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这种东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算是世间最公平的一种东西,它不会因为你的身份就改变对你的态度。就算是皇帝也不能把一文钱当成一贯钱来用。
疯狂的查抄政敌家业,也难以弥补国朝初创需要用到的大量银钱。
“诸位卿家,如今国朝初创,万事维艰。诸位都乃国之柱石,当集思广益,共度时艰。”赵匡胤用低沉的声音缓缓说道。
殿内一片安静,无人应答。
国朝大典需要钱,大赦天下需要钱,春耕需要钱,官俸需要钱,节制全国兵马需要钱,钱、钱、钱。
就是陶朱再世,也难以弄到如此庞大的钱财。
国库存银百万贯,对老百姓来说这是一笔天文数字,但对整个国家来说就相当于百姓们逛了一次青楼的花费。
“民间都能有人出资百万贯,聘请镖师。难道朕的堂堂大宋国朝,财富还比不上一个毛头小子吗?”赵老二在案牍之上用镇纸用力一拍,用威冷的声音喝道。
对于闻起航,赵老二现在是念念不忘,这简直就是只管杀不管埋的典范,抢了首倡第一功,就不见了踪影。好活全是他的,脏活累活就甩手不干了,全扔给自己,这是什么臣子之道。
“陛下,民间竟有如此高贤,理应请来为朝廷分忧。”宰相范质启奏道。
赵老二哼道:“分忧?朕已派人延请多次,至今都未见人影。”
对于闻起航每次都用大病未愈来做借口,赵老二简直烦透了,天知道这个混蛋他是真的失足落河,还是在施展苦肉计。
“启奏陛下,此人目无君父,理应治其不敬之罪。”范质拱手回道。
既然赵老二说此人有钱,而现在国朝缺钱,而且还得罪了陛下,简直就是最好的待宰肥猪。
封建社会的大财主,其实就是朝廷养的大肥猪,什么时候缺钱了就可以拖出来宰掉。明朝沈万三就是最好的例子。
“请陛下治此人大不敬之罪。”诸位朝臣纷纷附和。
现在拿不出办法解决朝廷的缺钱危机,转移一下视线也是好的,免得自己倒霉。
“闻起航,闻爵现何在?”赵老二淡淡的问道。
诸位朝臣俱是一愣,闻起航如今也算是名声赫赫,陈桥兵变第一功。如今朝廷中百官与百姓没有受到兵变太大的波及还要拜此人《约法三章》所赐。尤其是前朝柴氏皇族。
殿前一名精壮武士出列回道:“启禀陛下,闻爵此刻正在百花楼中。”
赵老二的脸色顿时就变成了包青天。
欢迎你!
陈桥兵变是华夏历史最重要的一次分水岭。
华夏民族第一次以文治占据社会执政的主导模式。
文治社会是封建王朝发展到极致的一种政治体现,它已经初步展现出了后世以人文关怀为主的执政思想。
同时这也是一次极其无聊的兵变,既没有玄武门之变的哀伤,也没有靖难之役的悲情。
甚至兵变都已经过去好几天了,开封城中的百姓们依然沈浸在年节的气氛中毫无察觉。
要不是九五至尊的宝座上突然宣布换了一位新皇帝,简直就和平常的生活没有任何差别。
当然换了一个新皇帝,百姓的生活也没有任何变化。
只是上元节过后,百姓们发现朝廷总会时不时的宣布纠察出一些贪官污吏,然后被迅速正法。
只要是砍官员的脑袋,百姓们总是喜闻乐见的。
但观看人的脑袋被砍掉,实在不是一个好主意,尤其是膀大腰圆的刽子手们见百姓们围观的起劲,还特意展露一手自己最拿手的绝活。
血溅三尺这个成语估计就是这么来的。
选好角度、一刀砍下,滴溜溜打转的人头脑袋顿时向人群中滚去,围观的百姓们被惊的齐刷刷后退几步,迅速用手掩口以免惊呼出声。
一股热血,在冬日寒气的作用下,带着雾气,如同一道利箭般,从犯人的脖颈处飚射而出,空中短暂飞行,落地之后与之前的鲜血印记组成一个个血写的人字。
封建社会的人们大概也只有死了之后,才能体会到什么才是人。
反正在闻起航看来,封建社会中能称之为人的高级动物只有一个,那就是皇帝。其余的只能是高级动物。
闻起航的身体素质不错,在加上被谭凤仪拯救的及时,只用了三天时间身体就已经痊愈。
但闻起航死活在开封府的馆驿中用生重病的理由,躺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
寒冬腊月里能天天躺在温暖如春的被窝里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而且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简直就是最近这段时间过的最惬意的一段日子。
甚至连谭凤仪这种后世一定会被宅男们称为野蛮女友的妹子,都天天小心翼翼的伺候着。
这种生活夫复何求!
“爵爷,您都已经痊愈快月旬了,天天这样躺着也不是个事啊?”郑捕头见屋子里没人,就又开始了墨迹。
自从离开颜神县之后,郑捕头就没享受过一天安稳的日子,江湖好汉们一路上的堵截暗杀、陈桥兵变的惊险刺激、闻起航的黄河一跳,短短时间之内就似乎耗尽了一生的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