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继恩恭维道:“即便闻爵是诸葛孔明,陛下您也是蜀汉刘备,闻爵岂能翻出您的掌心。”
赵匡胤皱眉道:“你到底收了那小子什么好处?要如此为他美言!”
王继恩急忙磕头道:“小的不敢,小的说的句句都是肺腑之言。”
还是正事要紧,赵老二也不打算过于追究,只要出言点拨一下即可。若是两人真的做过火了,相信武德司早就有所禀报了。
打开锦囊,里面放了一张纸条,赵老二将纸条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小字。对于闻起航的毛笔字,赵老二是深恶痛绝,那根本就不是字,整个就是一个鸡爬。
可现在的蝇头小楷,却写出了一种美感。刚劲有力,银钩铁划,一看就是下了多年的功夫。之所以确定这就是闻起航所书,就是因为文中掺杂了大量的简化字,这种简化字,全天下恐怕也只有闻起航在使用,若是新手贸然使用这种字体,就绝对不会显示出那种多年的功力。
虽然这种字,闻起航写的不错,但赵老二却同样的深恶痛绝。因为这种字,只有结合了上下句,前后文,才能明白表达的意思,若是将单个的字拿出来,恐怕就再也不认识这是个什么字了。
仔细看完闻起航书写的妙计,赵老二阴沉的神色,这才缓和了一些。
看了一眼依然跪在地上的王继恩问道:“此锦囊你拆开看过没有?”
王继恩急忙答道:“小的不敢,小的只是检查了一下锦囊是否安全,至于内容,小的一无所知。”
“那就好。”赵匡胤点头道:“烧掉吧!”
“是。”王继恩施礼起身,将赵老二放在案牍上的锦囊拿起,便塞进了殿侧的一座香烟袅袅的铜炉中。直到看着锦囊燃尽,王继恩这才将视线离开。
“王仁赡听旨。”赵匡胤向站立殿中的王仁赡道。
“臣听旨。”王仁赡立即单膝跪地道。
“传朕旨意,命永兴军前锋参将潘美率军前往回鹘交界处接应四海镖行商队,务必将其货物悉数接回,如有差池,提头来见。”赵匡胤沉声道:“此次传旨,需王司使亲往,务必对外保密。泄密者,严惩不待。”
“臣领旨,定当不辱使命。”王仁赡接旨道。
皇宫垂拱殿中手持武德司密报的赵老二,此时的神色有些阴晴不定。
帝王的威严,让在殿中伺候的内侍与宫女们全部屏息置气,不敢稍有所动。
立在一旁的内侍王继恩,低头凝神静听,随时准备听候皇帝的旨意。
身为赵老二的枕边人,看到皇帝现在的样子,就知道,这肯定是有人要倒霉了。只是不知是那个倒霉蛋,碰触了皇帝的霉头。
“王司使何在?”赵匡胤将密报掷于案牍上问道。
“回陛下,王司使正在殿外听候。”王继恩急忙回道。
“宣。”赵匡胤摆手示意道。
“诺。”王继恩施礼领旨,小退几步,便亲自去往殿外宣召武德使王仁赡。
赵老二用手指轻轻扣着面前的案牍,一阵笃笃之声,便立刻有节奏的回响在空旷的大殿中,就仿佛是死亡在倒计时。
“微臣参见陛下。”王仁赡走进殿中拱手施礼道。
赵老二看了一眼王仁赡,拿起案牍上的密报问道:“此封密报所言可实?”
王仁赡没有任何犹豫的便回道:“回陛下,武德司的原则便是俱实以报,无论多么荒诞绝伦的消息,也绝不会加以修饰,一切皆由陛下定夺。”
赵匡胤微微一哼道:“若此事属实,朕恐怕已经是千古罪人了。”
“陛下,如此荒诞的消息,当微臣刚刚接到时,也是百般质疑,但武德司密谍皆异口同声,不敢欺瞒,所以微臣便亲自前往管楼村坊市访查”王仁赡停顿一下才继续说道:“只是事实确如密报所奏,如今坊间耕牛价格已经疯涨至每头一千余贯。”
赵匡胤冷笑道:“呵,千贯一头牛,莫要说是普通百姓,就算是殷实之家,恐怕也就只能勉强购买几头吧!”
“陛下所言甚是,此风断不可涨,必须立即封停耕牛的民间交易,不然后果将十分严重。毕竟现在离秋收秋种的农忙之时已经不远了。若是耕牛价格继续攀升,恐怕会耽搁今年的秋种,来年粮食的产量必定会受到影响。”王仁赡担忧道:“说实话陛下,就这样的价格,莫说是百姓,就是微臣,都想将家中的几头耕牛全部卖掉,这可要比种粮食划算多了。”
赵匡胤嘿声道:“确实啊!即使是少种几亩地,也不会对个人有所影响,如此天价,只要卖掉一头牛,一户普通百姓甚至可以一辈子衣食无忧,还去种什么田地啊!
这样的价格,即便是朕,都想将皇家庄园中的耕牛悉数卖掉,更要说是百姓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