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缜并没有怪他的意思,而是在略作思忖后道:“那就你看来,这批倭寇到底有多少人马?”
“这个……”在沉默了有一阵,作了好一会儿的回忆后,他才回道:“若小人所记不错,当在五六百人之数。”
“五六百名海盗居然就出现在海面之上,为的就是袭击我们的商船,这也太凑巧了些吧。看来他们确实是冲着我山东出海商船而来!”陆缜已得出了最终的结论:“而且,就之前的情报来看,以往海上盗匪的实力都不怎么样,这次能聚起如此规模的船队,一定是联合了好几股海盗倭寇才形成的!”
听了他这一分析后,那些商人就更显得不安起来了:“大……大人,这可如何是好?要是他们在海上一日,我岂不是再也别想安全地出海贸易了?”
这对众商人来说实在算得上一个巨大的打击了。不光是因为他们已投入了许多资金在出海贸易一事上,此时收手必然要承担极其严重的损失。更因为在尝到过出海贸易的甜头后,实在不想这样一本万利的好事就此毁掉。于是,众人都眼巴巴地看着陆缜等官员,希望这些大人们能帮着自己解开这道难题。
“你们且先回去,容本官好好想想对策再说。”陆缜虽然也急于把这一问题解决掉,但也没有表现得太过急切。因为他从这些人的讲述中,已经隐隐看出了一些问题来。
等他们走后,高尽忠等下属官员才看着陆缜:“大人,此事该当如何应对?要是一个不好,说不定又会成为朝中某些反对开海之人的借口。”
“这个本官自然明白,这股海盗是一定要尽快除掉的,不然损失的可不光是那些商人,还有朝廷的税银。”陆缜点头表示认同:“不过,你们就不觉着此事大有蹊跷么?茫茫大海,这些海盗是怎么找到我们派出的商船的?如果只是一两次也就罢了,可就现在来看,自五六月后,几乎我们的商船都会被他们袭击。这意味着什么?”
众人立刻明白过来,脸上顿时现出了惊讶之色:“大人的意思是……他们对咱们商船的出海航行路线都了如指掌,所以能早早就做好准备?”
“不错。”陆缜点头:“这就说明了,在我威海港口之内,其实早就有海盗的同伙埋伏其中了。所以要是我们大动干戈地出兵入海剿贼,效果恐怕未必会好。说不定我们连这些贼人都找不到呢!”
多么6的章节数啊。。。。。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
自去年九月第一批出海的船队归来后,诸多跟随陆缜展开海上贸易的山东商人们可算是尝到了甜头,这便让更多的人放下成见,也投身到了开海贸易这一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而随着出海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情况更是不断地往好了走,待到二三月间,第二、第三批主要由民间商人引领的出海船队安全归来,并带来了让人眼红的丰厚利润后,更多人在后悔之余加入到了出海贸易中去。
此时在山东大小商人眼中,海外诸国全都是一棵棵的摇钱树,只要自己能拿得出购买大明物产,并雇佣船只出海的钱,出去转上一趟,就能赚个盆满钵满,获取十倍以上的利润根本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于是在进入到三月中旬之后,普通商人撇开官府争相雇船进入大海已成了一种不可抑制的趋势。他们多的联合十几二十个商人,雇上几条官府所造的海船便浩荡而去,少的则只有人,也用小船出海去碰运气,大家都相信只要能把货物送去周边海外国家,就必能获取大笔的利益。
倒是官府这边,在陆缜的授意下,当第二次出海的船只归来后,便暂时停下了出海贸易的脚步。明面上,陆缜是冠冕堂皇地说这是不与民争利,是维持官员身份的表现。可实际上,他是因为要赚取船只和水手的雇佣费用,所以把能出海的大小海船都给租出去了。
事实上,光是这些海船的租金,以及船上水手船员的佣金就已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更别提在海外贸易兴起之后,陆缜已顺势把关税给提了出来,这样即便不派船出海,官府也能从中赚取到相当可观的好处,又何必再让人去海上受这风浪辛苦呢?
当然,在鼓励之外,作为地方官,以及海外贸易倡导者的陆缜也好心地提醒过这些商人,不要完全被利益所蒙蔽,还得小心海上的种种危险,必须做好相应的防御措施。不过在一艘艘从海上满载而归的商船吸引下,大家早就把这一善意提醒给当成了耳旁风,压根就没往心里去。
变故,往往就出现在所有人都放松警惕的时候。
五月入夏之后,正当城中商人憧憬着新一批的船只会在何时回来,噩耗便接踵而至。
先是,四月间才刚出海不久的商船突然就狼狈不堪地逃了回来。其中,更有许多人身上都带了伤,几艘船也是破损严重,一看就是遭受了极大的意外。
当这些船上之人登岸一哭诉后,众人算是彻底傻眼了——他们居然在出海后不久就遭遇到了一批凶悍的倭寇船只的袭击。对方组织严密,战术精到,只几下就把最前边的三艘商船给控制住了,然后再包围杀向后头的那些商船。
在对方投石箭矢和撞击的攻击下,这些商船在付出了不小代价后才得以脱身。但在此期间,为了能尽快摆脱海盗的追击,他们还是把船上的许多物品都丢下了海去。最终回来的船上,不但人员损伤不少,带去的货物也只剩不到一半。
得到这一消息后,出资这支船队的几名商人顿时大惊失色,有两个甚至直接就晕倒了事。他们可是把多半家产都投入到了这次出海贸易上,现在出了这档子事,真正叫作血本无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