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睡觉的时候,钱淑兰原本不打算再买粮食的,可她突然想到,如果村里有人快饿死,难道她要袖手旁观吗?
王家村是王姓人家聚居的地方,村里人多数都有血脉关系。
就拿王守仁的爹王立勇来说吧,他上头还有两个哥哥,两家人也都住在村里,住得还不算远。
因为原身性格霸道的缘故,关系已经很疏远了。
但,两家都是地道的老实人。尤其是王立勇的大哥还是个木匠,钱淑兰觉得做点小工也是条出路,结交一下也不算吃亏。
而且,她从小到大总结的经验就是:能帮人的时候一定要帮,说不定什么时候你就需要用到人家。
人脉和知识一样,都是用到的时候才觉得少。所以,只能平时要多攒着点,能帮就帮着点。当然,像那种爱占人便宜的,吃过一次亏,下次警惕些就是了。
前世,她就是凭借自己这点为人处事,收获一大堆的人脉。所以从初中,高中,乃至大学都有人找她做兼职。
要知道,大学之前,她还不满18岁呢,就算是童工了,去找工作真没几个人肯用她的,要不是她帮助过的人可怜她,看她机灵,怎么可能会请她。
所以,就冲这点,钱淑兰觉得自己多买点粮食,说不定将来能有大用处。
第二天,一早起来,钱淑兰就去早市了。也许是年纪大的缘故,钱淑兰现在觉特别少,不到五点就醒了。
她跨着竹筐,走到成安街,在巷子口,看见有一个黑衣男人拎着篮子,在巷子里跟一个穿着蓝衣服的男人鬼鬼祟祟地交易着。因为光线昏暗,她看不清他们的脸。
钱淑兰也凑过去看,正好看到那人掀开篮子,里面是一只兔子。
钱淑兰眼一亮,见蓝衣男人还在更卖家讨价还价,似乎是嫌弃兔子太瘦。
黑衣男人看到钱淑兰也有兴趣忙道,“野兔要吗?六毛一斤。”
钱淑兰也不知道自己该不该买,毕竟是人家先看上的。她目光投向蓝衣男人,似乎在征求他的意见。
蓝衣男人见是一个老太太,觉得对方肯定比他还爱斤斤计较,这也是他的经验之谈,往常那些老太太砍价比他还厉害呢,于是大方道,“你要就买吧。”
话虽然说得漂亮,可他却没准备走,似乎想看这黑衣男人出丑的样子。
钱淑兰以为这人是真的嫌兔子太瘦,既然人家都让她了,她也就不客气咯,所以也没还价,黑市价格比供销社贵一倍,她还是知道的。朝黑衣男人爽快地道,“我要了,称重吧。”
蓝衣男人惊了一下,有些懊悔自己刚才说话太漂亮。最近治安大队的人查投机倒把特别严,他们家已经好久没吃过荤腥了。好不容易看到有卖野兔的,还让他给溜了。
虽然有些后悔自己下手晚了,可他一个大男人也不好跟一个老太太计较,看了兔子最后一眼,转身走开了。
“这兔子三斤二两,六毛一斤,你给我一块九毛两分钱。”
钱淑兰接过野兔放到她竹筐里,又用草盖上。付了钱,就继续在边上等。
很快,来这边卖东西的人越来越多,钱淑兰每次看人过来,都会凑过去,遇到喜欢的就会买下来。
一早上,她买了到一只兔子,两斤挂面,五斤黄豆,十斤鸡蛋和二十来斤的红薯。
逛完早市,钱淑兰又拿着粮票到粮油店买粮食。
买来的东西全部被她收进仓库,等着明年再用。
回来的时候,她又到那个巷子里找那个卖粮票小伙子。谁成想,他居然不在。
钱淑兰往巷子里走。
这巷子里真得很窄,一个人走刚刚好。
她沿着巷子往里走,突然听到巷子里有泼水的声音。她赶紧加快脚步。
到了拐弯处,突然看到右边那条巷子,不远处有个男人正悬在半空中。
他的背抵在一面墙壁上,两条腿蹬着对面的墙面,两只手也扒拉着凹凸不平的青砖。
钱淑兰看着差点没叫出声来,这个高度摔下来,不死也得丢掉半条命。
男人正上方是个年轻姑娘,她站在窗户口,双手抱着搪瓷盆,咬牙切齿地瞪着他,“你再敢撒野,我非得让你摔死,回去告诉秦香桂,让她死了那条心吧,我就是终身不嫁,也决不会把工作让给她。”说话的时候,直接‘啪’得一声把窗户关上。
男人也顾不得喊人,看着下面的高度,腿抖成筛子似的。
他艰难地咽了咽唾沫,害怕得不行。突然,他看到右下方站着个老太太,眼睛亮了起来,“大娘,你能帮我一下吗?”
钱淑兰吓得赶紧摆手,“我一个老太太也接不住你呀。”
男人刚求情,突然听到巷子里有人过来了,吓得他脚下一滑,直接从上面跌了下来。
钱淑兰吓得赶紧捂住脸。
等她再睁开眼的时候,巷子那头出现两个人,一个就是刚才的姑娘,另一个似乎是个四十来岁的妇女。
看到巷子里的男人满脸都是血,妇女直接吓得尖叫起来,赶紧跑上前去查看他的伤口。
好在男人并没有死,不过,受得伤很重。
妇女朝对面巷子喊了两声,立刻跑过来好几个人高马大的男人。
钱淑兰有些懵了,这什么情况?
等妇女安排人把男人抬走的时候,还不忘瞪了一眼那个年轻姑娘,“姜玉瑛,你给我等着!”
姜玉瑛手背在后面,不屑地撇嘴,“大姑,我看你该安份一点了,瞧你出得馊主意,把表哥给摔成什么样了。”
秦香桂气得咬牙切齿,狠狠瞪了她一眼,到底顾忌儿子的情况,招呼前面的人赶紧走。
等人走了,姜玉瑛回头就看到钱淑兰有些错愕的表情,朝她大方一笑。
只是,她运气有点背,一连问了好几户人家,都说房子太挤,没有房间出租。
钱淑兰有些失望。
正当她无处可去的时候,突然想到之前认识的黄牛张石头,他应该认识不少人吧。毕竟走街串巷的,知道的事儿肯定不老少。
打定主意之后,钱淑兰立刻到张石头常待的那个巷子里找人。
谁成想,张石头根本不在。
钱淑兰只能到红旗饭店去向杜老板打听,得知张石头下午才会过来,钱淑兰便向杜老板打听附近有没有人家要租房子。
杜大海歪着脑袋想了半天,终于让他想到一个地方,“正好我认识一个姑娘,她一个人住,我帮你问问她,是否能租一间屋子给你。”
钱淑兰眼睛一亮,立即朝他道谢。
杜大海摆摆手,“不值当的。”
正好,现在也不是饭点,杜大海让徒弟忙活,自己先出去找人。
钱淑兰觉得自己跟杜大海只不过点头之交,充其量就是认识,连朋友都算不上。对他的帮忙,钱淑兰觉得自己应该有所表示,所以她起身到百货大楼准备买件东西当谢礼送给杜大海,也算是礼尚往来的意思了。
她寻思这杜大海是个厨子,送把刀说不定正合他的喜好。
现在买刀还不需要工业券,所以钱淑兰一口气买了三把。
之前,她已经买过两把了,还买了五张大铁锅。
为什么买这么多?其实,也是以防万一,如果将来分家,儿子们要买铁锅应该很不容易,毕竟乡下哪来的途径凑工业券?
现在她提前买了,也算是以防万一了。
等她回到饭店,没过多久,杜大海就领着一位姑娘进来了。
钱淑兰没想到还是熟人。
“姜同志?怎么是你?”
姜玉瑛也没想到杜叔叔所说的人居然是这个老太太,心里十分满意。这些日子,她大姑一直带着人到家里闹,门锁她都已经换了,他们进不来。只好半夜过来敲门让她睡不好觉。一连几天她都是这样没精打采的过来吃饭,自然被杜叔叔看到了。她就跟杜叔叔抱怨两句,没想到对方会帮她介绍同住的人。有了同住的人,到时候大姑一定不敢再过来捣乱。毕竟对方跟大姑可丝毫没有关系,不算亲戚纠纷,街道办不敢再和稀泥。这也是为什么她不缺钱,却要把房子租给别人的原因。
杜大海有些惊讶,“你们认识?”
姜玉瑛和钱淑兰笑得开怀,钱淑兰便向杜大海解释了两人认识的经过。
杜大海朝姜玉瑛叹了口气,“要不,你还是找个男人嫁了吧!有夫家为你撑腰,你也能少受点罪!”
哪知道听了这话的姜玉瑛脸上的笑容却淡了下来,她固执地摇头,“杜叔叔,不用了。我不嫁人!”
杜大海也知道她的顾虑,便也没说什么,转尔说到租房子的事儿,他朝钱淑兰笑着道,“你说住十天,我寻思你自备口粮,付两块钱就行。”
因为是短租,所以比长租贵上一倍。
钱淑兰倒也能理解,直接点头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