王妃眉眼含笑道。
“哈哈,这小子肯定饿了!王嫂你直接让人上菜吧!”
李道宗笑道。
“但凭王妃和王爷安排!”
李泽轩拱手笑道。
他的确有些饿了,只是他这句话,怎么有些怪怪的?
…………………
“哦,爱妃,恪儿呢?”
李二嘴里吃着杨妃做的清蒸鲈鱼,眼睛往左右巡视了一圈,忽然问道。
李恪身为杨妃的大儿子,出身高贵,继承了两朝皇室的血脉,论血脉高贵程度,怕是整个大唐,都没人能比得上他了,可谓是大唐最尊贵的王子。
另一方面,李恪文武兼备,他的神武果断像极了李二,所以李二对他格外厚爱。这不,半天没见到李恪,李二就念叨起来了吗?
“陛下,恪儿这会儿怕是在北衙跟独孤将军习武吧!”
提起儿子,杨妃脸上浮现出一抹慈爱的圣光,那是身为母亲,所独有的温柔。
北衙即皇城北面,李渊称帝后,从太原起义的军队中选拔出三万禁军驻扎在皇城北面,负责皇宫的守卫工作,称为元从禁军,又称为北衙。
“嗯,不愧为朕的儿子,还真是好学!”
李二赞赏地点了点头,他瞥见不远处的桌子上放着一摞报纸,好奇地问道:“爱妃平日也看报纸?”
“嗯,偶尔看看!”
杨妃随意答道,其实根本不是偶尔看看,而是经常看,她平常在后宫闲得无聊,报纸给她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消遣方式,基本上每一期的报纸,她都是从头到尾看完的,但她却不能这样说,因为这话要是说出来,就会显得她好像在埋怨李二不经常过来看她一样。
深处人心复杂的皇宫,杨妃早就学会了如何谨言慎行,如何保护自己。
“嗯,把今日的报纸拿来给朕看看!”
李二没精力去琢磨女人的复杂心思,他想到今天的报纸还没工夫看,于是说道。
“是,陛下!”
杨妃起身,轻移莲步,将今日的《大唐日报》拿了过来,递给李二,李二接过,将报纸放在饭碗旁边,开始一边吃饭,一边看报纸。
“嗯?”
李二当然没工夫去看报纸前面那些之乎者也的文章,他直接看的是头条新闻,只是看完这则新闻后,李二的眉头深深地皱了起来。
“怎么了?陛下?”
杨妃这会儿吃完了,她拿着手绢擦着红唇,见李二这副表情,她不由疑惑道。
“今日的头条新闻你看了吗?”
李二问道。
“哦!臣妾看了!陛下是觉得这新闻不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