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四章 圣贤的教育方针

大宋起航 肚皮起航 2230 字 8个月前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有一条律法,凡是遇到在外当奴隶的鲁国人,只要将其赎回,国库便可为其报销,但孔圣门徒子贡为了彰显自身仁德,便拒绝了国库的赔付。

孔圣得知此事后,便将其狠狠批评教育了一番。

大意便是:你小子认为自己是做了好人好事了,殊不知就因为你的自以为是,以致使更多的鲁国人,本来有机会能被赎回的,但从此以后,却再也无人会去主动赎回了。

就因为有你这小子先例在前,谁还去干这赔本的买卖,一旦从国库里拿钱,那就是德行不好。可不拿钱,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凭什么用自己的钱去救一个素不相识之人。

从此以后,子贡便幡然悔悟,有一次他将一名溺水之人救起,那人为了感谢他的救命之恩,便送了他一头牛,于是子贡便高兴的笑纳了。

而孔圣对此则是非常的欣慰,因为有此前车之鉴,以后救人之人一定会变的多起来。尤其是在这个人命贱如草的战国时代,能用人命换条牛命,即使自己不会游泳而淹死了,那也是非常值得的。

颜文廷感叹道:“闻爵对于人心,当真是见解深刻!真是不知令师逍遥子,到底是怎样的一位圣贤。若是令师肯出世,这世间也许会再出孔圣那样的一位圣贤,世人更会因此而获益匪浅。

若是老夫能向令师当面请益,而一睹圣贤之风采,那当真是人生一大幸事!”

闻起航嘴角挂起一丝微笑道:“我师父他人家常言: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天又生我们,长夜才复旦。

所以我师父他老人家没有出世,对我们来说才是最大的一件幸事,不然后果委实难料。”

“”

听到闻起航如此评价他的师父,颜文廷顿时就打了一个激灵,只要想一想闻起航一直以来的作风,若是再来一个比闻起航还要妖孽的家伙。

天知道,这天下会被他们祸害成什么模样。

书籍在古代是当之无愧的奢侈品,尤其是记载了圣人微言大义的书籍,更是千金难求。

许多学子为了求取学识,便只能采用眷抄的方式。这也就是为何历史上会留下许多名人的手抄书籍版本。

可即使如此,书籍依然是一种稀缺品,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造纸的成本太高。

在这个入厕都要使用厕筹的时代,身为帝王宁愿使用丝绢,也不愿浪费纸张的时代,就知道一方好纸是何其的金贵。

“闻爵,因何你的书籍成本会如此的低廉?”兴奋过后的颜文廷,终于回归了理性。

“颜师,请随小子来。”闻起航起身向印书坊后面走去。

管楼村的印书坊,采用的是前面开店,中间印刷,后方造纸这样的流水线工艺。

颜文廷疑惑随着闻起航走到印书坊后面的造纸作坊,顿时一股难闻的气味,便扑面而来。

“闻爵,这里是?”颜文廷皱眉道。

“颜师有所不知,这里便是书籍印刷的源头,造纸的所在,也是现在书籍成本为何居高不下的原因所在。”闻起航看着正在忙碌的工匠说道。

闻起航前行几步,来到存放原料的工棚中,拿起一些已经加工好的造纸原料说道:“自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以来,近千年间,我们的技艺便一直没有太大的改进,麻布、树皮、渔网还是造纸的主要原料,其中以麻布的成本为最高。

前唐时期,我们的先人成功将竹子做成纸张,只可惜这种纸张过于光滑易脆,不便于书写。

从刚才所说造纸所需的原料,其实我们可以推断出,造纸需要只是植物纤维,也就是说只要具备了植物纤维的物品,都是可以用来造纸的。

于是小子便命人将芦苇、麦草、高粱杆之类的农作物产品,加入其中,没想到真就造出了合用的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