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 借机成事(下)

盛世大明 路人家 3222 字 8个月前

所以他便也没再对此加以深究,只是点了点头:“本官知道了,你回去吧。”这回,是直接打发陆缜离开了。不这么说不成啊,要是他在这时候再提出个什么想法来,苗知府又得头疼了。

陆缜这才拱手道了声告辞,轻轻退了出去。这次既然两个目的都已达成,他当然不会再逗留于此了。虽然对方并未直说自己会采纳,但从其神色间,已能看出些端倪来了。

接下来,他要做的,不过是和手下的那些官员,以及当地那些盐商进行磋商,最终定下一个大家都可以接受的章程出来。然后,才是将之报送朝廷,做最后的审结。

陆缜对此倒是毫不担心,因为这法子是由大同文武两名重要官员一起所奏,即便朝中会有些清流会对此颇有微词,但像胡濙这样有眼光,有魄力的官员还是会照准的。

而且,这事情拖上一段日子对他来说也是好事,毕竟陆仁嘉他们要从江南把粮食运送来此也得花上好一段时日。

两件要事都已如愿以偿,而运来的粮食也最终入库,在来到大同七日后,陆缜终于把此行的目的全部做完,接下来就是返回蔚州了。

不过在此之前,他还特意去跟胡遂见了一面,不但把苗广泰的态度给说了出来,而且顺道将那位阎锋的事情也一并提了一提。

一说之下,胡遂也是哭笑不得:“这个阎锋乃是个头脑简单的浑人,所以才会被人所利用。此事本总兵记下了,你放心去吧。”

“多谢总兵大人。”陆缜这才舒了口气。在这边关之地,那些丘八兵将可不是好得罪的,能把事情说开了,自然最好不过。

十一月下旬,陆缜终于离开大同,往蔚州而去。而此刻,身在道路之上的他却不知道,那里已经发生了一件颇为棘手的案子……

感谢书友18672397的打赏支持,以及书友如少水鱼的月票支持!!!!

陆缜在提出这一话题后,也在小心地观察着知府大人的反应。见其没有顺着自己的意思说话,而是陷入了沉思,心里也不觉一紧。

但话头既然都提出了,就断没有这么罢手的可能,所以便在等了一阵后道:“下官虽然职分低微,但也想为山西尽一份自己的心力,在此一事上,倒是有一些浅陋的看法。而且,下官还曾和胡总兵也谈过这一想法,他也觉着此法或许可行。”

关于自己和胡遂之间的商议,陆缜并没有隐瞒的意思。因为他知道,这事儿也瞒不住面前的知府大人,索性就率先提出来,而且这么一来,也可为待会儿的说辞做好了铺垫。

果然,在听陆缜这么一说后,苗广泰终于把目光聚到了他的身上:“那本官倒要洗耳恭听你这良策了。倘若真能替山西,替本官解决了这里的粮食问题,本官自会向朝廷为陆知州你请功。”

“下官以为,只凭我官府之力,显然是无法既快速又节省地将外地粮食送入我山西边关各地了。所以想要突破此点,还得借助民间的力量。而要做到此点,则需要给民间那些商人以相当的好处才可以。”陆缜便也不再兜圈子,直接就把自己之前就曾对胡遂说过的那番言论给重复了一次。

刚开始时,苗广泰还算镇定,可在听了一阵后,他的脸色就微微有些变了,既有几分欣赏,又带了一些担忧。这后面一点,自然是冲着陆缜提出的发放盐引为报酬去的:“陆知州,你这法子是不是太草率了些?盐铁一向以来都是朝廷严格控制的要紧之物,就是我这个知府也不敢轻易交到寻常商人之手,而你这一法子若是真个推行,恐怕将有大量食言的所有权会落入到民间了。”

确实,盐作为生活必须品虽然在这个时代也不是太贵,但其作用却是相当大的,朝廷自然是要将之紧紧纂在自己手里了。而陆缜的这个法子,看上去着实有些冒险,很可能导致食盐市场的紊乱。

陆缜却摇头道:“大人这却是有些过虑,其实对官府来说,这么做并不是真把运售食盐的权力送出去,而只是换了个法子来掌控它罢了。以下官之见,商人重利,既然官府肯拿出如此重赏,他们自然会趋之若鹜。而事实上,运送多少粮食才能换多少斤的盐引的决定权依然还在官府之手,事情自然就不可能失控。”

“唔?”苗知府略一思忖,还真就是这么回事。他刚才所以会生出不好的想法,说白了还是因为对盐类一事的敏感。现在仔细想来,似乎也没有坏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但随即,他又轻轻摇头:“此事依然不好办……”不过这一回,他却没有说出自己的理由。因为理由不好明着说,那涉及到了不少相关的利益团体,甚至包括他苗知府亲近之人的得失。

陆缜自然明白他顾虑的是什么,便开口道:“其实大人所忧者,不过是那些原来握有食盐专运专卖之权的那些人会激烈反对。但在下官看来,这完全不是问题。”

“此话怎讲?”苗广泰眯起了眼睛,难道这个年轻人是想劝自己对那些人来硬的?那他也太莽撞了些,这些人纵然无官无职,但其在地方上的势力可不容小觑,何况他们和官府,和自己的关系也一直良好,完全没有必要因此而结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