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诠释(2)

[美娱]歌后之路 焦糖冰 1650 字 9个月前

时间就这样又到了圣诞节,而whatdoesn\\\tkillyou,和onlygirl这两首卡莉最重视的歌曲的最终版本几乎已经要完成了。

“哇——这真的是——太棒了!”

詹娜在听完卡莉拿回家的内部cd后,由衷地感慨,“你们还在等什么?赶快卖cd啊!”

她神色认真而激动,简直恨不得下一秒就在target里看到卡莉的专辑。

2009年这时候大部分人对音乐消费的思维还停留在实体专辑上,尤其是南方小镇出来的詹娜。

“我在奥巴马总统的就职典礼上‘表演’的那一幕,美国人民还没忘,这还不到一年呢。”卡莉摇摇头,“艾迪担心市场会抵触我——关于我的最大新闻就是假唱事件了。这会导致我这张专辑直接有一个不好的开端。我们正在寻找最恰当的时机,看能不能先试探试探市场的反应。”

此时两人端着蛋奶酒,坐在电视机前,看着不知道刷了多少遍的圣诞经典电影《生活多美好》,小公寓里唯一的圣诞装饰就只是一颗塑料的圣诞树。詹娜不肯回家过节,而卡莉第二天就要出发去纽约,和哥哥、爸爸一起在纽约过圣诞。

虽说对把詹娜一个人留在洛杉矶有那么一点点小愧疚,但是半年多没有见面的家人也很重要。

詹娜抿了一口蛋奶酒,表情是对卡莉他们明明有好东西,却压着不卖的做法不能理解。她脱口而出,“世界上只有美国这一个国家吗?”

“拿去欧洲卖啊。欧洲人谁管你有没有在什么就职典礼上假唱。”

卡莉:“……”

她被詹娜点醒了!

欧洲当然也包括英国,而多亏了英语作为通用语言的世界性,哪怕不是英语母语的其他欧洲国家,对英语音乐的消费量也是很高的。

两个市场的消费品味有一致之处,也有差异所在,比如当年她们组合的那首partyintheusa,在欧洲的成绩就只是一般般。

卡莉更清楚,英国榜和美国榜单的品味差距在下一个十年会越来越明显——英国人一向不买单说唱。

有靠国家情怀优势火起来的歌,比如那首partyintheusa,借着大选东风,火过了前世的程度,让一个新出道少女组合一单登顶b榜;那么对应的,她当然也可以利用独立于国家情怀之外的条件,就比如……去欧洲先试试水?

作者有话要说:霉霉发新歌了!所以reputation里的ididsometingbad,don\tbmeme和getawaycar都肯定不会打单了叭……意难忘啊…….:647547956(群号)