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五章 全是好消息

大宋起航 肚皮起航 2546 字 8个月前

“啊,昨夜呀”闻起航轻叹一声,摇头道:“不提也罢!”

“”

闻起航不想回答,事情有些丢人,还是越少人知道越好。

郑捕头没有听到答案,自然感觉有些遗憾,不过只要闻起航开窍了,至于那女子是谁,反而就不是太重要了。毕竟只要食髓知味了,少年人想要控制住,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闻氏的下一代,想来很快也就有了着落。

思来想去,若不是翠儿,大概也就小凤仙最有可能了,反正只要不是谢灵韵与谭凤仪那些不靠谱的女子就好。

郑捕头现在心情大好,觉得这是一件必须要普天同庆的事情,给那些村民与孩童们发些银钱,说是什么压岁钱,还不如说这是一份喜钱。

等闻起航换好新衣,时间也就到了下午,其实来给闻起航拜年的,无非也就是那些学子们。毕竟有个师长的名义。再说这些学子们的亲朋,如今都远在千里之外,他们除了给闻起航拜年,就算是想给亲人拜年也是鞭长莫及。

“狗娃子给先生拜年,祝先生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狗娃子恭恭敬敬的给闻起航磕头道。

“快起来吧。”闻起航不由的笑道。自个这才多大呀!居然就享用到了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祝词。

“谢过先生。”狗娃子起身道。

“坐吧。”闻起航示意狗娃子坐下后,道:“每逢佳节倍思亲,最近先生常听闻你们之中有很多人都在想家呀!你呢,也想吗?”

“想”狗娃子拘谨道。

“是呀,我也想呐!”闻起航轻叹一声道:“不过你们的情况特殊,朝廷恐怕不会允许你们离开京师左近。这样吧,等年后,先生找个机会当然,你们一起回去,大概是不行的。不过先生我可以尽量争取一下,让你们轮番回乡省亲,你看如何?”

“真的吗?先生!”狗娃子高兴道。

闻起航笑笑道:“先生只能保证尽量争取,至于朝廷答不答应,那也是两说的。不过你们可以先商量一下,若是朝廷同意了,你们之中,打算让谁先回去,可以先把名单给先生。”

本以为此生再也无望回乡,现在竟然有了一丝曙光,狗娃子兴奋的向闻起航施礼道:“多谢先生!”

有宋一代,是华夏民族文化发展弘扬的一个重要时期,我们这个民族许多重要的节日与民俗,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发展并奠定的。

压岁钱,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相传北宋神宗年间,宰相王韶的幼子南陔在街头观灯之时,被歹人掳掠,并企图勒索赎金,幸得南陔聪慧,从歹人手中逃脱。

神宗得知此事后,便赐予南陔些许银钱,权作压惊之用,从此压岁钱一说,便在民间广泛流传开来。

其实压岁钱的形式最早起源于汉朝,只是那时并不叫压岁钱,而是叫做厌胜钱,到了唐代演变成为洗儿钱。

经过千年的发展,本意用来辟邪驱鬼,护佑平安的压岁钱,彻底沦为了孩童们竞相攀比的一种手段。

小花虽然不明白闻起航所说的压岁钱有何含义,但却并不妨碍她发自内心的高兴。平白有钱赚,傻子都会乐开花,更何况还是好大一片金叶子。

见小花高兴,闻起航也就高兴了起来。好心去给杜老太太拜年,被无端数落了一番不说,还什么都没有得到。

虽然现在还不流行给压岁钱,可是谭凤仪规规矩矩的磕完头,好歹还得到了一支珠玉凤钗。至于梅老头更是可恶,大过年的就黑着一张脸,不给压岁钱不说,反而弄得好像自己欠着他的钱一样。

没有七大姑八大姨,可以让闻起航去拜年,看来得到压岁钱的希望,已经是彻底破灭了。

按照闻起航现在的地位,只能是等着别人来给他拜年,顺便再从他这里打点压岁钱的秋风。

“老郑啊,今年府中有些了闲钱,这样,你和石头商量一下,统计一下村中孩童的数量,每人给一份压岁钱,男女都有,标准就按十贯来。

至于村民嘛,每家每户一匹麻布,十块肥皂,百斤粮食外加十斤菜油。”

见小花不停的摆弄着金叶子是笑逐颜开,闻起航决定干脆当一把散财童子,免得变成杜老太太与梅老头那样的铁公鸡,不招人待见。

“啊,爵爷,这样做不妥吧”郑捕头咧嘴道。

“有何不妥?”闻起航诧异道。

“这有收买人心之嫌啊!您现在可是官员,还是勋贵,这样做,很容易招人诟病的。”见闻起航又准备开始败家,郑捕头无奈的规劝道:“起码朝中的言官,一定会弹劾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