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算学馆每个月休沐八天,好幸福!”
“是啊,凭什么他们每个月就能休沐八天,我也要跟我们书学馆的先生抗议,我们也要每月休沐八天!”
“对,我们要抗议!”
“你们还不快走,都要迟到了,去晚了小心先生打手掌!”
“啊!快走!”
围观的学生顿时一哄而散,国子监的大门口又重新恢复了安静。
孟文浩始终一动不动,丝毫不受外面的喧闹所影响,这次的题目要是做好了,可是能在月考中加两分的,他要是能拿到这两分,那到时候得到月考第一的把握又大了很多。
他的脑海中疯狂地转过了很多思路,但都被自己一一否定掉,不行,这个也不行,这肯定不是最好的方案,一定还有更好的!
孟文浩此时已经陷入了魔怔,丝毫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孔颖达此时从他旁边路过,看了他一眼,摇头叹气道:“执着的孩子,愿你能早点走出来吧!”
说罢他也没去打扰孟文浩,便径直走了。
时光流逝,转眼来到正午。
“哇,这孟文浩怎么还在这儿站着?”
“对啊,他好像脚都没有挪动过。”
“可别站出问题了啊!”
“我看这人脑子本来就有问题!”
“走走走,不管他了,快吃饭去!”
“对对对,吃饭!”
四周再次陷入安静,孟文浩嘴唇干裂,身子有些摇摇欲坠,却丝毫没有挪步的意思,仍在原地沉思。
从早上到现在,他脑海中已经想过数百种方法,比如造梯子,对树干一段一段地量、用绳子绑在树梢,量绳子的长度等等,但都被他一一否决了,直觉告诉他,这些都不是最好的方法,一定还有更简单的方法!
一定还有,我一定能想到!孟文浩心中坚定地想到。
夜色降临,路上的行人纷纷归家,几刻钟后,天色完全黑暗了下来。万家灯火相继而亮。
长安城东北面,许多坊靠近皇宫,因此这里多是达官贵族的居住之地,长安城的西北面,由于靠近西市,这里的坊聚集了大量的富商以及胡人、波斯人等化外之民。因此长安的坊市格局一直就有“西富东贵”之说。
长安城西南脚,归义坊。
这里远离繁华之地,多是一些贫苦人家的聚集地。
一个破旧的院落里,亮起了点点灯火。屋内,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正捏着一个小女孩的手,手把手地教她写字。
小女孩儿大概七八岁,面色有些发黄,明显是营养不良。仿佛是觉得写字挺好玩儿,她的脸上时不时漏出一丝天真烂漫的笑容。
“浩儿,丫丫,吃饭了!”
一个粗布灰衣的妇人端着一个菜盆,走了进来,笑着说道。
“哦,吃饭咯!”
小女孩儿欢呼一声,从男孩儿的怀中挣脱出来,跑到餐桌旁边,看着菜盆里的饭菜直流口水。
男孩儿好笑地摇了摇头,对那妇人问道:“娘,阿爹今晚不回来吃饭吗?”
灰衣妇人怔了一下,说道:“你爹他在灞上帮人卸货,今晚怕是不回来了,浩儿你别管那些,先吃饭吧!”
小男孩低声答应了一声,默默地回到饭桌前坐下。
“来,浩儿,吃个鸡蛋,这是为娘今天在胡员外家做工时,他家的小娘子塞给为娘的,你快吃了补补脑子,这样来年说不定能考个状元!”
夫人小心翼翼地剥好了一个鸡蛋,放在了小男孩的碗里,慈爱地说道。
小男孩儿看着碗里的鸡蛋,又看了看旁边馋的直流口水的丫丫,他用筷子将鸡蛋夹到了丫丫碗里,说道:
“娘,孩儿在国子监中午有鸡蛋吃,这鸡蛋就给小妹吧!”
他心中想到:这次的月考一定要拿到第一,这样就能带着爹娘,带着小妹,去醉仙楼大吃一顿了,听说醉仙楼的酒称得上神仙佳酿,父亲很久之前好酒,但是这些年为了供自己读书,再也没喝过酒了,一定要带父亲去尝一尝;
小妹也好久没吃过肉了,醉仙楼的啃的鸡、狮子头、红烧肉,小妹一定喜欢吃;
醉仙楼的东坡肉、回锅肉阿娘一定喜欢吃。
灰衣妇人本来伸手想阻止,但听儿子这么说,只能作罢,她叹息一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