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立威亦立敌

盛世大明 路人家 3211 字 9个月前

“大人这话就言重了,下官二人并不是在为自己感到担心。其实我们也是打从心里希望如大人你这么做的,这些纨绔也罢,恶奴也罢在京城里是越来越放肆了,就是我们大兴县也是深受其害哪。今日能让他们有所忌惮而变得规矩些,我们自然也是乐于见到的。不过大人,这事很可能引来不小的后患哪。”曾光正色地说道:“所以必须有所准备才是。”

“我知道你们是真的关心我,怕那李固一旦没了顾虑就会对我下手。不过这一点你们大可放心,这儿可是北京城,他纵然官职比我高,但终究不是我大兴县的顶头上司衙门,想要对我下手可没这么容易。若是硬来,他就得拿自己的前程来和我拼了,我不认为他李郎中有这个气魄。

“我县衙这次做的事情完全有法可依,就是把官司打到天子面前也是不落下风的。而且这事现已传得满城皆知,他就是想报复也不能急于一时,不然也会很被动,甚至我县衙这时候出了什么状况,都会有人联系到他身上。所以如今看上去危机不小,其实却是稳入泰山。”

听他把话这么一说,手下两人都不觉用力地点下头去,这确实在理,看来自己刚才是有些杞人忧天了。见二人轻松会了各自的公房,陆缜脸上的笑容才渐渐消失,他说的虽然不错,但官场上的报复可比想象中的要复杂得多哪。

就在昨日,他便从胡濙那儿得到了一个消息,李固这两日里不断和朝中言官有所接触,显然是打算要借言官御史之手来对自己下手了。

言官在设立之初自然是为了监察百官,但在这百来年的变迁之后,原来的一腔热血早已被现实的利益所腐蚀。这些掌握了喉舌的家伙早些年就已被朝中势力所收买,成为他们用来排除异己,打击政敌最犀利的一种手段和兵器。一般朝争,往往都是由地位最低下的言官打口水仗开始,然后才会波及到上层的官员,最终图穷匕见。

而除了为上面的高官做马前卒外,言官还有帮人收拾仇人的业务,就跟江湖里的杀手似的,只要你出得起钱,就有言官为你发声,找到敌对者的问题,从而弹劾他,让他在朝中无法立足。

若是地位够高的官员,即便被言官弹劾几下也无关痛痒。像内阁辅臣和六部堂官这一级的存在,哪个月不被人弹劾几本都会让人感到不自在了。可像陆缜这样的县令就不一样了,一旦让某个言官抓住把柄,据实弹上一本,恐怕这位置就要动摇了。

所以李固要对付陆缜完全不用自己想太多手段,只消请言官找出破绽来弹劾一番,就够他头疼好久了。

他唯一的指望,就是自己没有什么疏漏把柄落在外边,毕竟言官弹劾自己也是需要像样证据的,不然其虽然不会因言获罪,却也会影响了他的声望。言官在朝中立足靠的就是一个名声,若是受损代价可是不小,所以没有把握的事情他们绝不会办。

当陆缜有些提心吊胆的当口,李固也是恼火不已。他确实找了几名有些交情的言官,希望他们能出手把陆缜给弹劾下去。

可是前日还满口答应的他们刚才却陆续传了话回来,说是事情不好办,陆缜在京城所做的一切那都是有法可依的,他所颁布的三十条法令也全在大明律令的范围之中,他秉公执法不但无罪,反而有功。

而除了这些外,陆缜在京城里又实在太低调,几乎都不怎么出门,如此就更难找到其问题破绽加以弹劾了。总之,所有人的话总结起来就一个意思——事情难办,根本没可能弹劾陆缜!

唯有一人给了李固一个建议,那就是去查陆缜在来京城之前的履历,或许能在之前的为官生涯里找出其问题进行弹劾。不过这却需要派人前往广灵搜集证据,这可不是他们当言官的可以办到,只有李郎中自己出钱找人去发掘了。

自己费尽心思,甚至花了不少钱请他们帮手对付一个小小县令,却得来这么个结果,这如何能叫李固不恼火异常呢?

“都是一群只懂耍嘴皮子的废物,连这么个县令都对付不了,难怪在京里混不出头来!”在暗暗骂了这些家伙一句后,李固只能在自己的公房中生着闷气。

或许请顺天府的人出面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这么一来把柄就太也明显了些,实在得不偿失。其他的,他实在是想不出更合适的对策来了。

就在李固烦躁地在房中不断踱步时,门被人小声敲响。他一愣,方才坐回到了位置上,沉声道:“进来。”

“郎中,这是今年三月间发生的几起案子,都快半年了依然没有头绪,照规矩是不是该封存起来。”一名文吏把几份卷宗陈了过来,小声问道。

这时候的刑侦手段远不如后世,再加上京城这儿水实在太深,所以很多案子最终都是不了了之的。刑部经常隔一段时间就会把一些长期破不了的案子封存起来,如此就再也没有人去查它了。

李固对此自然是很熟悉的,点了点头说道:“就照规矩办吧。”说着拿过那几个卷宗便欲盖上自己的官印。

就在他随意翻动这些卷宗时,突然手上的动作便是一顿,目光定定地落在了其中一份上面,看到这案子的发生地后,一抹笑容浮了出来:“当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陆缜,想不到你还是会落到咱手上!”

这本要封存的案子,赫然是发生在大兴县境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