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借势徐承宗(上)

盛世大明 路人家 3356 字 8个月前

“嘿……”徐承宗有些无奈地笑了一下,因为他清楚,这不是因为自己厉害,而是魏国公府身份够高,但这显然不是他希望听到的话。

愣了一下后,他才又道:“听说之前东厂方面欲拿下陆缜时是胡部堂你派人救的他?”

“不错,当日之事你应该早已清楚,他既然肯为我等冒险出力,老夫自然不能坐视他被人所害了。”胡濙捋了把胡子,没有半点隐瞒的意思。

“部堂大人真是好眼力,若非你这一举,恐怕今日的北京就没有这么热闹了。最近他所在的大兴县还出了刺杀之事。说实在的,我也来过几次京城了,却还没有哪一次像这回般精彩的。”

“徐公子慎言,此等所为,实在不能用精彩表述。那些刺客的胆子实在太大,现在连天子都已震怒不已,下旨一定要查明真相了。”胡濙忙肃然劝道。

徐承宗略一撇嘴:“这事要这么好查,那些家伙怕也不敢做行刺之事了。”

这下,胡濙却不好接话了,只能含糊地应了一声,然后端起酒杯来敬酒,岔开了话题。徐承宗似乎也发现了自己有些说多了,便借机喝酒,把之前的话题给让了过去。

正当他们推杯换盏,喝得有些兴起时,突然离酒楼不远处冒起了一股黑烟,随即阵阵锣鼓声便响了起来:“走水啦,走水啦!快救火哪!”

这一变故让徐承宗一愣,忍不住朝着起烟的地方望去,正瞧见黑烟起处还有一片火光迸现,这火势居然还很不小呢。

“那边是……”在看了几眼后,徐承宗觉着那起火的大宅似乎有些熟悉,半晌才叫了出来:“是广宁伯的府邸?”

一旁的胡濙也眯着老眼端详了半天道:“没错!这秋干物燥的,他府上也太并不小心了。”

正说话间,他们便瞧见了有一队人马迅速朝着广宁伯府那边赶去,显然是去救火的。可是徐承宗再往下一看,却愣住了:“怎么救火的是他?”却是认出了为首之人正是自己刚刚才提到的大兴县令陆缜!

各位新年好,又是一年开始了,希望各位能一如既往地支持路人!!!!

老徐家在大明朝廷里确实是个高高在上的存在,其荣宠之盛之长,足以让无数朝廷官员和勋贵们眼红不已。

从徐达帮着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朝开始,他就被封为魏国公,这可是当时开国诸多勋贵中首屈一指的存在。要知道,大明可是不封异姓王的,所以国公已是人臣封爵的姐姐了。

虽然后来曾传出朱元璋兔死狗烹大肆杀戮功臣,最后连徐达都是被他用蒸鹅害死的传闻,但其实只要对当时历史稍有了解之人都不会相信这样的说法。因为当时的徐达早就把所有兵权都交了出来,平日里为人更是谦谨到了极点,又怎么可能惹得朱元璋突起杀心呢?

朱元璋确实好杀功臣,但那也是需要找些原因的,像徐达这样立了大功却不因此恃宠而骄,反而愈发听话低调的臣子,作为天子的洪武帝怎么可能连这点容人的度量都没有呢?所以徐达之死其实并无任何猫腻,只是因为当初常年的征战,才使他最后突然病发暴毙而亡。

而且历史也从另一层面做出了对这一说法的支持。因为在徐达亡故之后,徐家的荣宠并未有丝毫的衰减,甚至朱元璋的四子朱棣所娶的,也是徐达的女儿。试问要真是朱元璋杀的徐达,怎么可能还对他家人如此照顾,甚至把魏国公定为世袭呢?

朱元璋行事向来无所顾忌,往往一开杀戒就是成千上百人头颅落地,当初帮他打下大明天下的诸多功臣也都落了个家破人亡的下场。所以只要他真对某人生出疑心并举起屠刀,那只会一杀到底,绝不会像对徐家这样只除徐达一人却让魏国公府得以延续。

当然,光是这样,徐家还不是特别的瞩目。真正让老徐家成为大明朝廷勋贵中独一份的存在,还是在永乐帝靖难之后。

因为徐达的儿子徐增寿屡次在暗中帮着自己的妹夫朱棣,从而为其最终夺取天下立下了赫赫功劳。再加上在南京城被破之前徐增寿却因被人揭发其之前的种种行径而被朱允炆所杀,所以在朱棣得到天下后便对徐家的这一分支也是大加封赏。

结果,徐增寿的儿子徐景昌就因此得袭定国公之爵位。由此,老徐家便成了历史上都少有,大明朝中更是独一份的存在——一门两公爵,而且还都是世袭的公爵。只此一点,就足以让所有人眼红了。

现在魏国公府在南京,帮天子统领南京守军,而定国公府在北京,如此一南一北遥相呼应,自然就成了天下武官与勋贵们需要仰视的存在。若这次之事陆缜真能借到魏国公府的势,要追查广宁伯府涉案一事便好办许多了。

不过,陆缜对此却还有一个不小的疑问:“老大人,这一事可不好办哪。他徐家公子怎么可能因为与下官的一面之缘就帮我出这个头呢?”

确实,即便这事对徐家来说算不得什么,但谁又肯无偿帮一个外人去得罪朝中勋贵呢?所以这安排听着还是有些太异想天开了。

胡濙呵呵地笑了起来:“陆县令觉着此事难为,那是你对这位徐家公子还不是太了解,这是个喜欢热闹,为人仗义的主儿,只要运法得当,便能让他为我所用!不过……”说到这儿,老人又认真地看了陆缜一眼:“他只能是作为进入广宁伯府的敲门砖,之后的事情却还是得由你这个大兴县令来办,你可敢放手一搏么?”

陆缜闻言便是一怔,继而抬头回看向面前的老人:“只要能进入广宁伯府上,只要能找到相关线索,下官就一定会秉公而断!别说他是一个伯爵,就是侯爵公爵,也不会退避!王子犯法与民同罪!”

“好!”胡濙笑了起来:“那你附耳过来,老夫告诉你接下来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