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报?邝尚书可是北边传来的么?”
“是大同与蒙人的交战终于有了结果了么?”……
虽然那名主事禀报的话并没有被其他人听清,但那捷报二字还是清清楚楚地传入了众人耳中。于是,不少官员都急着询问起来,就连那几名朝中元老,也个个都竖起了耳朵,把目光看了过来。
邝埜也不再隐瞒,当即点头,高声道:“各位大人说得不错,刚刚有大同军卒以八百里加急的方式送来捷报,之前进犯我大同的蒙人大军已被彻底击溃,而且还被留下了数千首级!”
此言一出,群臣哗然。欢喜者有之,怀疑者也是不少,就是于谦这个兵部侍郎,此刻也不觉皱了下眉头,觉着自家上司似乎把事情说得太快了些,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别的官员或许还说不出什么门道来,但作为兵部的二把手,于谦对北边的形势那是作过深入研究的。他很清楚如今大明边军与草原蒙人军事实力的对比,以及各自的优劣都有哪些。
如果捷报里只说是大明击退来犯之敌,斩首千许什么的,于谦是毫不怀疑其真实性的。因为这是大明守军的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凭着大同城的城高池深,再加上三军用命,以及各种守城器械为辅,想要做到这点并不太难。
可是杀敌数千,就有些不怎么现实了。因为以蒙人一贯以来的作战方略,他们是不可能在明知打不过,而且折损不少的情况下依然拼尽全力,不惜代价继续攻城的。毕竟他们也应该知道,即便打下了大同,对中原的威胁也不是太大,大明可还有上百万的军队驻于大同以内呢。
这得有多么大的仇恨,铁了心地全力攻城才能打出这样的战果来。想着这些,于谦心里自然是充满了怀疑的。不过,在群臣都欢呼雀跃的时候,他并没有站出来点出其中的问题,只是静静地思考,准备一回衙门就赶紧看看这份捷报的内容。
不过大多数人是没有想这么深远的,在欢呼之后,就迅速想到了这可是大喜事,当即就有不少官员再次回头,向守宫门的禁军请见天子,要向皇帝进奏这一大喜事。
对此,守宫门的禁军自然不会来坏这好事,所以很快地,群臣就再度进了宫,并向满脸疑惑的天子奏禀了这一捷报,连道此乃天子圣德,才有此战果,并在新年的第一天就传了回来……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旧年已去,新年终来,今日正是大明正统十三年的大年初一。
按着朝廷惯例,在今日一大早,在京城的大小官员都得前往紫禁城向天子拜年。当然,五品及以下的官员依然只能在宫门之外向天子磕头了事,只有品级足够的,才能真个进入宫里,和天子一道祭拜天地祖宗,以期待新的一年有一个好的年景。
往日里,这个时候的朝廷百官自然是个个面带喜色,无论平时有多少恩怨纠葛,此时见了面总要拱手带笑,道上几句新年好之类的吉祥话儿。但今日候在午门之外的一众朝臣的脸上却没有半点辞旧迎新后的欢喜之意,不少人脸上甚至还带了些微的忧容,只是因为怕被人弹劾其君前失仪,这才勉强带了点笑容来掩盖心中的彷徨。
所以能让这些朝中官员一个个都如此紧张,当然是因为出了大事,而且是顶要紧的军国大事。就在年前,北边突然就传来了叫人心惊的消息,久未动刀兵的蒙人居然选在这个冬天犯我大明边境,还将矛头直指大同城。
虽然一直以来,朝中官员谈起大同来总冠之以固若金汤这样的形容词,言谈间并不认为北边的强敌有能力对它构成什么威胁。但当消息真个传来时,还是让人感到了一阵不安。
因为这是大明立国百来年都未曾遇到过的事情。自太祖立国,太宗定都北京后,大明在与蒙人的交战中总是处于主动地位的。之后几十年虽然大明没有再如之前般主动攻击,但蒙人也不敢轻言南下,双方一直都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
可如今,一切平衡终于被打破了。蒙人居然真敢兴兵南犯,这实在大大地出乎了满朝君臣的意料。甚至私下里已经有种说法开始流传开来,此番蒙人南下是早有预谋,这次大同能不能守得住,可就有些难说了。
这说法一起,满京城的官员和百姓自然就有些慌了。虽然还不至于出现逃离北京的做法,但这个年是肯定过不好了。因为任谁都知道大同对北京城来说意味着什么,一旦它真个被攻破,那南下的蒙人大军便可一马平川地直杀到北京城下,再无任何的阻碍了。
所以哪怕是今天这么个重要的节日里,百官见驾时的神情也颇为凝重。其实不光是他们,就是当今天子朱祁镇,此刻也是忧心忡忡的。年少气盛的他固然是想重复祖先的荣光,可当大同遇袭的消息传来时,没经过什么风浪的少年天子的心里也是有些发慌的。这一点,从他此刻面上有些发白的表情便可看出端的。
不过他终究是受过一系列天子礼仪指导长大的皇帝,虽然心里不安,此刻在群臣之前的表现却依然稳重,除了脸色稍微难看些外,也挑不出任何的毛病来。
当朱祁镇带了群臣来到太庙,向列祖列宗祭告这一年来的种种得失时,最后还默默地念叨了两句:“望我大明历代先皇能在天保佑,此番蒙人入侵能迅速平息,还我天下太平,佑我子民平安!”在默默祝祷之后,他还郑重其事地跟祖宗的牌位磕下了头去。
至于他身后的朝廷群臣,此时也有不少生出同样心思的。就连跪在太庙之外的王振王公公——作为六根不净的阉人,即便他如今已权倾朝野,在如此隆重的时刻依然只能跟大多数四品以下的官员那般跪在太庙之外行礼——也在心里祷告着,希望大明能在此战中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