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借兵往大同

盛世大明 路人家 3210 字 8个月前

而他应对这一可能存在的隐患的办法,就是跟王冰借兵。

在听明白了陆缜的意思后,王冰就不觉皱起了眉头来:“陆大人你何必冒这个险呢?其实最稳妥的办法,是派人给大同那边传信,他们自然也会派人过来运粮,到时候只要交接完毕,就没州衙的责任了。”

陆缜闻言只是一笑,别说自己这个当下属的没有如此大的面子和胆子,光是自己另外的两个理由,就不可能不走这一趟。

见陆缜露出了这等带有深意的笑容,王冰便已猜到了他另有用意,便不再劝。不过脸上的为难之色却不曾减:“也不怕得罪大人,此事末将确实有些为难了。虽然蒙人这几年来都相当安分,可这儿毕竟是边镇,这里的驻军照规矩是不能轻动的。就是末将之前去大同述职,也不过只带了百来亲兵而已。”

他说的也是实话,以朝廷和军中的规矩,军队自然不能随意调遣,不然甚至可以被人视作是有不轨之心,想要谋反都是可以的。至于其他擅离职守之类的罪名,更是一抓一大把。

陆缜也不禁一愣,他毕竟不是武将,还真不是太了解这其中的门道,听完后,也知道是自己有些唐突了。可是,只靠那些民夫,以及县衙那几名差役什么的,最多也就吓唬吓唬毛贼而已,要是真遇到了什么突发状况,可就未必能保万全了。

看出陆缜的失落,王冰心里也有些惭愧。怎么说自己都是托了对方之福才能顺顺当当升到眼下这副千户的职位上的。要是陆缜真因为自己的犹豫而出了什么事,他心里也一定会自责不已了。

武将虽然粗鲁些,但人却比文官要豪爽得多了。在一番权衡之后,王冰终于把牙一咬:“这样吧陆大人,末将就把我那一百亲兵调给你手下听用。不过,他们不能穿军中服色,以免传出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本来都想作罢的陆缜见他这么说来,顿时就是一喜,但随即又道:“可这么一来,你可就要担些责任了。”

“大人放心,一般来说也出不了事,只要没有将军巡视来此,少这百来人也不会有人知道的。”王冰笑着说道。

陆缜也不再推辞,只是郑重地抱拳道:“如此便多谢王千户你仗义相助了。”有了这一百精锐,想来此去大同就该高枕无忧了吧。

话说陆缜来到如今这个时代也有数年光景,当过的官儿也不算少,可从未有一任官能当得跟眼下这蔚州知州般的轻松自在。

自他来到任上后,就几乎没有遇到任何的为难和阻力,只要是他发布下去的命令,底下官员就会不打折扣地执行,城里城外的治安也是颇好,本以为王家在当地就该是个恶霸般的存在,可结果也都安安分分的。就连想象中的边境危险,也不曾出现过。

倘若照此下去,或许等到明年时,只要州衙依然能按时按量地把税粮什么的给交上去,别的不说,得个上等的评价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之所以一切如此顺利,除了衙门里的官员知道其有背景,而且王家也颇为配合安分之外,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在于陆缜在这蔚州城里还遇上了一个曾经的故人——当初同守广灵的小小军官,如今蔚州城内守军的统兵将领,副千户王冰!

作为位处边镇要地的蔚州,自然也和其他城池一般除了百姓外,还有大量的驻军,用来时刻提防可能出现的蒙人袭击。而这支驻守城池军队的将官地位自然颇高,像以前那位广陵把总萧默,虽然在军中地位极低,可在地方却是拥有极大的权力,甚至能压得知县都难以抗衡。

而现在的蔚州,不但城内军队翻了一倍,足有千余,他们的首领也从把总换作了副千户,这么一来其势力自然就更大了。

不过这一回却不可能再出现当年广陵县城里的争端了,因为王冰和陆缜的关系可是相当不错的。甚至可以这么说,王冰之所以能从一个底层的军官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升到今日副千户的位置,有很大一部分功劳就来自当日广灵城的一场胜利,他自然是对陆缜心怀感激的。

前几日陆缜初入蔚州时,王冰正好去了大同禀报军务,一等他回来得知陆缜到任后,二话不说,便急急忙忙跑来州衙拜见了。

他急匆匆跑来的模样,还着实吓到了不少衙门里的人,大家都以为他这是要寻陆知州的麻烦呢,还在纠结着一旦起了争端自己该如何是好。可没想到,两人一见了面,王冰居然直接就单膝跪地,跟陆缜行了一个大礼,直把所有人都给看呆了过去。

陆缜也有些失神,半晌才反应过来,并认出了对方的身份,所以赶紧上前搀扶,两人着实说了一番别后思念之话。然后便是摆酒接风什么的,席间王冰又提起了当初守城时的种种,两人又是一番感慨。

正是因为大家都知道了连王千户都和陆缜有着极深的交情,导致衙门里的其他人就再不敢有异心了。在这等边境城池内,有时候这些丘八们的权力比官员大得多了,真要惹了他们,人家能一刀把你给宰了,而且自身还不受太大的牵连,对上这样的人物,自然还是退让的好。

当事情传出去后,就连州衙的声势也比之前要大了不少。原先还有些抠缩犹豫的富户们,接下来就赶紧如官府所请般把粮食给挪借了出来,于是在进入十一月后,州衙便已凑齐了需要送去大同的一千多石的粮食。

接下来要做的,就只是将之安全的送去大同,上交这么一件要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