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喜不自胜,姜玉瑛却撇嘴道,“上面的领导却是个抠门的,一千斤大米,还只要好大米。我听说这大米是为了给员工福利特地布置的任务。”粮油店的大米都是定额的,除了每个街道分配的定额,剩下的量并不多,根本就不够发员工福利,所以这次领导才别出心裁,试试新员工的工作能力。
钱淑兰却觉得此事有戏。她一把握住姜玉瑛的手,两眼放光,“怎么报名?我替儿子报名去。”
姜玉瑛见她眼睛亮得吓人,愣了一下,还是提醒道,“咱们这儿是北方,买大米很难的。”难道钱婶子要到南方买大米吗?介绍信怎么开?大米怎么运过来?
钱淑兰很肯定地点头,“我绝对有办法。”
姜玉瑛见她似乎胸有成竹的样子,点头答应了,“明天我带你去报名吧。如果是城镇户口,还有可能成为正式工,如果是乡下户口,就只能当个临时工了。”现在这年代转户口并不容易,因为这户口是与粮油关系挂钩的,农转非的手续十分复杂,现在上面检查特别严格,转正手续也是一拖再拖,名额卡得很紧,一般都要五六年才能转成功。
钱淑兰没想到还有这好事儿,王守智就是城里户口啊,这么说,他还能当正式工。钱淑兰激动得不行,转身就跑到自己房间,拿了十斤大米用麻布袋子装了拎出来,提给姜玉瑛,“姜同志,这是给你的谢礼,如果你不说,我都不知道。”
姜玉瑛忙摆手推辞,现在大米一毛四一斤,这里十斤都有了,她怎么好意思。
钱淑兰却坚持要她收下,语气十分诚恳,“比起你帮我的,这点大米算什么。你要是不收,我都不好意思请你带我去报名了。”
姜玉瑛听到她这么说,只能收下了。她探手朝里面抓了一把,看到手心里的大米惊了一下,这大米米粒均匀,色泽光亮,醇厚绵长,芳香四溢。一粒半截的都没有。
姜玉瑛忍不住赞了一声,“好米。”
这年代因为机器比较少,所以,生产队多数用得还是原始的脱粒方法。用石磙碾压稻穗,再放到机器里剥壳。
因为石磙碾压稻穗这道工序,米粒就不可避免得会被碾碎,炸开成两截。
所以,很少会没有半截的,甚至三截,或者直接碾成碎沫的都有。
这大米却一粒半截的都没有,全是完好无损的,一看就是用筛子把那些碾碎的筛了出去,精心挑选出来的。
就冲这个品质,姜玉瑛觉得这工作说不定还真能落到钱婶子儿子头上。
钱淑兰听到她的赞叹,心里也有些得意。
原本,她因为糊里糊涂选了大米,有点懊悔。如果当初,她选了玉米或是红薯,会不会能多得一些粮食,可后来又一细想,那些修仙世界,未必会有这些东西。
他们之所以不用担心没粮食可吃,是因为他们不需要机器,一个法术就能让这些稻子自动脱粒。
现在,让她没有想到的是这大米居然还能有大用途,简直是喜出望外了。
“极品改造系统为您服务”
“你说让我改造极品,是全家人都改造吗?”
“不是,宿主只需要改造原宿主所有的儿子儿媳,但,本系统规定,如果宿主能改造任务之外的人也能计分。”
“哦,也就是说,儿子和儿媳是必选项,其他人是可选项。”
系统:“对”
谢伊兰:“那,刚才那男人脑门上的666代表什么意思?”
“原宿主典当百世灵魂,需要宿主改造她的儿子儿媳,把他们三观掰正,争取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刚才那三个6分别代表三观值。知道三观是哪三观吗?”
这点常识谢伊兰还是知道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系统:“回答正确,不过,原宿主是个比较务实的人(其实就是没文化),她所认为的三观是指孝心观,是非观和事业观,只要宿主刷满这三项就算任务完成。”说着又简单给她介绍了三观分值如何刷满。
孝心值可以判断一个人对养育他的人满意程度,打分的自然就是要改造的人。
是非值可以反应一个人的内心,究竟是正义的,还是丑恶的。越是是非分明的人,分值越高。这个分值由系统判定。
事业值可以决定一个人的能力。如果他的能力越高,就代表他的能力值高。这个分值也由系统判定。
听到这里,谢伊兰就有些不懂原身了,人家不都说今生事今生了吗,原身都死了,怎么还执着于今生呢?就算她把这些人三观全掰正了,跟她又没什么关系,她也享受不到这些人的孝心吧,她这样又有什么意义?
作者需要养宝宝,请买正版吧,只有晋江是正版,其他地方都是盗版钱淑兰有些失望。
正当她无处可去的时候,突然想到之前认识的黄牛张石头,他应该认识不少人吧。毕竟走街串巷的,知道的事儿肯定不老少。
打定主意之后,钱淑兰立刻到张石头常待的那个巷子里找人。
谁成想,张石头根本不在。
钱淑兰只能到红旗饭店去向杜老板打听,得知张石头下午才会过来,钱淑兰便向杜老板打听附近有没有人家要租房子。
杜大海歪着脑袋想了半天,终于让他想到一个地方,“正好我认识一个姑娘,她一个人住,我帮你问问她,是否能租一间屋子给你。”
钱淑兰眼睛一亮,立即朝他道谢。
杜大海摆摆手,“不值当的。”
正好,现在也不是饭点,杜大海让徒弟忙活,自己先出去找人。
钱淑兰觉得自己跟杜大海只不过点头之交,充其量就是认识,连朋友都算不上。对他的帮忙,钱淑兰觉得自己应该有所表示,所以她起身到百货大楼准备买件东西当谢礼送给杜大海,也算是礼尚往来的意思了。
她寻思这杜大海是个厨子,送把刀说不定正合他的喜好。
现在买刀还不需要工业券,所以钱淑兰一口气买了三把。
之前,她已经买过两把了,还买了五张大铁锅。
为什么买这么多?其实,也是以防万一,如果将来分家,儿子们要买铁锅应该很不容易,毕竟乡下哪来的途径凑工业券?
现在她提前买了,也算是以防万一了。
等她回到饭店,没过多久,杜大海就领着一位姑娘进来了。
钱淑兰没想到还是熟人。
“姜同志?怎么是你?”
姜玉瑛也没想到杜叔叔所说的人居然是这个老太太,心里十分满意。这些日子,她大姑一直带着人到家里闹,门锁她都已经换了,他们进不来。只好半夜过来敲门让她睡不好觉。一连几天她都是这样没精打采的过来吃饭,自然被杜叔叔看到了。她就跟杜叔叔抱怨两句,没想到对方会帮她介绍同住的人。有了同住的人,到时候大姑一定不敢再过来捣乱。毕竟对方跟大姑可丝毫没有关系,不算亲戚纠纷,街道办不敢再和稀泥。这也是为什么她不缺钱,却要把房子租给别人的原因。
杜大海有些惊讶,“你们认识?”
姜玉瑛和钱淑兰笑得开怀,钱淑兰便向杜大海解释了两人认识的经过。
杜大海朝姜玉瑛叹了口气,“要不,你还是找个男人嫁了吧!有夫家为你撑腰,你也能少受点罪!”
哪知道听了这话的姜玉瑛脸上的笑容却淡了下来,她固执地摇头,“杜叔叔,不用了。我不嫁人!”
杜大海也知道她的顾虑,便也没说什么,转尔说到租房子的事儿,他朝钱淑兰笑着道,“你说住十天,我寻思你自备口粮,付两块钱就行。”
因为是短租,所以比长租贵上一倍。
钱淑兰倒也能理解,直接点头答应了。
钱淑兰把自己买的刀送给杜大海,他却推辞不收。
钱淑兰却执意要他收下,末了又有些为难道,“杜老板,其实,我还想让你帮个忙,如果你不收,我也不好意思开口了。”
听到这话,杜大海便问道,“什么事?”
钱淑兰哪有什么事儿,她不过是随口一说,于是装作很为难地表情看了一眼周围的人,“以后我再跟你说吧。”
杜大海以为她要他帮的忙可能有点难以启齿,不好说给其他人听,想了想,还是收下了。
心里还在想着,如果自己帮不上忙再把东西退回去就是。
姜玉瑛帮钱淑兰拎着包裹,两人一前一后离开了红旗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