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担忧与期盼(第七更)

盛世大明 路人家 3248 字 8个月前

直到对方步履蹒跚地走出去有一段距离了,陆缜才回过神来,赶紧赶上几步,搀扶着老人离开皇宫。

无论胡濙和陆缜对此事有多么的不看好,随着天子下定了这一决心后,御驾亲征,率军北伐这一件事情便已无可更改。

而这一决定所带来的影响,就是整个大明帝国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完全忽略了这还是正月初的事实,所有衙门和军队,甚至是百姓都开始为此忙碌起来,整个帝国的战争和政治机器,也以让人惊叹的效率开始运转了起来。

因为此番将与蒙人决战,所以兵马上的调动便成了重中之重。只靠边军或随天子北伐的京营大军明显是不够的,所以还得从全国各卫所军营调兵遣将。

只三天工夫,从兵部衙门里就发出了不下数百道调兵的手令。无数骑兵策马狂奔在一条条官道之上,将朝廷的军令在最短的时间里送达到位。

山东、直隶、湖广、江南……全国各地的官军在接到这些调令时,也都以最快的速度开始集结调动,并开始分批开赴北方。

一时间,本来该是最冷清的道路上,这个时候却满满当当都是急匆匆赶路的军队。另外还有不少则是大量的民夫百姓,或用肩扛手挑,或是驱赶骡马,又或是推着各种简陋的车辆,在地方衙门的差人的指引下,运送了大量的粮草也朝着北方赶去。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在这个时候,就可以看出如今大明朝的底蕴有多么深厚了。只不过半个多月时间,各地就已抽调出了不下三十万石的粮草,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地往上增加。

至于甲胄、兵器和箭矢等等军械的运送,就更不在话下了。

反正就一句话,随着朝廷旨意传达到下方的每一个布政使司衙门,送到每一个州县衙门,那里的官府和百姓都开始动了起来。

这是在举全国之力,全国之兵欲与蒙人好好地战上一场了。所有人都相信,此番天子御驾亲征,必然能像太宗朝时那样,为大明再次取得一场足以奠定今后几十年太平的大胜!

虽然超过了0点,但还是可以算在一天里的,一日七更啊,差不多相当于一夜七次郎了。。。。求票票啊!!!!

随着御驾亲征,北伐大漠的主意定下,这场大年初一的君臣祭祀仪式也就来到了最后阶段。朱祁镇再次进入太庙之中,向历代先祖祈祷告求,希望他们能保佑大明,保佑自己此番能旗开得胜,为天下再取一场大胜。

而太庙之外,群臣虽然也一个个都跪伏于地暗自祷告,可他们心里却是一阵无奈与茫然,事情到这一步,却是完全出乎了所有文官们的预料了,他们的心里谁都没底,不知接下来的朝局将会是个什么样的走向。

这样的情绪一直延续到了散朝之后,走出宫门时,大多数人都显得有些怔忡,而胡濙更似是受了不小的打击般,居然连脚步都满是蹒跚,仿佛一下子就苍老了十岁一般。

心绪不宁的他在跨过一处高高的宫门门槛时,更是被其狠狠地绊了一下,一个趔趄间,便要摔倒。好在,一只有力的手及时从侧后方伸出,搀住了差点摔个马趴的老大人,同时陆缜的声音也响了起来:“先生还请小心!”

刚才众人散去时,陆缜便已看出了胡濙整个人都有些不对劲儿。所以一路出来便紧跟其后,也好有个照应。现在看来,自己的顾虑果然是对的,总算没有闹出什么差池来。

受这一吓,胡濙的神思终于清醒了一些,看了陆缜一眼后,方才苦笑道:“这回真是多亏善思你了,要不然老夫可就得丢大脸了。”

“先生言重了。”陆缜说着,又关切地问了一句:“先生的身体可无碍么?是不是先在边上歇息片刻再走不迟?”

本来,胡濙是想说没问题的,可动了下后,却发现双腿有些发软,便不再逞强:“罢了,就先在此歇口气吧。人老了,就不中用了!”

显然,这次未能阻止天子的冲动决定,让胡濙的心理受了不小的打击,甚至都生出了认老服输的心态来。陆缜看到这一幕,心里也很不是滋味儿,不过并没有忙着说什么话,而是先搀扶着老人靠到了长长的甬道旁歇息下来。

此时,他们二人的这一举动已经吸引了不少同样往外走官员的注意。不过在发现是胡老大人在歇息后,这些人也就没说什么,只是冲他拱了拱手,便满脸复杂地离开了。大家的心情都很不好,又是在皇宫之中,所以有些话便不好说出来。

在看着胡濙有些缓过气来后,陆缜才用只有他们二人能听清楚的声音轻轻道:“其实先生你不必如此自责,事情早在去年,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已有了定数。要不是您这些年来苦苦支撑,这朝局早不知是个什么模样了。所以您对朝廷只有功劳,而无半点亏欠。”

胡濙在听了这话后,灰白的眉毛不觉一挑。这个年轻人居然一眼就看穿了自己的心事,还真是心思缜密哪。在迟疑了一下后,他才苦笑道:“老夫何尝不明白这一点,可是陛下他这个决定做得却实在太过仓促,真杀了我们这些人一个措手不及哪!”

“其实只要王振一直在陛下身边加以唆摆,这一天就一定会到来,对此学生倒不是太过意外。”陆缜压着声音道:“我想,百年之后,后世之人也会明白这一点,所以纵然这次会出什么差错,他们也不会怪到先生,和这满朝官员的身上。”陆缜猜测着对方所顾虑的是什么,又开口劝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