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李卫国和李卫城面面相觑,这老同志看着面善又挺括,还是找妈的?

陈珂可没想到钟林会真找上门,见到俩儿子领进来的人,她忙下了炕,“同志,你怎么来了?”

“能在这儿进行试验,得来谢谢陈同志!”钟林走到门口才想起来没有带啥感谢的东西,好在兜里留了一支笔,这年头钢笔在哪儿都是特稀罕的货,三十块才能买一支最普通的。

他从兜里握了钢笔出来,李卫国李卫城直接抽了口气,这是钢笔,他们在县里看过,可是有级别工人整月的工资啊。

陈珂摆手:“不能收,我没做什么事。”

钟林:“试验组征用了池塘多亏你的帮助,我也不缺钢笔用,你也别相让了,让家里孩子也用用,回头我送墨水来。”

钟林的神色坚定不已,再推迟就没意思了,陈珂于是笑着收下。

“老同志可是遇到什么麻烦,我听大队说那几个知青,做事不进步,不踏实?”

“不怪他们,这事的确还没有出路可寻。”

钟林道:“我们正在试验一种池塘家鱼人工繁殖,不过还在试验阶段,很有可能不成的,人隔壁国直接放话,这人工繁殖不可能!”

陈珂只知道这四川水库会成就一位鱼类养殖界的屠呦呦——钟林同志,但不知道是怎么成就的,所以听到钟林说其他国家对这试验判了死刑,忍不住惊讶。

钟林呵呵笑了两声,“都说肯定不成的,但我不信,我先生说我犟脾气,哎嘿我就犟了,他不也倾其一生学问吗。咱现在养鱼都是往江里捞的鱼苗,捞到的少,还费力,养不大,吃不饱。”

“可如果能完成人工繁殖这个课题,就减少了90的劳动力,还能达到亩产八百斤,可比现在翻几个番。”

钟林面容矍铄,笑容和煦,黑框眼镜下闪着期待光芒:“总有一天每个池塘都能养鱼,想养多少养多少,村里人城里人,都不再挨饿!”

陈珂怔怔,钟林比她年纪还大些,这会儿振袖高呼的模样,仿佛带了光,从理想青年到理想中年,从理想中年又到现今白发苍苍。

来自后世的她只知钟林成功了,但不知当时是怎样一副情形,现在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