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随后朝中群臣的反应却再度让君臣二人的盘算落到了空处。之前已经偃旗息鼓的反对者们一听陆缜居然要以钦差巡抚的身份去往浙江或福建督促开海一事,那是极力反对,直言此非善政,绝不可在东南三省如此要紧的钱粮重地随意推行。
这一回,就是胡濙和于谦手下之人也没有站出来为陆缜说话。因为他们之前相帮也只是出于那两位的授意,其内心却未必会接受开海这一政策。另外,老于世故的他们更明白在此事上,反对者是一定会坚持到底的。
东南三省在背地里违禁出海走私的事情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只要有人想查,就一定能查到许多的证据。要是这时候与他们处在对立面的陆缜以巡抚高官的身份赶去那里,恐怕很可能会使双方发生矛盾,不但于开海之事不利,甚至还可能乱了整个东南的大局。这是谁都无法接受的事情。
所以,陆缜原来所打的主意自然就推行不下去了。或许有人会问了,除了这三省外,照后世的结果来看,广东不也一样是极好的选择么?为什么陆缜不选在那里推行新政呢?
答案是,此时的广东可远远无法和后世相比,身处南方烟瘴之地的它,如今依然是蛮荒之地,是朝廷发配罪人的不毛之地。那里虽然靠着海,可根本就发展不出像样的港口来,而且连道路都很不通畅……所以在考虑试点时,陆缜便直接将广东给忽略掉了。
“看来,这些家伙并没有死心,虽然不能明着反对我推行开海之事,可还是通过其他法子来加以阻挠。我大明能开设港口的地方本就不多,除了东南三省,似乎就只剩下天津和山东一带了。”陆缜脸色阴沉地作着盘算,最后说道:“既然如此,那臣以为就选在山东作为开海禁的试点,不知各位大人还会不会反对?”
其实真说起来,天津是更合适的所在。只是这儿毕竟和京城近在咫尺,陆缜相信只要自己提出来,一定还会有人反对,而理由自然是帝辇跟前岂能随意开海?
在听了他这句话后,有几名官员又跃跃欲试地想要反对了。正如他所料想的那样,这些人确实是憋着曲线救国,通过不断反对试点位置来否掉开海一事。但就在这些人想要出声反对时,前头一些地位较高的官员却纷纷给他们打了眼色,让他们不要再作反对。
虽然不明白这些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底下的官员还是听从了指挥,没有再开一言。
陆缜见状,也略觉意外,不知对方到底在打什么主意。可这毕竟是件好事,好歹是把试点位置给定了下来,这就算是为开海禁一事迈出第一步了。
于是,就在大明景泰元年的七月二十五日这天,朝廷正式决定推行开海之策,并任兵部侍郎陆缜为山东巡抚,在全权主揽地方军政大权之余,前往当地推行开海新政……
在这一场近月的朝堂大纷争,大争论后,大明朝廷终于宣布改弦易辙,重开海禁。
可即便天子已明诏天下,想要真正彻底地推行这一政策却依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自宣德年最后派船队出海之后,朝廷就再没有正式有过出海的举动,民间更是早已习惯了与大海隔绝的生活,想打破这一惯性绝非一道圣旨便能轻易做到的。
尤其是那些地方上守旧顽固的士绅阶层,对此更是相当抵触,在诏令颁发之后,已经有不少地方衙门收到了那些地位不低的士绅人等的反对声,甚至连许多官员对此都是抱有成见的,借此更是接连上疏加以劝阻。
在此等情况下,朝中高官自然成为了这些反对群体攻讦的目标,无论是内阁辅臣,还是六部尚书,有一个算一个,都遭到了不小的非议,说他们利欲熏心,实在有负皇恩。
当然,压力最大的,还是当今天子朱祁钰,因为他不但每日里都会看到来自民间的反对奏报,而且还得面对朝中那些依然不怎么服气的官员的旁敲侧击,这让年轻的皇帝实在有些压力山大,都感到快支撑不住了。
无奈之下,朱祁钰只好再度把陆缜召进宫来商议对策。
听了皇帝的诉苦之后,陆缜也是一阵无奈。明明自己的提议完全是利国利民的,可偏偏就是有那么多人不领情,而且还做出了激烈反对。要是只有那些因为开海会损害其利益的人跳出来反对也就罢了,可事实上在反对者中,占大多数的还是那些因循守旧之人。他只能叹一句无知者的可怕,以及历史惯性的强大了。
看着陆缜只在那儿叹息不已,皇帝是真忍不住了:“陆卿,事到如今开海之事可关系到朕这个天子在官民心中的威信了,你可得把事情办好哪,万不能掉了链子。”
“臣明白。”陆缜这才回过神来,点头答应道:“陛下放心,其实对此臣也已考虑过了。如今天下之所以会有这许多人反对开海,只是因为他们不熟悉这事儿,又不知道这能给我大明带来多大的好处而已。只要做出些成绩来,让他们从中获得好处,这些反对者便会立刻变作支持开海之人!”
“这却谈何容易哪……”天子苦笑一声:“如今各地都是反对之声,想要推行这一法令必然阻碍重重,怎么可能在短期内有所成效呢?”
陆缜听了这话,眉头便是一皱。他感觉得出来,其实天子已经有些疲惫和厌倦眼下纷争不断的情况了。其实这也在情理之中,本以为轻易可推行的事情一说出来就被满朝臣子所阻挠,随后好不容易压服了这些臣子,可下头又反对连连,自然让他生出了无能为力的挫败感来。
“陛下还请宽心,其实此事臣也想过。在开海一事上,确实不宜操之过急,毕竟国朝禁海已有百年,骤然全线开海,势必会让人感到难以适从。所以,以臣浅见,该当徐徐图之,先以一省为示范,只要在那里开海有了成效,并因此给朝廷带来了足够的利润,则其他省份官员为了政绩自然会争相效仿,就是现在那些反对连连的百姓在知道开海的好处之后,也会改变主意。”陆缜只好耐着性子,温言劝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