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斗转星移

盛世大明 路人家 3262 字 8个月前

此时,云嫣便半倚在绣榻之上,指着前头的一叠糕点道:“陆郎,我要吃那个。”

“得令。”陆缜忙屁颠屁颠地走过去为她捻起一块糕点,还轻轻送到其嘴边,看着她咬下一口后,便又凑到了自己嘴边咬了一口吃下。

楚云容一看,忙也开口:“陆郎,我口渴了。”

“好的。”陆缜又赶紧过去,为她倒了杯香茶,拿嘴吹凉了后,才送到其嘴边,喂她喝了下去。

被陆缜这么伺候着,两女的脸上尽是幸福的模样,觉着要是时间一直停留在这一刻该有多好。

只可惜,世上的事情并不能如人所愿,就在他们腻歪在一块儿你侬我侬的时候,一声轻轻的咳嗽突地从门外响起:“老爷……”

陆缜闻得声音,赶紧把身子一正,两女也纷纷坐直了身体,随后才道:“进来吧。”

来的是个四十多岁的妇人,胖胖的脸上透着精明,正是如今这陆府的后宅管事玉嫂。

现在的陆府占地七八亩,足有前后七进,自然不可能再只有大猫小猫两三只了。陆缜作为堂堂朝廷三品侍郎,身份摆在这儿,自然也不可能再过着孑然一身的日子,所以府上也就多了数十名家丁奴仆,另外,还有内外管事各一人,如今的陆家也算是大户人家了。

其实玉嫂早就知道自家老爷和两位夫人私下里的这点事情了,虽然心里多次觉着有失体统,但表面上可不敢表露半点,甚至每次进屋前都会先咳嗽了提醒一声,以免看到什么不该看的东西。

在来到三名主人跟前后,玉嫂又弯腰福了一礼,这才道:“老爷,前头祥叔差人报信,说是有个叫陆仁嘉的在外求见,他说是老爷的亲戚。”

“嗯?是他?”陆缜眉头微微一皱,这位怎么会在此时进京来见自己?是因为遇到了什么麻烦事,还是因为听说自己升了官,所以想来求取好处?

全新的一周,全新的一卷……所以路人诚心求各位全新的推荐票支持一波!!!!

时光飞逝,斗转星移。倏忽间,秋冬过去,再度春临大地。大明朝的年号也悄然从正统十四年翻到了全新的景泰元年。

大明帝都北京城一如以往般的繁华热闹,就仿佛那场战乱从未曾发生过,只有那城门城墙处留下的斑驳伤痕,向着往来的行人诉说着那段危险的岁月,让有心之人驻足凭吊。

民间的一切看着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蒙人退却之后,前者被劝进城来的乡镇百姓已重回家园,纵然有一些家园被毁的,此时也由官府牵头为他们重新修建起了屋子。而趁着春日到来,田间地头多是忙于耕种的农人,哪怕曾遭受苦难,当一切尘埃落定,他们依然得为自己的生活奔忙。

只有官场,这短短半年多的时间里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不光是体现在朝廷年号的更迭上,更体现在诸多官员的替换上。

在北京保卫战胜利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又有大批官员因受王振罪行的牵连而降职甚至丢官。之前皇帝所以没有完全扩大打击面,还是为了稳定考虑,毕竟那时他才刚即位,根基不稳,同时还有强敌在外虎视眈眈,朝廷是断不能再生内乱了。

可在取得一场大胜之后,朱祁钰这个新天子算是彻底坐稳了龙椅,如此自然再没有了任何顾虑。一场比初登位时要严厉得多的清洗随之展开,无数心存侥幸的王振党羽纷纷落马,取而代之的,是之前饱受排挤迫害,甚至曾被陷害丢官的朝廷官员。

这场清算可不止在京中推行,甚至还扩散到了全国各地,但凡是曾靠着巴结王振才坐上位置的,只要有人告发,又能拿出真凭实据的,那就难逃惩处。虽然这其中难免有被冤枉的,可总体来说还是让官场的风气为之一肃。

尤其是京城里,随着厂卫势力大削,文官集团的势力便已渐渐抬头,那些御史言官们更是以敢说真话,敢作批驳为荣,就是天子和那些朝中重臣,都经常成为他们弹劾的对象。

虽然从历史的眼光来看,此风断不可长,长此以往必然会出现臣强君弱,最终君臣对立的结果,但至少目前看来,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当真做到了君明臣直,众正盈朝,大有盛世之气象了。

当然,言官们鸡蛋里都要挑出骨头来的做法总是有错漏的地方。比如之前紫荆关的守将孙祥,明明是苦战至最后一刻为国捐躯的英雄,可在这些言官的弹劾里,他当时就成了胆小畏死,并最终导致关城被破,北京陷于险地的最大罪人。一时间,甚至都有好多的声音提出要抄其满门,罪延子孙。

幸亏这时候有兵部的于谦和陆缜两人为他说话,并把从紫荆关逃出来的兵卒的证词拿出来,再加上喜宁这个大罪人的承认,终于为这位功臣洗刷了冤屈。

不过其他一些人可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总归是有不少倒霉的官员因言官的弹劾而吃足了苦头,就是风头正健的兵部侍郎陆缜陆大人,最近也因为一些小事被人弹了个满头包,最终只能暂时闭门谢罪,不敢见人。

陆府的匾额高悬在府邸门前,在正午的阳光下闪烁着金光,让不少从他门前经过的行人都忍不住要张望两下,同时小声地议论几句什么。

一个只在朝中任官不满十年,且还不到三十岁的人居然靠着种种机缘成为了当朝手握重权的三品大臣,其本身的话题性已足以让许多人感叹不已了。这是多少官员穷其一生都难以企及的高度哪,可他居然轻轻松松就坐上了这个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